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六奧運在台北
奧林匹克主義是一項提升與平衡身體、意志及心靈的人生哲理,目的在造福人類和諧發展,促進保障人性尊嚴的和平社會。
政經生活與現代奧運
夏季奧運會是環球體育界四年一次的重大盛事,二○二一年舉行的二○二○年東京奧運,台灣健兒捷報連連,拚出二金、四銀、六銅空前佳績,全民歡聲雷動,一掃新冠肺炎疫情生活進入警戒的陰霾。就讀於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的王冠閎,征戰二○二○年東京奧運游泳兩百公尺蝶式,雖然未順利奪牌,但最終游出一分五十四秒四四的佳績。這項成績,不僅刷新他二○二一年在全大運創造的全國紀錄,也是近年台灣好手在奧運的全新紀錄,更是本季亞洲選手的最佳紀錄。相信下一次表現會比這一次更好,王冠閎除備戰二○二三年舉行的二○二二年杭州亞運,亦瞄準二○二四年巴黎奧運,希望讓世界看見台灣。
一九三六年,國際奧委會也曾決定日本東京獲得一九四○年第十二屆奧運會主辦權,當時處於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寄望這波奧運熱潮能帶動島內經濟。阿里山管理局加緊開闢便捷山路,迎接旅客到來。鐵道部製作電影、手冊、明信片等,向全世界介紹台灣風景名勝,民間業者開發珊瑚伴手禮,最後日本仍因太平洋戰事放棄主辦權。日本統治時期,與奧運殿堂擦身而過的台灣田徑選手陳啟川、林月雲,始終展現奮戰不懈的台灣精神。張星賢更接連征戰一九三二年洛杉磯奧運與一九三六年柏林奧運。睽違一千五百零三年,現代奧運會於一八九六年四月六日至十五日在希臘雅典重新開啟,剛開始只有十三國共四百八十五名選手參加。開幕式上,由希臘音樂家斯皮羅斯.薩馬拉斯(Spyros Samaras)譜曲,科斯蒂斯.帕拉馬斯(Kostas Pamaras)作詞的︿奧林匹克頌﹀(Olympic Hymm)響徹全場。第二屆至第四屆現代奧運會,都附屬在大型博覽會中搭配舉行,以支應龐大經費問題。
國際局勢與各國憲政發展,經常牽動現代奧運會命運。一九一六年柏林奧運、一九四○年赫爾辛基奧運(原東京奧運)、一九四四年倫敦奧運,皆因兩次世界大戰而停辦。一九二○年安特衛普奧運,首次出現五環旗、施放和平鴿、運動員宣誓,未邀請一戰同盟國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亞參與。一九三二年洛杉磯奧運,受到經濟大蕭條波及,參賽選手比前幾屆少了近半。一九四八年倫敦奧運,未邀請二戰軸心國德國及日本參與。一九七二年慕尼黑奧運,再現以巴衝突,以色列十一位運動員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虜為人質犧牲。一九八○年莫斯科奧運,美國、日本、台灣(以中華民國之名)等六十三個會員體聯合抵制,以抗議前一年蘇聯入侵阿富汗。
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換成蘇聯、北韓、古巴等十八個社會主義會員體聯合反制。近半個世紀以來,奧運經濟學成為關注焦點,國家與主辦城市在賽前建立奧運商業模式,帶動城市整體觀光、服務、金融與工商業發展。每屆申辦城市競爭激烈,主要都由富裕國家與先進城市取得。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難得出現盈餘,一九八八年首爾奧運,場館闢建、城市建設、經濟措施、國民自信等齊發,將韓國一舉推向已開發國家行列。
各國為競逐爭辦奧運,籌辦經費高到嚇人,從二○○四年雅典奧運到二○二○年東京奧運,每屆動輒百億美元的花費,顯然未記取一九七六年蒙特婁奧運讓城市負債三十年的血淚。主辦國家與城市,為了十七天奧運,大筆金額貸款、巨額預算編列、大片土地徵收、大興場館工程,不僅排擠社福預算、拉大貧富差距,新建場館賽後慘淪為蚊子館,還要繼續支出維護費。人民對於政府花大錢辦奧運愈趨保留,近二十年來各國對於主辦奧運興趣缺缺,申辦城市愈來愈少,從二位數大幅降到個位數,二○一七年國際奧委會索性以票選與協商,一次決定兩屆奧運落腳城市:二○二四年巴黎奧運、二○二八年洛杉磯奧運。
申辦二○五六年台北奧運
二十一世紀的奧運會,需要返璞歸真,從古典奧運會精神汲取前進動力,而台灣更可以展現氣魄,實現奧運在台北的夢想。
古典奧運會源自於古希臘城邦,希臘南端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奧林匹亞位在半島西側克羅尼斯山谷中,奉祀宙斯神殿。古希臘人宗教信仰是多神教,宙斯為眾神之王。每四年定期在聖地奧林匹亞舉行宙斯祭典,各城邦紛紛派團朝聖,祭典中的重頭戲便是體能競技,賽場選在宙斯神殿區競技場,古典奧運會自此展開。奧運會日期一經確定,祭司會在宙斯神殿祭壇點燃聖火,交付信使奔向各城邦,告知奧運賽事。每屆奧運會前,各城邦會簽署停戰協定,如有違反,則重罰城邦、選手禁賽。各城邦選手在賽前一個月抵達奧林匹亞,駐紮在阿爾發斯河與克拉的烏河溪畔,選手村滿見帳篷、樹屋、茅草屋、篷車、騾車、馬車、動物等,準備展開集訓、默記競賽規則、技能與體能訓練等任務。奧運會比賽項目有賽跑、角力、拳賽、角鬥、馬車、騎射、跳遠、銅餅、標槍、舉重、跳欄、接力賽、撐竿跳、障礙賽、帆船賽、五項全能等。競技場上盡是展現美態的裸身男性,女性禁止參賽與觀賽。奧運會奪冠選手回到城邦,乘四輪馬車進城,站立在馬車上沿路接受群眾喝采、灑花朵樹葉。邦主邀文武百官設宴接待選手、家屬與代表團,奪冠選手可獲得銀元、塑像立碑、錢幣鑄像、授予榮譽公民等榮耀,在斯巴達甚至會被任命為將軍或御林軍司令。古典奧運會競技,至少始於西元前七七六年,至西元三九四年結束。跨越千年,總共舉辦兩百九十三屆,企圖嚮往城邦和平、歡欣鼓舞、公平競技精神。
台灣不乏舉辦國際賽事的經驗,二○○九年世界運動會、二○○九年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二○一七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等賽事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未來也即將舉辦二○二五年夏季世界壯年運動會,更應努力積極申辦亞運(二○三八年或二○四二年)、奧運(二○五二年或二○五六年)等第一級國際賽事,藉由籌辦過程,深植全民運動根基。
台灣申辦奧運,應揚棄追逐豪華與鋪張思維,追隨純潔與道德的《國際體育運動憲章》情懷,發揮友善、品質與信賴的台灣優勢。台灣可借鏡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一九九二年巴塞隆納奧運的成功模式,預先擘畫大台北城市區域空間,讓奧運契合台灣國家與城市長遠發展需要,充分運用現有場館設備與運輸系統,新建工程鼓勵私部門投資,規畫最適市場行銷與商業機制方案,最大化轉播權利、企業捐助、賽事門票、周邊商品、商業廣告等收益。讓二○五六年台北奧運,成為台灣百年國家發展的最佳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