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蔡雅妮用鏡頭慢燉出生活醍醐味

蔡雅妮用鏡頭慢燉出生活醍醐味

呂苡榕

話題人物

上海全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提供

1160期

2019-03-13 15:34

像是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影像,總是充滿拉麵、茶泡飯、炸豬排,以食物串接起人際,也隱喻一個人面皮底下的內心;中國人氣視頻《一人食》創辦人蔡雅妮,同樣以「一人、一菜、一個性」,拍出飲食男女的人生滋味。

視頻裡,主人翁熟練地將鹹肉、竹筍和豆皮下鍋熬煮,剁碎的青江菜配上隔夜飯大火拌炒;嚴冬裡,一口菜飯配上一口滾燙的醃篤鮮,是老上海人最愛的菜式。開蓋,熱氣蒸騰、有菜有肉,忙不迭地送入口中,一古腦兒吧唧入腹,祛寒解飢,肚裡什麼都有了。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胃裡的暖流。

 

短短三分鐘的影片,做菜、生活、吃飯一氣呵成,中國短視頻頻道《一人食》裡,每位主角的日常都那麼有滋有味,藉著食物構成的句型,描繪出生活質地和情調。

 

視頻沒有高潮迭起,只有飲食男女,卻在優酷微博等平台上總共擁有一五○萬追蹤粉絲、每條視頻的平台瀏覽播放數也高達十萬,甚至與日本三得利(SUNTORY)、 旅宿平台龍頭Airbnb等品牌合作,並在中國掀起獨食情懷,把「一人食」三字凝聚成了流行用語。

 

初衷:離職小編,記錄一人生活的日常

 

二○一二年在微博上出現的《一人食》,最初全出自蔡雅妮一人手筆;視頻的構想,則來自離開職場後,一人生活下最現實的日常需求。

 

離職前,蔡雅妮在上海《第一財經周刊》做了五年圖片編輯,「每周至少得熬兩個通宵來工作。那時我剛過三十歲,在媒體業待了十年,青春全耗在這兒。」她輕笑出聲,工作有個無形屏障,讓她感覺上升的幅度有限,話語權也無法充分展現。想想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便遞了辭呈。

 

「我就是個文藝女青年,喜歡漂亮畫面,想著生活能不能像詩一樣。」離職那陣子,蔡雅妮手握iPhone 4手機,把旅行裡吃什麼、看什麼全拍下來,「我和朋友去雲南大理玩,還把拍到的東西剪成一個小短片,叫『大理想國』。」

 

離職的生活作息脫離過往常軌,蔡雅妮經常一人煮食、一人進食,「一人食其實就是我的日常。」她笑說自己煮的沒多好吃,就是因為學美術,總能擺盤擺出韻味,再拍照上傳和人分享。她在夜寐朦朧間夢見「一人食」三字,就在微博上註冊頻道,從此拍攝的影片便上傳至此。

 

自拍不夠,她開始找身邊朋友煮食,才發現曾經熟識的朋友在料理前,儼然換了一副臉面,「有些看似極為木訥的人,卻在烹飪上展現出無比熱情,感覺他整個人都豐富起來。」過去天天一起工作的人,一談起食物,才驚覺對方的不為人知。

 

「攝影對我來說,是一種社交方式,藉此去認識我想認識的人。」蔡雅妮笑著回憶,曾有一位新加坡的男性看了《一人食》影片後,主動要求拍拍他,「他看起來就是個理工男,卻很喜歡做菜,一道菜在他手裡,有它自己的個性。」

 

像是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影像,永遠充滿食物,從拉麵、茶泡飯、炸豬排,到居酒屋裡的醃海參⋯⋯,食物串接起人際,也隱喻一個人面皮底下的內心。「一個人做一道菜,料理總附著了個人的氣質和特色。」蔡雅妮笑稱,一人、一菜、一個性,便是這其中的趣味讓她百拍不膩。

 

與食物為伍的日子,蔡雅妮才真正感受「好好吃飯」這件事,「以前和同事吃飯,再好吃的食物擺面前,大家談著工作,根本無心品嘗。」一個人吃飯像是「半休眠」狀態,無須社交,只要享受酸甜苦辣在嘴裡;不是孤獨或獨身的映照,更是一個人懂得如何安頓好自己的日子。

 

延伸閱讀: Facebook用影音搶攻網紅經濟

 

共鳴:網路聲量大,吸天貓、小米上門

 

影片多了,《一人食》也逐漸在網路發酵,蔡雅妮笑說,「不少新手媽媽——孩子還在襁褓中——跑來告訴我,《一人食》拍的正是她們想要的生活,她們現在也好想一個人吃飯啊。」

 

不過,影片雖然在網路累積聲量,但蔡雅妮頭兩年完全靠老本來支付開銷,「還好都是我一人拍、一人弄,開銷也不大。」一四年,出版社找上她,將影片相關文字付梓出版,《一人食》才有了版稅收入,漸漸也有了訪問邀約和品牌合作,並慢慢發展成如今有五名成員的小公司。

 

問蔡雅妮那時是否擔心生活?她提了提語調,「我跟你說,真的完全不怕!當你找到一件想做的事情時,簡直豬油蒙了心,栽下去了。」

 

往後的幾年,中國互聯網發展飛快,「一個人、一支手機,就是自己的一個世界。即便結了婚,夫妻也各自有自己的生活狀態。」蔡雅妮觀察,個性化的生活體驗成為主流趨勢,而視頻提供了「理想生活」的形象,因此能引發閱聽者的共感,得到回饋。

 

同一時間,中國「內容營銷」的浪潮也順勢而上,淘寶等平台皆嘗試透過「內容營銷」來刺激銷售。不少品牌,像是電商平台天貓、小米手機、洲際酒店也開始找上門,想與《一人食》談合作。

 

一六年,Airbnb和《一人食》合作推出三支影片,以「去過、更住過」為題,分別前往巴黎、曼谷和京都取景。影片裡,旅人隨著房東相偕到傳統市場買豆腐,在後院挖紅薯,一起炊煮、分享私房食譜。同樣是三分鐘短視頻,沒有一句台詞,僅以食物為媒介,傳達出旅行的另一番滋味。

 

「食物是一個很好的紐帶,為你打開全然不同的世界。今年我們也想拓展更多這類旅行生活的題材。」蔡雅妮說道。

 

只是凝視食物的時間長了,蔡雅妮反而漸漸褪去「女文青」的外衣。「當你好好吃飯以後,慢慢就會關心起環境。」她笑說,自己以前總過著「詩一般的生活」,但關心起食物後,連帶意識到背後結構性的環境、食安問題,「那是非常嚴肅的,再也不是詩生活那樣的狀態了。」

 

省思:走出詩樣生活,轉向友善環境

 

這兩年《一人食》增加不少介紹「farm-to-table」(從農場到餐桌)的影片,「我現在從關注『一個人如何好好吃飯』,轉成『一個人如何吃到好的飯』。『好』的定義不一定是高級或貴,而是親手從土地裡種出來的、知道它怎麼來的。」最近她老叫身邊朋友趕緊去種田,「像我拍過一個男生,本來是星巴克的區域經理,後來回老家種地三年,最近開始賣他的有機蔬菜了。」

 

農曆年前,《一人食》上傳一支影片,主角是京都的和谷多惠子女士,和一隻二十一歲的貓「芝麻」,眼尖的粉絲馬上認出,女主角正是當年《一人食》與Airbnb合作時,其中一支京都影片裡的房東太太。

 

但這一次,影片訴說的不是食物,而是一人一貓的日常——丈夫去世後,曾經怕貓的和谷多惠子,與丈夫救回的芝麻,一起吃飯、彼此陪伴的日常。

 

「過去我是不會拍這樣的影片的,怎麼說呢,情感太赤裸了。」蔡雅妮難得低語,「但現在我不這樣想了,一隻貓能活這麼長,肯定跟牠生活的環境、吃的食物、喝的水有關係,人、動物與環境友善相處,才能達到這樣的平衡。」

 

從食物到生活,蔡雅妮訴說的,是關於一個人該用怎樣的姿態好好過日子,「人怎樣可以活得更平靜、更健康?它到底是什麼樣,很多人不知道;而我想做的,就是把它描繪得更具體,讓人去感受。」

 

蔡雅妮(圖片取自《一人食》臉書)


現職:全食文化傳播創辦人
   《一人食》視頻導演
經歷:《第一財經周刊》資深美術編輯
   《東方早報》、《週末畫報》圖片編輯
學歷: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服裝設計系

 

▲ 2016年,Airbnb攜手《一人食》推出三支廣告(圖為巴黎篇),
以「去過、更住過」為題,邀請房東與房客一起上市場、做料理。(圖片/TBWA上海提供)

 

延伸閱讀

快煮食尚
快煮食尚

2018-12-12

食.器  賞
食.器 賞

2018-10-17

地食配地酒  剛剛好的義式滋味
地食配地酒 剛剛好的義式滋味

2018-10-17

義法混融割烹創新食藝 石垣吉田鐵板燒
義法混融割烹創新食藝 石垣吉田鐵板燒

2018-09-19

熱辣食力
熱辣食力

201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