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之所在 就是故鄉」這一集錄完音時,吳導推開厚厚的隔音門問:「剛剛我的聲音是不是有點哽咽?」
大家也是眼眶紅紅的跟他點點頭。
這一集應該是屬於《真世代》的洋蔥題,關於媽媽的故事。
曾經問過吳導,如果以1999年收播的《台灣念真情》為台灣媽媽樣貌的分界點,二十年後《真世代》呈現的台灣媽媽會是什麼樣貌?
吳導的觀察:「新住民媽媽比較像早年的台灣媽媽,為家庭付出,在乎成就別人,而且她們比台灣媽媽更慘,她們後路已斷,在台灣連後頭厝(娘家)都沒有,語言與文化都要調適,那種寂寞起來,更是寂寞」
寂寞帶來力量,在我們拍攝的過程中,發現有兩種身份,支撐這些異鄉的女兒立足他鄉,就是「台灣的媽媽」與「台灣的媳婦」。
這次拍攝的兩個主角,個子嬌小的丁氏翠,在越南連機車都不會騎,來台灣卻是擁六張職業駕照,讓她在男性為主的職場被刮目相看;來自武漢學美術的王莉,在鄉下跟丈夫照顧養雞場,從不會講台語的外省媳婦,變成偏鄉義務教育的美術老師。
「我就是一個母親,我有小孩,我必須要在這裡活下來,有我的必要的貢獻,那個母性的本能就來了。」吳導觀察這兩位新住民媽媽,當她的台灣媽媽本質出來了,她來自那裡,都已經不重要了。
這些拍攝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新住民媽媽,最感激的都是另一個台灣媽媽。
丁氏翠說,懷孕時言語不通,都是婆婆用摩托車載她去產檢,做月子時,婆婆還背著女兒去做工,讓她有時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