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以圖騰為針,神話為線 穿引時尚潮T

以圖騰為針,神話為線 穿引時尚潮T
花生騷創辦人德拉(右)和劉諺樺(左),以服飾為媒介傳遞部落故事。

陳怡如

藝文風尚

攝影 : 陳弘岱、蕭芃凱、楊仁甫/圖片提供/花生騷

1097期

2017-12-28 14:31

棲息地底的水鹿晃動耳朵,大地為之震動。這個來自泰雅族的地震傳說,幻化為潮T主題,鏤空造形勾勒出水鹿線條,搭上時下最in的刺繡元素,這是台灣第一個原住民潮牌服飾「花生騷」的大膽創作。

穿引時尚潮T

 

有別於常見的原民服飾,將大片圖騰原封不動搬上布料,花生騷擷取部落重點,經過「解構」再「重組」,提出自己的觀點。「我們用現代手法產生屬於這個世代的詮釋方式,」花生騷共同創辦人劉諺樺說。

 

花生騷

▲點圖放大

1. 花生騷解構圖騰、組合神話,把部落文化裁製成新潮時尚。

 

與畫家聯名「說故事」

 

花生騷四十多款服飾背後,都蘊藏文化意涵,消費者不僅買到衣服,更帶走一個部落故事。一五年,花生騷更和知名的旅英阿美族畫家優席夫合推聯名服飾,這是優席夫的畫作首次出現在衣服上。

 

花生騷的經典代表「口袋森林」,在T恤縫上圖騰口袋,上頭長出一棵部落的傳說之樹,象徵守護山林。當製作排灣族圖騰時,劉諺樺和另一位創辦人德拉,親至屏東老七家部落,從傳統手紋尋找圖騰線索。兩人慎重反覆地跟頭目確認圖騰樣式和排列,最後設計出重新詮釋的排灣圖騰。

 

花生騷的誕生,來自德拉原民身分的覺醒。德拉擁有漢人父親和太魯閣族母親的血統,雖然從小生活在部落,卻從沒真正了解過部落文化,在三十歲前都用漢名「林昇」定義自己。直到○八年參加原住民大專青年會議,全場一百多人用流利母語交談時,「只有我不會,坐在會場,好像一個路人。」

 

會議結束,德拉的文化自覺卻正要開始。他和媽媽學習部落文化,還請外公為自己取了原住民名字,「德拉」在族語中是「花生」的意思,外公期許他就此落地生根,後來也成了品牌名稱。

 

身為設計系學生,早在大學時, 兩人就一起接案設計班服,後來更決定以服裝為媒介,訴說原民故事。

 

花生騷

▲點圖放大

 

讓傳統文化走入現代

 

兩人每年都會進行長時間的部落旅行,收集創作素材,他們用原民文化結合流行趨勢和季節主題,當時尚圈吹起印花風時,就讓卑南族花環爬上領口;到了夏季,達悟族的飛魚便成主角。

 

「除了時尚,服飾還能傳達很多意義。」德拉說,曾有一位排灣族高中生,一口氣花了四、五千元,原來他在母語比賽得了獎,想買禮物帶回部落,「穿上這些衣服,對他們的自我認同是很大的鼓勵。」花生騷為文化和時尚搭橋,讓部落傳統走入現代,歷久彌新。

 

花生騷  www.wasangshow.com

 

部落工藝×現代設計=原民良品

 

花生騷

1. Vecik托特包 將傳統圖紋重新拆解、轉化,化身為素淨白包上畫龍點睛的提袋。(這裡R原味工藝聚落)

2. 帆布袋 來自卑南族典型的菱形圖騰,象徵祖靈的眼睛、自然萬物的保護色。(WADIYAN)

3. 扇子 藤編與十字繡的圖紋,靈感來自食器材質與少女傳統服飾。(WADIYAN)

4. 方形側背包 以創新設計運用皮革素材,方包結合皮革與織布技藝。(烏瑪皮雕工作坊)

5. 編織三角包 用皮繩延續阿美族一繩到底的藤編技法,搭配立體結構袋身。(Kamaro'an)

6. 7. 編織公事包、名片盒 以摺疊成形的皮革造形,帶出阿美族別致的藤編工藝。(Kamaro'an)

8. 土地咖啡杯 手工製作而成的陶藝咖啡杯,將傳統圖騰融合於生活用品上。(原感物件)

9. 手織圍巾 將泰雅染織工藝幻化為時尚圍巾,以羊毛線雙面細工編織的菱形紋,象徵祖靈的眼睛。(太陽有腳)

延伸閱讀
注入原民精神的地中海盛宴
注入原民精神的地中海盛宴

2018-09-05

部落草蓆變身 「燈」上巴黎舞台
部落草蓆變身 「燈」上巴黎舞台

2017-12-28

用設計美學  翻轉檳榔形象
用設計美學 翻轉檳榔形象

2017-12-28

星巴克員工休假陪原住民孩子念書
星巴克員工休假陪原住民孩子念書

2013-07-15

傳唱生命的原住民之聲
傳唱生命的原住民之聲

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