鑷子伸進信封袋,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將內容物取出,肉眼幾乎看不見,放在顯微鏡下,調至最高倍率,投射到電腦屏幕,哇,密密麻麻的一張網!原來那顆比胡椒粒還小的東西,竟是苔蘚標本,而南投特生中心科學繪圖員Tasha的任務,則是將一幅幅的顯微風景鉅細靡遺地以手繪記錄。
苔蘚種類繁多,也常發生長相雷同,裸視無法斷定類別的情況,但他們在顯微鏡頭裡姿態生動,有的像蚯蚓、像竹笙,甚至像頂米老鼠帽,經Tasha細筆一畫,如實呈現。然而依樣畫葫蘆的過程,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Tasha為了要求自己畫到「正確」。她將顯微攝影拍到細胞壁的層層相依,一張一張疊起來,有時多達二十張;再用描圖紙於聚焦處,一條一條描,重建細胞壁的微小高度和厚度。說真的,無論多用力看,感覺只是某些邊緣線條比較粗而已。她強調,「一般人看不懂,魔鬼就在這裡,必須畫出來。」研究人員則明白,粗線條下有著極細工夫,特生中心楊嘉棟主任的博士論文裡,即大量採用Tasha畫的線稿。
留言本塗鴉 開啟繪圖之路
楊嘉棟是發掘Tasha的伯樂,原來Tasha大學讀的是護理系,畢業後在急診室工作,後來嫁給南投人,隨丈夫定居集集。從小熱愛大自然的她,來到特生中心擔任志工,楊嘉棟發現她經常在中心的留言本上塗鴉,且畫得很好,遂提議她轉正職,做繪圖員。
起初Tasha只畫黑白線稿,因對繪畫有興趣,便利用周末時間,參加名師楊恩生的水彩班,每星期天花八小時往返台北、南投,只為了上四小時的課。當時她已懷胎五月,老師見她這麼辛苦,就問她為什麼想學水彩?「我想練好基本功,畫苔蘚的水彩畫。」
她充滿熱忱地說,「苔蘚綠不止一種噢,它變化很多,還包括金色、褐色,甚至紅色。像路邊牆壁長很多的溼地苔,細節放大塗上水彩,顏色就是這麼漂亮!」
而生涯中至今最令她感到激動的時刻,是某次見證上世紀三○年代的標本開封,「那是從南湖大山採集回來的,採集袋裡的石頭已經風化成碎屑,但標本依然完整。繪圖前,標本要先泡水,當它像茶葉般舒展開來那一瞬間,好像掀開時光寶盒,回到八十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