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傍晚,饒河夜市人潮正開始聚集,兩輛藍色波浪點綴,Logo寫著「浪人食堂」的餐車前,店員叫賣炸物和手搖茶,看似平常的夜市一角,藏著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來來來,這裡有位子,不買也沒關係,先坐先坐。」浪人食堂創辦人余思賢,熱情地招呼客人,熟練的模樣,絲毫沒有洩漏出他的博士身分。這兩年台灣夜市經濟衰退,余思賢帶著四個街友,勇闖夜市,真不知道該勸退,還是鼓勵他勇往直前。
四十三歲的余思賢,他是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也是社運組織「慕哲人社」創辦人,更是鼓勵青年參政的青平台政經塾首期學員。他曾懷抱「改變體制就能改變社會」的理想,本來欲投入教育或從政的人生,卻在四十二歲那年急轉彎。
饒河夜市裡的松山教會門口原租給攤販,因教會長老欲回饋社會,希望由公益團體「人生百味」代管,結果他們人力不夠,轉託余思賢。他考慮再三,決定接手。但在夜市騎樓,可以做什麼「回饋社會」的事?余思賢想起求學時期看過一場街友的展覽,在三一八學運後,他接觸弱勢團體,街友也成為關注的族群。
破除迷思 洗刷街友汙名化
余思賢嘆,街友長期被汙名化,「他們人生遇到困難,流落街頭,一個人沒有棲身之處,晚上不能好好睡覺,白天怎麼專心工作?工作不穩定,賺不了錢,生活面臨問題,成為惡性循環。」而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理當是懂得包容的社會,透過雇用街友夜市擺攤,來傳達這樣的理念,翻轉大家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似乎是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