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茶壺的金銀風采

茶壺的金銀風采
「無垢茶活」這只紅瑪瑙壺鈕搭配紫檀夾胡核木提樑的煮水壺,在去年北京嘉德秋拍拍出70萬元新台幣的佳績。

黃玉景

藝文風尚

攝影/吳德亮、無垢茶活、攝影組

1043期

2016-12-15 14:01

喝茶賞壺,是愛茶人的生活一大快事,知名茶人、文人吳德亮號召茶器藝術家聯手展覽,為茶器的藝術性,提供了獨特多樣、令人驚豔的面貌。

展前把玩了幾款台灣茶器,不禁暗自讚嘆台灣製茶器之人的本事。


比方柴燒藝術家吳金維的作品,乍看似銀壺,實際上卻為柴燒。出窯一百件作品中,只有五到八件能成功窯變(編按:指燒製陶瓷時,釉面出現意外的特異顏色和花樣),吳金維對窯土的調配與溫度的掌控,拿捏出色。


新銳陶藝家吳晟誌「黃金鐵陶」中,黝黑的陶身中透著金礦的風華,展現台灣土的獨特新陶色。
 

讓策展人吳德亮第一個拿起電話聯絡的,是去年底在北京嘉德秋拍中拍出七十萬元新台幣、唯一代表台灣作品的銀壺「無垢茶活」。

 

鐵壺

▲吳晟誌用電窯燒製的「黃金鐵陶」,釉色像一塊黃金掉入黝黑池水,反射出內斂的黃金餘光。

 

鐵壺

▲「無垢舞蹈劇場」團長陳念舟以40年的品茶經歷,打造兩岸第一的金銀壺。

 

釋放離子 茶湯更甘甜


吳德亮研究兩岸茶葉與壺器近二十年,頻走台灣各地挖掘獨具特色的文人茶器,他讚嘆:「這把銀壺連煮出來的水,都比較綿密甘甜。」微妙之處,在於煮水時銀壺釋放的微量金、銀離子,能軟化水質,讓茶湯更甜美。
 

而打造這把銀壺的「無垢舞蹈劇場」團長陳念舟,品茶四十年,一心探究茶器之極致,他從清代紫砂壺器的時間點往前推移,發現唐宋時期銀壺記載普遍,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便記載:「用銀為之,至潔」(用銀煮水,能使水潔淨)、晚唐茶書《十六湯品》有云:「湯器之不可舍金銀,猶琴之不可舍桐(梧桐樹)」。
 

只是,銀壺傳統並沒有被完整地在兩岸保留下來,反倒東傳至日本後,才讓銀壺享有盛名。
 

這番考據,也勾起陳念舟創作的衝動,他憑藉著在景觀與建築規畫的專業,結合了珠寶、木工與金屬工藝等專家,以九九九九純金或純銀為材、絕緣的菩提子,以及微導熱的瑪瑙為壺鈕,成就了只有盈掌大小、遍布萬鑿錘痕、胎體渾厚穩重的壺作。

 

鐵壺

▲吳金維不用金水、金箔或任何塗料,卻能燒出金霰壺與金讚切割杯。

 

提壺注水 賞流瀉之美


只憑眼見,不足以見識銀壺的價值,提壺注水,方能感受到流體力學的結構。扣住茶壺柄,手腕微微一傾,茶湯徐徐流瀉,轉回手腕,茶湯一滴不漏地收回壺中,倒水的姿態清幽婉約,陳念舟笑道:「這是『新董』,值得被世人疼愛的傳世之作。」
 

像這樣的「新董」在每屆的「台灣新文人茶器名家大展」所見不少,如同吳德亮所說:「如果你對台灣茶器設計已經失去信心,該來看看這個展。」

 

鐵壺
▲煮水銀壺注水至「廣納」開金口的瀹茶銀壺內,水注順暢圓潤。

2017台灣新文人茶器名家大展《金銀璀璨》
日期:即日起至2017年1月15日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台北紅館

延伸閱讀

RM 07-01彩色陶瓷腕錶:無盡之夏腕錶系列
RM 07-01彩色陶瓷腕錶:無盡之夏腕錶系列

2023-10-06

整合設計、產銷 鶯歌百年老窯廠為台灣陶藝打造國際舞台
整合設計、產銷 鶯歌百年老窯廠為台灣陶藝打造國際舞台

2019-09-12

穿越七千年的質樸 柴燒陶藝
穿越七千年的質樸 柴燒陶藝

2017-09-07

漆器、陶藝、在地美食
漆器、陶藝、在地美食

2008-09-18

在精緻陶瓷與極速F1間  實際作夢
在精緻陶瓷與極速F1間 實際作夢

200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