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的體型壯碩,不像廚師,倒像橄欖球員,稚氣未脫的臉龐在談起泰菜時,露出大男孩拆封玩具的欣喜。他說,在眾多泰菜料理中,自己最偏好各式各樣的涼拌菜,原因是「很多泰國香料都是要透過熱處理才會跑出特殊香氣,若是能夠針對涼拌玩出點什麼變化,會很有趣。」從涼拌菜,可見泰國菜重層次感,每道菜至少都有五種以上香料,而一道涼拌用上七、八種香料更是常有的事,這樣的料理準備起來很花時間,AJ卻樂在其中。
AJ說,店名「Zaap」來自東北話,意思是夠味、好吃,若是因為簡便求快而捨去某些香料,對他而言那就不是泰味了,「好吃的泰菜就是需要夠味。」這也是為什麼AJ願意耐著性子,在廚房內用缽和杵捶搗出記憶裡的香氣,不僅僅是泰菜料理深邃層次的美味基礎,更是他欲如實呈現道地滋味的夢想起點。

為台灣較少見的泰東北名菜「瀑布松阪豬」,是將炙烤後的豬頸肉,拌入刺芫荽和炒米碎而成的溫拌菜,溫柔的酸辣滋味讓人意猶未盡。

憑藉曾在火車夜市吃到火山排骨的美味記憶,主廚AJ在店內重現這道台灣少見的風味街頭美食。

Zaaptaipei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345巷6號
02-2720-1148
泰家常味 來自泰東北的 自然樸實野味
多數人對泰菜的印象,不外乎以曼谷為首的中部菜系,以及酸辣爽快的泰北料理,對於緊鄰寮國的伊善,卻是較為陌生;然而泰菜中相當受歡迎的青木瓜沙拉,其實就是伊善地區的代表美食。由於伊善地處山區,物產貧瘠,當地人多以糯米及肉類當主食,為求變化,醬料就成了酸辣濃鹹且帶有點「野」味的特色,為伊善料理的迷人之處。

招牌的青木瓜沙拉,惹味又充滿街頭風情,據說這也是紐約分店拿下米其林一星的關鍵。
傳遞家鄉美食文化為目標
來自泰東北伊善的創辦人Thanaruek Laoraovirodge和主廚Kornthanut Thongnum,有感於市場上的家鄉料理不夠道地,二○一二年在曼谷創立頌丹樂Somtum Der,以青木瓜沙拉的泰文Somtum,結合當地語助詞Der為名,主打正統的泰式伊善風格料理,不僅連續多年榮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位於美國紐約的海外分店,更在一六年拿到米其林一星肯定。
兩年前,經友人推薦而初識頌丹樂Somtum Der這品牌的楊豐禎,憑藉過去在百貨商場管理小南門傳統豆花的豐富經驗,委託品牌總監擬企畫書寄到曼谷,竟意外獲得創辦人Thanaruek Laoraovirodge的青睞。原來,比起企業經營,頌丹樂Somtum Der更在乎能否肩負傳遞泰東北美食文化的使命,同為年輕人,楊豐禎的企畫書裡顯然不計成本、提出欲展現原汁原味伊善料理的想法,被Thanaruek Laoraovirodge認同,而楊豐禎更深深被Kornthanut Thongnum講訴經營理念時的熱情打動。
為徹底展現Local Thai Global Favorites(道地泰,全球愛)的品牌精神,楊豐禎和上林餐飲合作,由泰主廚提供配方,製作可說是伊善料理「靈魂」的特色醬料,更下重本使用炸雞粉、糯米、椰糖等泰國進口食材,力求還原和泰國一致的料理口感。去年,頌丹樂Somtum Der的行政主廚也特別飛來台灣,到傳統市場尋訪香料和食材,設計出九道台灣限定菜色,如金錢蝦餅佐祕梅醬、薄脆蝦餅佐阿札醬、伊善香酥炸鱸魚等,期許透過料理,成為連結兩國餐飲文化交流的橋樑。

伊善料理的特色之一為不加椰奶,因此冬蔭功的椰奶比例降低,改以香椒膏增添稠濃滋味。

如甜甜圈般圓滾滾的金錢蝦餅,外酥香、裡甜脆,是專為台灣設計的限定菜色。

辣拌豬肉末為經典東北涼拌菜,將酸甜辣融匯其中,滋味不俗。
用香料層次堆疊料理香氣
「伊善料理的特色就是酸、辣、鹹,別以為只是幾款辣椒或魚露就能做出特色,每道料理所需使用的醬料都得個別處理,款款都不重複。」楊豐禎回憶,到曼谷頌丹樂吃飯時,Kornthanut Thongnum都是要大家「先吃醬料」,再吃食材。楊豐禎舉例,光是一道青木瓜沙拉,就得先用泰國刨刀,刨出平均七到八公分的最適長度,然後快速冰鎮增加脆度;醬料部分則是以手工烘炒蝦米及花生碎粒,用杵缽磨碾出香氣,再依序加入檸檬葉、香茅等香料一層層堆疊味道,最後淋上萃取自檸檬皮的精油。此一製程,重點不在敲搗的力道,而是放入的順序,用輕柔手法,牢繫著家鄉伊善的香氣。
另外,台灣限定的伊善香酥炸鱸魚,為選用一斤重的鱸魚片成魚菲力,再加入檸檬、檸檬葉和米粉碎等,增添爽脆口感,繁複多層又輕盈的風味,比起常見的泰式檸檬蒸魚,更適合老人及小孩食用。
除了提供正宗泰國伊善料理,店內裝潢也忠實呈現泰國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楊豐禎特別找來伊善當地生活會看到的燈籠、釣魚籃、糯米蒸籠和格子布等日常家用道具,妝點空間各角落,使來客能體驗猶如在伊善吃飯的情境氛圍,再用黃、紅、橘的溫暖色系,勾勒伊善人樂天知足的生活特性。從料理到空間,各種不起眼的小細節,都是完成伊善風格的「原味」,頌丹樂就是要用濃重而道地的香氣,匯聚出縈繞口腔、久久不散的鮮活滋味。

口感綿密細緻的泰奶天堂布丁,有著如喝泰式奶茶般的超濃郁茶香。

頌丹樂Somtum Der伊善泰國料理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2樓(微風台北車站)
02-2388-2968
泰餐酒館 打造時髦微醺 潮酒場
乍見隱身在捷運市政府站旁巷弄內的汰汰熱情酒場,輕奢時髦的外觀,總會讓人誤以為是咖啡館或義法餐廳,直到推開大門,從空間內流瀉出的歡騰沸語和誘人噴香,感官印象立即替疑問做了回答,原來這是一家主打都會泰菜的精釀餐酒館。
把泰菜、精釀完美結合
在台灣吃泰菜,味道中庸、菜式固定,總少了點讓人期待的驚喜感。在餐飲界打滾十數年的黃智威認為,既然泰國菜的樣貌就是充滿酸、甜、鹹、辣等重口味,根本就是超級適合搭酒的「下酒菜」,何不就把泰菜結合精釀,看能不能玩出料理界的「天作之合」。
「汰汰不追求正宗道地,但絕對要做有趣的料理。」黃智威強調,既然泰國菜的口味如此豐富多變,主廚的經驗絕對是關鍵。曾在泰美、銀湯匙等餐廳工作過的行政主廚黃忠文,把泰國菜視為一門藝術,同時為了搭酒,在調整風味時,出手更「辛辣」,用香氣刺激味覺,像是南洋金黃咖哩泰國蝦、泰北香料烤魚及泰北檸香辣拌牛肉等,皆是運用大量香料食材舂出誘人食味,讓辛香層次豐富,引入入勝。
味道足了,創意夠了,但黃智威的企圖心不僅於此,他還想要打造信義區CP值最高的餐廳,由傳奇精釀為汰汰提供十多種啤酒風味助陣,搭配均價多落在二、三百元左右的菜式,和深夜限定的喝到飽福利,絕對「口袋友善」。

泰北香料烤魚使用香茅、南薑、蒜頭等大量辛香料入味,再燻烤出豐富噴香口感。

新鮮泰國蝦先過熱油,再用泰國黃咖哩粉、紅咖哩辣椒入菜齊炒,滑嫩且辣勁十足。

非常下酒的酥炸魚條,蘸上店家自製的泰式海鮮醬,味道清爽不油膩。

汰汰熱情酒場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47巷5弄7號
02-2528-0030
泰餐酒館 玩轉泰菜 混血風情
酸辣開胃的泰國菜一直深受台灣人喜愛,在地經營十一年的台北花園大酒店,為提供來客更多餐飲選擇,特別改裝酒吧,重新調整餐飲經營方向,注入更多創意,用烘焙結合餐點,翻玩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泰式料理。
以大量植栽妝點出的特色空間,展現有如置身南洋度假的愜意氛圍,而來台三年的主廚Pratchayaporn Wangpratchayanont更因應台灣人的喜好,把家鄉料理的酸辣濃郁調整得更加溫柔。
因為不想用加工品充數,在烹煮過程中大量使用新鮮香料,像檸檬草、羅旺子、南薑等,再慢慢熬煮出讓人著迷的風味醬汁。
天成飯店集團品牌行銷公關處總監趙芝綺,特別推薦店內最具人氣的咖哩棺材板,宛若日泰混血,用日式生吐司挖空做容器,再放入泰式雞肉黃咖哩、南方叢林綠咖哩等料理,至於吸飽醬汁的吐司,最後還能手撕享用,增添食趣之餘,也能品嘗到主廚製醬的心意。
主廚曾在馬來西亞工作十二年,深受回教徒及馬來文化影響,在椰奶、咖哩等泰菜基礎上加入花生調味,連打拋豬也變身接受度更高的打拋雞,豐厚南洋氣息。

泰式蝦餅使用草蝦與花枝漿,經過反覆摔打製作,吃來彈脆鮮甜。

為不喜豬肉客人設計的羅勒打拋雞,取雞絞肉過油,加入蠔油、打拋葉調味,更有肉感且同樣下飯。

將生吐司磚做咖哩容器,變成熟悉的棺材板美食,最後還可以蘸著咖哩醬吃掉,為料理增添巧思。

花園thai thai
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1號(台北花園大酒店)
02-23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