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郵輪總部改建而成的百年飯店,曾是歐洲移民追求美國夢的起點,如今,歷史的情感溫度,映照著這城的美麗氣質,成了旅人必訪景點。
除了商務出差,到外地旅遊我並不愛住旅館,就算是知名的五星大飯店,倘若沒有地方特色、歷史脈絡或獨特的建築風格,也無法勾起我的興趣。然而這十幾年來,有一家旅館讓我數度興起去住住看的念頭,卻因為種種原因,直到這一回趁著返歐探親的機會才終於成行。
那就是荷蘭鹿特丹的「紐約大飯店」(Hotel New York)。它坐落於小半島的頂端,一側是馬斯河,另一側為人工開鑿的小港口,倘若順流而下,歐洲最大的商港就在三十公里以外。在航空業發達之前,有好長一段時間,不知有多少歐洲移民都是從這半島的客輪碼頭,搭上荷美郵輪(Holland America Line)航向北美,追求新生活,而紐約是當年許多歐洲移民的第一站。一九○一年,荷美郵輪在碼頭附近蓋了巍峨的磚造樓房,當成公司總部,那就是今日的紐約大飯店。這家四星飯店兼餐廳,明明位於荷蘭,卻以紐約為名,原因就在此。
自然陽光灑落,明亮且充滿朝氣,從客房望向窗外,可盡覽港口一流景致。
推開已有百年歷史的木造旋轉門,走進飯店,便注意到天花板特別高,這讓面積不算大的門廳顯得並不局促。飯店公共空間的裝潢,刻意營造海上旅行的氛圍,好比說,厚重的皮革沙發、老式皮箱、船錨和纜繩等,都看似隨意地散布在室內。客房則展現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調性,包浩斯風格的經典設計「巴塞隆納椅」倚牆而立,書桌椅則出自荷蘭名牌Gispen,兩者設計極簡,卻都舒服好坐。
由於建築物當初設定的功能是辦公室,而非住家,因此整幢樓僅正面設有三座陽台,如今分屬三間客房所有。我們指定入住正中央的陽台房,因為我知道,紐約大飯店最寶貴的,其實是那一覽無遺的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