這是真實的聲音:「從進入國中以後,老師就不斷提醒我們,每一次大小考都要很努力,否則將來可能沒有機會參加推甄,班上成績好的同學分分必較,因為可能差二、三分就是上建中跟上中正的差別,大家都過得很痛苦。好不容易大考小考辛苦了三年,被學校推薦到復興高中去參加甄選,結果又落選,現在只能全力拚聯考。等到聯考以後,我一定要把參考書都拿去燒掉。」一名正在參加補習班聯考衝刺班的林姓國三學生用強烈的語氣發洩他的氣憤。
一刀斃命與凌遲致死結果都一樣
這不是危言聳聽:
● 一名國二的學生回到家裡,哭著跟媽媽說:「我們班上成績最好的人都不跟成績最壞的那些人說話,因為他們說將來大家是不同世界的人,我們成績在中間的人好可憐喔!兩邊都不是人,不知道要跟哪邊做朋友才好。」
● 許多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參加推薦甄選和申請入學的機會,努力舉辦大小比賽,人人有獎,大家都可當班級幹部,一個班居然有二十幾個副學藝股長。有些學生為了應付聯考、推甄,不但要補英文、數學、理化,還補音樂、美術、體育、工藝和口試的臨場反映。一名家長則埋怨,小孩去年參加七、八所高中的申請入學,報名費高達五千多元。
這也不是危言聳聽:
● 北市某著名明星國中的家長會堅持要學校試辦「模擬撕榜」,再叫老師「輔導」學生,請成績較好的學生考慮參加聯考,以提高學校的整體升學率。結果學生花了兩個上課天去「模擬撕榜」,老師有苦難言。
● 中部某國中採用「常態分班、分段教學」,把全校成績好的學生集中起來上主科,到了藝能科或需要計算分數的時候,再讓學生回到原來的班級。
● 北縣某國中推甄放榜之後,校方規定所有已經通過推薦甄選和申請入學的同學全部往教室後排坐,平常當義工幫忙打掃教室,上課時只要不吵鬧做什麼都行,讓參加聯考的同學坐在前排專心聽講,放學後再集中起來到地下室念書。
你也許會覺得上述的校園景象很荒謬,但,這卻只是多元入學畸形大怪獸的冰山一角,對於這個大怪獸,全國家長會聯合會理事長林文虎很不客氣地說道:「過去的聯考是『一刀斃命』,現在的多元入學方案是『凌遲致死』,結果都是一樣。」一位陳姓家長說得更絕:「以前有『後段班』,現在有『班後段』,又要常態分班,又要拚升學率,老師也不知道要怎麼教。成績優秀的學生在拚前三志,成績低落的學生就被『流放邊疆』,變成班上的『窗邊族』,等著最後被免試分發到高職。如果不想被荼毒三年,最後也只好『流亡海外』,當個可憐的小留學生。這算哪門子的教育?」
暢通升學管道才能紓解壓力
「紓解學生升學壓力,促成國中教學正常化」——多元入學方案的精神是良善的,為什麼會造就了這麼一個畸形大怪獸?目前許多私立高職已面臨招生不足的窘境,所有考不上高中職的學生,只要登記參加「高職免試入學」就一定有學校可以念,為什麼大家的升學壓力還是這麼大?
「一塊餅如果不變大,不管怎麼分,競爭壓力都不會變。」文山社區大學講師李重志指出,升學壓力的最大癥結還是升學管道不暢通,雖然目前大學聯招的錄取率已高達六成,但事實上,真正有機會念大學的高中職學生根本不到二五%,就是因為升學管道這麼少,所以大家擠破頭都要爭個高中來念,普設大學、高中,由上而下打通升學管道的瓶頸,才能根本解決競爭壓力的問題。
「光是廣設高中是不夠的,還得破除明星高中的迷思,否則家長還是要學生擠進前三志願。」台北市教師會理事張素蓉表示,明星高中的錄取率是學生創造出來的,不表示學校有比較好的教學政策和師資,因此,應該建立更完善的高中評鑑制度來取代現有升學率掛帥的高中經營模式。
不過,張素蓉說,多元化入學也必須從大學開始做起,如果大學開始採用多元質化評量,盡力發展多元教學及特殊學科、才藝特色的高中自然就會占上風,明星學校的色彩也會因此被沖淡,不同的高中也才能依照自己的發展特色來招收具不同潛能的學生,真正做到高中的多元入學,可惜的是,目前北市除了復興高中、景美女高、麗山高中等校明確訂出藝術、語文、數理的發展方針,其他高中大多只顧著招收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而沒有真正的培育政策,距離各校的多元發展還有一段距離。
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聲音在哪裡?
此外,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詹智慧也指出,目前的多元入學方案和教育制度不僅未照顧到弱勢學生的需求,反而加深了優勢家庭與弱勢家庭之間的差距:「優勢家庭有足夠的能力讓小孩補習、學才藝、做科學研究,相反地,中下階層家庭的經濟狀況已經很拮据了,為了讓小孩跟得上同儕,還得籌錢讓孩子去補習、繳大筆的申請入學報名費,老師為了升學率、趕進度也無力照顧弱勢學生,進行補救教學,這與國民教育的精神根本互相牴觸。」
「教育應該是要鼓勵學生共同學習,彼此激發潛能,現在卻因為升學競爭而獨其身,怕別人會比自己好而不願分享學習心得,最後更演變成痛恨學習,想到學習就倒胃口。」詹智慧認為,這樣的教育將會造成台灣社會發展的危機,因為現在的企業需要的是能團隊合作、不斷在職進修的員工,而不是只會跟別人競爭、不懂得學習樂趣的人。
此外,對於新任教育部長曾志朗日前接受立委質詢後、立刻宣布改變多元入學方案的做法,詹智慧也不予認同:「政策是需要醞釀的,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規畫出來的,一個完善的升學方案和配套措施,應該加入基層的聲音,讓教師、學生和家長一起來參與,才能切中要害,不能只靠專家的建議。」
事實上,最近教育部與立院的紛爭,已在校園裡激盪出不少漣漪,對於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許多學校多採觀望態度,學生們更害怕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當作教育實驗的白老鼠,因為多元入學方案實施至今,制度幾乎年年都在變,學生不知該如何準備升學,教師也不知怎麼跟學生說明。
教育政策的確不能只靠專家和官員的意見來決定,不過,基層的教育專業工作者也應該有面對錯誤和發表真言的勇氣,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不少國中校長竟都不約而同回答:「現在政策未明所以不方便發言。反正我們是執行單位,上面怎麼決定,我們就怎麼做。」這種上行下效、凡事遵從上面旨意的心態,也許正是多元入學方案弊病、疏漏百出的原因之一,也教人感嘆——教育專業者的聲音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