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們在貨架上看到的,無論本地或是進口油,大多數是精煉油嗎?」「油可以像果汁一樣,鮮榨食用嗎?」丟出連番問題的,是五年前才開始踏上「探索好油」之路的葉旭榮。
part 2 製油職人
許多的問題,是葉旭榮在台灣陸續出現油品食安事件後,自問自答卻苦於無解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為了自身與下一代的健康,他決定做自己想要的油。
轉業進修考照 只為還原油品樣貌
葉旭榮說,許多消費者不懂何謂精煉油,其實就是利用化學溶劑去萃取油脂,再經過脫色、脫蠟、脫臭等程序,使油品色澤純淨、賣相佳。「廠商宣稱精煉是為了讓油更穩定,例如炒菜不會起油煙、延長保存期限等等,但把好的天然物質處理之後,油還剩下多少營養價值?吃這樣的油,對身體還有什麼好處?」
幾年前造成轟動的油品事件即是一個例子,即使是使用不合法的「飼料油」做原料,但經過精煉的製程,生產出來的油,檢驗卻可以符合法規給人食用。「可是用果實榨取的油,不應該也是『生鮮食品』嗎?為何我們在超市看到的,常可保持數年不壞呢?」葉旭榮大感疑惑地說。
想把遺忘的味道找回,葉旭榮開始研究在台灣榨取橄欖油的可行性,他先考取品油師執照,接著前往屏東科技大學進修學技術。
二○一五年,他用小量鮮榨的概念,在台北市民生社區打造透明的榨油空間,直接榨油讓消費者觀看品嘗,讓消費者了解原來新鮮榨出的油與超市買的,味道真的不一樣,並藉由與消費者近距離的互動,傳遞他想推廣的「新鮮油」理念。
出身科技背景的葉旭榮,觀看食品的角度特別與眾不同。他常說,製油並不難,但是要用科學精神去探索,「用最簡單的加工程序,留住最天然的味道,這聽起來很直覺,但中間的學問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