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對於一個區塊多元化的想像,大多以「複合式空間」來詮釋。無獨有偶地,「藝術」成了不少新空間的必要角色,是空間主人的品味,也是生活中孕育趣味與靈感的百憂解。
陽光灑落一樓的落地窗,坐在暖暖的地上看書也很愜意。
為日本東京潮雜誌《Wooly》第一次登陸台灣所舉辦的見面會。
斑駁建築蘊含當代縮影 創作前的賞畫讀書之樂
朋丁,是一個複合式藝文空間的名字,今年三月悄悄在台北市中山區三條通開幕,低調而沉靜。這棟四十年老宅,集結一樓的藝文書店與咖啡館,二、三樓的展演空間,與四樓的戶外庭院,濃縮了當代藝術、設計、攝影與文學等跨國界的精采;白淨無瑕的空間卻無聲地噴發著創作養分,啜一口咖啡,開始接受這個空間時,就會發現自己宛若掉入無國界宇宙,宇宙裡只剩下抓住你雙眼的一本書或一件作品。
朋丁的經營者來歷全都不簡單——陳依秋是從事出版業的台灣人、有著印尼華裔背景的葉偉榮是家具設計師,還有一位日本策展人中牟田洋一(Yoichi Nakamuta),店名取名池塘的英文發音「pon ding」,出發點是希望匯集創作者、藝術家與設計師,想賦予這小眾到不行的族群們,一個自由的交流場域。
招牌沒文字 引人注目
招牌沒文字 引人注目
去年她與中牟田洋一共同完成了頗受市場關注的「日本工業設計巨匠柳宗理回顧展」,中牟田洋一對於台灣人竟然耳熟能詳這位一代巨匠,他的感受尤其強烈,彷彿正待崛起的自由處女地,便向陳依秋提議共同營運一個實體空間,「有了實體空間,應該更容易接觸到有趣的人事物。」他們走進在日治時代稱為大正町的三條通,儘管老宅外牆已斑駁剝落,但卻讓他們看見了序幕。
歷經半年整修,他們掛上了沒有文字的招牌,招牌上只有以線條勾勒一筆隨興的圓。「附近居民十分好奇,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也不敢進來。」陳依秋笑著說。
其實她認為,複合式空間需要慢慢融入在地,花時間是必要過程。如今,不少鄰居會攜家帶眷進店歇息,即使他們搞不懂這些「藝術」是什麼,但會讓他們覺得「嘿!這很酷!」對陳依秋來說,就是無價的分享。
奇怪主題書 充滿小清新
奇怪主題書 充滿小清新
空間規畫會誠實地反映主人的品味,這一點她坦承「壓力很大,因為客人的品味都很好。」她每周更換台灣與國外有趣的獨立刊物,例如《把生命吃下去》,是以生和死來討論每天的吃食舉動;《FUET.》,則是透過食物來探討政治與種族磨合的距離,稀奇古怪的主題滿布整面書牆,每次到來,都充滿著耳目一新的期待。
在朋丁,展覽的主題也是五花八門,例如最近便邀請結合了設計師、建築師與手作職人的日本實驗企畫品牌tempo, 展出有「動態雕塑(mobile sculpture)」之稱的吊飾,由日本手作職人製作並測試,讓吊飾在空中存在優雅的平衡感。tempo自兩年前在日本正式發表後,已席捲國立新美術館SFT、代官山蔦屋書店,與選品店CIBONE等。
通俗卡通角色 與你互動
另一位新加坡藝術家Mojoko,則帶來「影像互動裝置藝術」,以老夫子、麥當勞叔叔、米老鼠等超過兩百種通俗流行角色,拼貼出動態數位影像,一旦透過麥克風發出聲響,影像便會轟炸式地奔騰在投影幕中,瘋狂幽默得超乎想像。
「如果這是一個讓人有發揮與合作想像的地方,能夠吸引各式各樣的人,會讓大家沒事就會想來晃晃的地方,這該會有多好。」陳依秋聽來單純的願望,卻耗費了長時間的心力,每周都得規畫新書進貨、向消費者溝通空間概念、引導顧客喜歡上朋丁卻不覺得有距離、籌畫與國際並進的展覽內容……,所以,怎能不期待這一灘池塘反射出的藍天白雲?
以食物為主題的影像刊物《NUTTY》 每期邀約不同的料理職人與藝術家討論對食物的共鳴;《船的創作 誌#4——把生命吃下去》藉由生和死來看待每天的吃食。
朋丁的一樓是選書咖啡館,來自國內外稀奇古怪的設計、攝影、藝術內容都有, 架上刊物每周更新。
藝術家Mojoko以超過兩百張圖像組成動態數位拼貼,藉由參與者的聲音,誘發投影幕上不斷堆疊的圖層。
四樓的頂樓空間,作為享受音樂、人文與夜晚交織的場域。
從事出版事業的陳依秋(右)與印尼華裔的家具設計師葉偉榮 (左)一起執行朋丁深耕台灣藝文養分的任務。
台灣插畫家A-bei,第一次與日本品牌tempo合作設計垂吊式裝飾,屬於大人的療癒系商品。
朋丁pon ding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
電話:02-2537-7281
台北東區誕生餐飲藝廊 飲食中的藝術料理之味
一入門搶眼的塗鴉畫作,以及舒適的用餐空間,馬上拉近人與藝術的距離。
玻璃門一推開,牆上的橘紅色塗鴉立即搶走上門者目光——畫面中喝著茶的醜胖禿子,和被茶枝穿心的大頭人,定睛一看,這不是知名塗鴉藝術家黑雞先生(Mr. Ogay)與糖果鳥(Candy Bird)的作品嗎?
「這是我們請兩位藝術家,在體驗高山茶後的創作。」藝聚空間的藝術總監周銘志解釋。
梵谷、陳澄波 都是菜名
九月初開幕的「藝聚空間」,位於台北東區黃金地段,坐擁近兩百坪的空間。但這裡不單單只做藝廊空間,一樓開闢了餐飲區,提供鹹湯圓、米粉湯等台灣家常料理,地下室隔出幾個獨立空間,讓七家畫廊進駐,展出內容各自獨立,囊括雕塑、攝影、塗鴉,甚至藝人創作專區,彷彿移植了整座藝術博覽會,怎麼逛都是不同的風景。
在藝術圈打拚多年的周銘志與經理黃欐媞,每次經手博覽會的遺憾都是:「三、五天的藝術博覽會,究竟能讓多少民眾感受到好作品的魅力?登不上博覽會的次文化與好創作,又該何去何從?」因為這個念頭,一個能讓民眾接觸主流,或次文化藝術作品的空間構想油然而生,也回味當年忠孝東路「阿波羅大廈」裡,藝廊齊聚的盛況。
餐飲管理由西門靖居酒屋的老闆鄭子靖執掌,而這裡的餐點,以藝術家的名字命名,例如「梵谷田園蔬果棒」、「陳澄波道地湯粿條」,令人莞爾。此外,他也選用梨山、阿里山、杉林溪與日月潭等地的高山茶,做成冷泡茶,裝在試管中,當水傾入灌入乾冰的特製容器時,茶湯便隱身在雲霧飄渺中,以香檳杯聚香品茗,別有趣味。
藝人創作 這裡能看到
開幕展的當代藝術作品繁多,例如被譽為「台灣達達主義之父」的梅丁衍,運用大眾熟悉的政治圖像、符號,闡述他對時下議題的想像。這裡也有獲得中國國家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等機構收藏的香港繪畫藝術家李梓良的作品,甚至藝人小馬也展出人生第一次的藝術創作,依周銘志的說法,「什麼風格都有,什麼可能都可以。」一個醞釀多元個性的有機體,看來即將發酵。
楊三郎古早味鹹湯圓配上自製辣椒醬與小魚乾,家常好滋味。
赫斯特冷泡試管茶,一次喝到三種不同焙度的台灣茶,再奉上一塊鳳梨酥畫龍點睛。
展覽空間特地規畫給藝人創作,第一次展覽由藝人小馬擔任先鋒,有插畫也有拼貼作品。
藝聚空間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70巷17弄4號1樓
電話: 02-8773-0633
造紙工廠成為表演空間 下班後的音樂漫遊之旅
寂靜肅穆的台北市大同區,除了老宅、知名豬血湯與夜市,好像沒什麼其他聯想。夜晚來臨,老宅中飄出了悠揚的爵士音符,循著樂聲推開以老窗框裝飾的門面,竟然是一處偌大的音樂表演空間。令人屏息的美麗旋律,繚繞在復古家具與綠盆栽中,這裡不似台北老街區,反倒像是流竄律動與活力的紐約。
幾十年的老造紙廠房,已變成透光的藝術展演場地與咖啡館。
平日早上十點就營業,不少顧客上門享受一個人的寧靜早晨。
周末活動 堪稱重量級
這裡是今年八月才重新開幕的「藝風巷」,改建自舊造紙工廠,作為音樂、影像、藝術與咖啡廳的複合空間,採光充足的寬敞空間,經由古董家具布置,顯得寧靜舒適。
藝風巷負責人麥志綱與熟稔古典音樂、爵士樂與國片領域的音樂團隊,儘管才剛開始這裡的營運,但活動都是重量級,例如剛得到二○一六年春浪音樂大賞冠軍的「木眼鏡」,或是為期一個月的紀錄片放映,都在這裡演出,網路上也早已塞滿了討論聲浪。
長期與曾在台北愛樂工作的兄嫂相處之下,擁有不錯音樂品味的麥志綱有點靦腆地說:「我們期待與街坊鄰居有更多的互動,互相感受一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實,藉由每周末各式各樣的音樂表演,音樂早已成為無形的宣傳力量,逐漸將這裡構築出藝術人、音樂人與民眾聚合對話的空間。
藝風巷
地址: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90巷2號
電話: 02-2599-4502
50年老宅變身設計旅宿 出遊時的與畫同眠之趣
「取名『小島』,一來因為台灣是座小島,二來是大部分在高雄的傳統建商,都以『大』字當作開頭,我想做點不一樣的。」小島的主人許耿睿說。
這段話說了「小島公寓」的空間概念——混合藝廊空間、設計工作室及民宿。灰白色的混凝土牆,裸露地保留著工班師傅在牆上手寫的算式,大量留白的牆面裝飾著各異其趣的繪畫或攝影作品,在設計旅宿相對稀薄的高雄,顯得尤其有個性。
六主題房間 有高雄印象
這棟五十年老宅,其實是室內設計師許耿睿的老家,十五年前從美國費城卓克索大學回台後,一直希望有個空間能完整保有自己的設計風格,便決定將老宅改建為民宿,植入高雄的海洋印象、工業大城的工業風格、與熱情溫暖的採光,呈現出六間獨特主題的房間。
只有民宿還不夠,喜歡玩膠卷相機的他,想起過去總與同好分享作品,如今他擁有空間,想進一步認識更多藝術創作者與大眾,同時也被認識了解的念頭於是誕生。
小島公寓的藝廊空間不收展出租賃費用,還會為藝術家製作文宣品,甚至刊登在高雄文化局的期刊與《今藝術》雜誌作宣傳。聽起來很傻,但他的理念並不天真:「身在工業都市的高雄人對『美』的重視不多,這樣的空間有必要存在的價值。」
小島公寓的手工選品,包括結合木作與金工的品牌「木梁作」。
三樓以上的民宿空間,每間房都有獨到的設計概念,表達高雄的人文風情。
小島公寓一樓為藝術展演與手作選品空間,鑲金邊的磨石子地板很有味道。
小島公寓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一路148號
電話:07-238-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