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未來,挪威科學家約根・奧斯・布朗森跟他的團隊發現了能將生物細胞等比縮小的技術,透過這像技術,可將人縮小成12公分的高度。這項技術震撼了世界,因為號稱將拯救世界各地糧食短缺、人口膨脹、資源耗損的種種危機。
(劇照引用自網路,本片上映日期為2018/1/26)
保羅・薩夫拉內克跟他的妻子奧黛莉是居住在美國小鎮奧馬哈(註一)的中產階級,保羅的工作是一位職能復健師,專門協助職業災害中受傷的人們。保羅是個好人,跟多數美國民眾一樣,辛勤工作,努力過上好生活,但一直處於蕭條的經濟環境,讓他永遠過著負債人生,無論如何負擔不起妻子渴望的富足生活,壓力常讓保羅感到窒息……。
一次同學會,保羅遇到了以前的同學戴夫,他跟妻子一起去做了縮小手術,並且開始了新的人生,他們現在住在微型社區「享樂園」,並過著猶如富豪般的生活!因為縮小後的人生,所有費用將隨之降低,比如,一罐500CC的啤酒,以前一晚喝2、3杯,現在500CC可能夠一整年的份量了!因此許多不願意再被生活傾軋的中產階級,紛紛選擇了這種縮小人生。加上微型社區發展已將近十年,日臻完善,也吸引了更多新住民。
於是保羅跟奧黛莉在慎重考慮下,也決定展開自己的微型人生!
只是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成「小小人」的保羅,第一天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人生變故,而他將如何面對他自己的新人生呢?
本片是亞歷山大・潘恩繼《內布拉斯加》後執導的新作,亞歷山大已經榮獲兩屆奧斯卡最佳編劇(註二),因此本片故事的奇想、精彩與幽默、諷刺是非常精彩的。(當然網路上評價兩極,就我個人而言,是非常喜歡這部片的。)
喜歡的原因,我將從兩個方面來談:第一是關於「舊瓶裝新酒」的電影創作,第二則是本片所探討的議題。
關於「舊瓶裝新酒」,全世界都已經陷入各種劇本荒、故事荒了,因此不是不斷重複翻拍過去的題材,就是要想辦法「舊瓶裝新酒」,將陳舊的題材,融合新的觀念、思維去在創作出新的文本。
對我來說,本片就是這樣一個「舊瓶裝新酒」的成功範例!
縮小,不是新穎的題材,只是通常出現於科幻動作片中,像《蟻人》;然後,本片試圖探討的社會現象,也絕非新的題材,但將兩個元素天衣無縫地融合後,便成了新的載體,讓原該是社會議題片的片型,多了一份奇幻色彩與諷刺幽默。
而且有別於科幻片的劇情走向,本片仍聚焦於縮小後的人可能會面臨的真實處境與社會新議題,可說編導非常詳盡地「虛構出」了這個非常完整的故事。
因此,就創作者的角度來說,我非常佩服潘恩先生,將一個故事的所有脈絡都呈現出來,並且縝密地將邏輯與現實黏合在了一起,這是需要非常高超的功力與技巧才能作到的精品。
也讓同樣身為創作者的我去思考,如何將嚴肅的社會議題片型活潑化的可能!
第二個面向,本片探討了很嚴肅的社會問題,將美國境內中、西部長期不景氣與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中產階級衰微、社會對立惡化的種種社會現象呈現出來了!每個議題都如此巨大、嚴肅,但導演藉由「微型」的方式,蜻蜓點水地帶過了,也許有人覺得因此而顯得「支離破碎」,但就我的觀點而言,卻異常「完整」,因為一如我們的社會那樣地「眾聲喧嘩」呀!片中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不帶批判地去呈現各種人生選擇與型態!尊重每一個族群的存在與抉擇,因為,要能保持中立是很困難的一種處境。
然後,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縮小」,因為短時間之內,人類大概不可能過上這種生活,因為即使科學技術成熟,但有誰願意如此安心地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他人去作主、保護呢?縮小的人可是毫無保障的處境呀!(光想想台灣藍、綠惡鬥的政治氛圍,誰會相信另一個鬼黨會認真保護自己的權益呀!?)因此,影片真正的核心價值是「縮小」自己的欲望!
意思是,即使我們依然是如此龐大的身軀,但我們能作的,就是開始縮減自己過度膨脹到無所終止的慾壑,而且事實上,這已然是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一種潛行運動(就是說尚未普及和擴散到多數群體上),例如日本這兩、三年開始出現的極簡生活風,選擇減少各種消費與不必要的生活花費,衣櫃打開只有幾件簡單的衣服,這就是某種的「縮小」人生吧!
因此我們會不斷聽到那句雞湯文「想要的很多,真正需要的卻很少」,這些都是不斷提醒我們,我們的欲望是不斷被各種廣告催眠、刺激、消費、培養出來的,所以每個人的衣櫃裡大概都有為數眾多的「衣屍」(衣服屍體)―― 永遠躺在那邊,等待「出櫃」的一天!
更別說文明世界裡(如果這樣還能被定義為「文明」的話,真是極大的諷刺),家家戶戶每年丟棄的衣服、食物(我家的冰箱永遠堆著各種過期的屍體,包括蔬菜遺體!)、鞋子、包包……等等數不勝數的過剩資源。這些不是都可以透過自我的心靈手術,縮減/閹割掉的欲望嘛?
我想這便是一個藝術工作者,用自己的視角與想像,在替世界打開一扇窗,讓心靈呼吸的窗!因為欲望的豢養,只會造就一個個無法滿足的黑洞(正好對比近期上檔的另一部電影《金錢世界》裡的那個富翁的飢餓心靈狀態),唯有透視、縮減自己的欲望,空洞的心靈,才有復甦的機會!
這是欲望的縮小,另一種縮小,則是人類要把自己給徹底縮小,意思是,我們人類在地球歷史的洪河上,僅佔據這麼短暫的時光,卻把自身放到如此巨大,敢自稱是萬物之靈,敢號稱統治地球萬物……還有比這更可笑的膨脹了嘛?時至今日,如果我們還不懂得把「人類」這個集體無意識縮小,我們將永遠無法享受地球!
(所以片中呈現了一幕讓我非常感動的場景,當保羅在挪威第一個微型村走訪時,因自身的嬌小,他開始注意到身邊萬物的精巧,一隻蜻蜓的駐足,一片葉子的光影,那是「巨大如我們」完全不會注意的「小事」,因此唯有把「人類」這個自我意縮小,我們才能真正懂得欣賞地球上的萬物,懂得彼此和諧的生存之道呀!)
(下面是結尾的暴雷區,若尚未看過影片的,請斟酌進入)
最後,我想來談談結尾。
關於本片結局,導演還算是仁慈,給了一個「非常21世紀」的結尾,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就是「活在當下」。當然,這很理所當然,也符合預期心裡,甚至非常政治正確,因為至少這種思維拯救了無數深陷在有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的存在焦慮的人們,而結尾則告訴他們:「好好生活著,就是意義。」
但我其實有設想另一種比較殘酷的結尾,就是保羅自己踏上了那個通往地心的旅程,然後句點。因為這樣的設計,可能更符合多數的生命情境 ―― 生命的意義,仍「在路上」,仍在尋尋覓覓、求證中,而且,如實地情況是,可能致死都是無解的謎題!而且人生的旅途亦如那趟通往地心的旅途般,恆久是孤獨無依的情狀呀!這也許才是真實人生的寫照,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如此真實地面對真相呢?!
所以,還是躲在電影後,看完後,繼續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生活吧……
片中充滿許多充滿哲思的台詞,可惜年紀漸長,能記住的實在不多,就分享一句我記憶深刻的(連夢中都還湧現這句呢!):
大自然是最好的雕塑家,用一年只下一刀的速度雕塑著大地,經年累月地琢磨,造就了眼前的奇蹟!
*註一:奧馬哈是美國內布拉斯加的一個城鎮,正好也是導演亞歷山大・潘恩的家鄉,另一個讓它出名的原因,它也是股神巴菲特的發跡地!
*註二:潘恩導演的《尋找心方向》跟《繼承人生》曾得過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