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生長快速、堅韌具彈性且成本低廉的特質,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是人們生活家具中不可或缺的要角。如今環保時代來臨,人們將可塑性高且雅致的竹子,轉換成優雅姿態,成為再生材料裡的一顆星。
穿梭於竹篾裡的那雙手 蘇素任
一說到竹子,眼神和語調就充滿感情地說:「台灣氣候溼熱、地形繁雜,多種竹子遍布。像是長枝竹和麻竹的質地細軟,葉子就適合作為粽葉;刺竹堅硬,適合作為建材;桂竹的韌性絕佳,品質是世界最好的,我掛保證。」她拍胸脯道。
蘇素任是誰?
她是投身竹藝二十年、享譽國際的竹藝師,二○○八年時與設計師周育潤共同創作「Bambool」三角竹凳時一炮而紅,獲得○九年德國紅點設計獎,以及巴黎家具家飾展的「最佳心動獎」;接著又完成「泡泡椅」,作品輪展歷米蘭、杜拜、新加坡等地;今年六月更受邀參加巴黎設計師周(D'DAYS)展出她耗盡時間、才華洋溢的竹藝飾品。
但你一定不會相信,蘇素任原本在南投竹山賣漢堡。
年輕時,她完全沒有想過會投入竹藝設計,直到偶然的機會下,向國寶級竹編大師黃塗山學藝,編出自己的興趣,在竹山開了工作坊活化社區,教導當地外配或弱勢婦女編織,工作坊如今成為年輕設計師求學拜藝的據點。
她的雙手紋路繁複卻不粗糙,她笑說:「工藝家最有價值的就是這雙手了,要好好保護。」話雖如此,處理竹材的工程繁複,從刮除竹節、竹青,剖竹劈成竹條,再釘成適當的厚薄與寬度的竹篾,少說得處理二十道程序以上。看似完工,其實並不盡然,邊角還須修整至光滑,編織時才不會割手,一切的細節都很誠實,只要摸摸竹片的質感紋理就知道。
過去,多專注於家居用品開發的蘇素任,今年第一次挑戰室內建築設計,她將廢棄的聯營客運休憩空間,以孟宗竹為素材,布置了一個溫馨典雅、令人驚嘆的「竹青庭人文空間」。
「台灣孟宗竹和桂竹的結合架構,以自然編織法層層堆疊而成。」她撫摸著牆上細長的竹篾,宛如竹色的星空,密布多達五千五百片。問她編法,她笑說自己是走隨興派,「我的自由編織法很像煮菜,沒有畫草圖,憑的是一種感覺。」那其實,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善於在空間中以竹製品點綴氛圍的她,在竹青庭裡掛上遍布六角孔編的竹球立燈,燈光穿過竹子溫潤的色澤,那是她在國外展演時非常自豪的,代表台灣的溫情。
蘇素任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打造高210公分的竹編鳳蝶。
「Bambool」三角竹凳是蘇素任首次嘗試以竹管家具,結合表面編織亂中有序及六角穿花編的技法,來表達竹子本身由地表長出,再由枝幹延伸到枝葉的設計概念。
竹山小鎮文創籌備了兩年才打造而成的「竹青庭人文空間」,不但餐飲講究從產地到餐桌,也是在地竹工藝融合空間的策展中心。
蘇素任與設計師周育潤及工藝師合作的「泡泡椅」,將球狀竹編模型組成沙發,2015年在杜拜設計節展出。
竹青庭人文空間
南投縣竹山鎮竹山里菜園路27號2樓
(04)9265-6176
探索竹子的各種可能 范承宗
如果可以,且讓我們試著從范承宗的眼睛看世界。在他的宇宙裡,竹子超脫了形體,可以是傳遞風聲的信差,可以幻化火的想像,竹子可以是能量的媒介,任他遊戲竹子的各種可能。
范承宗的天賦早現,在他還在台灣科技大學設計所攻讀的兩年中,就以七件作品連奪十次國際設計獎。但真正讓他打出國際知名度的,是與竹藝老師陳高明合作的竹沙發椅「飄」,兩年來屢屢受邀於米蘭、曼谷、法蘭克福、新加坡、巴黎等國際展覽中展出,他利用基礎的竹球作為椅子的支撐結構,以台灣孟宗竹交錯出繁複的排列,硬邦邦的竹子頓時化為閃動著波光的流水,彷彿發出簌簌細語的風聲,日夜不停歇地流動著想像力的能量,更難想像的是,這是他設計的第一件竹製品。
看似隨機的流線造形,其實得仰賴設計前期大量的研究,范承宗先用一比一的紙模型做出來,精緻安排每一個線條的位置和彎曲,才能達到視覺上對美的追求,實際以竹面打造出來後,還得以各個角度烘烤調整,以及實際乘坐、撫摸時的舒適感。製作過程中,竹子硬度不下木頭,但是可烤、可磨、可切割的自由性讓竹子得以被賦予許多個性,「可塑性之高,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傳達藝術的介質。」
他也坦承,小時候雖然知道竹子是台灣傳統的家用品,但生活經驗中卻完全沒有竹子的存在,對竹子的印象也僅停留於俗氣的、上了亮光漆的竹藝品。藉由學習老祖宗的手工藝,讓他領悟設計系的學生親手實作的必要性,「以這個日常常見的竹蒸籠為例,設計上看似理所當然,但卻是累積了很多人一輩子的時間堆疊出來的智慧。」
他透過竹編、蒸籠、木工、織染等傳統工藝的智慧結晶,不斷以設計學的概念解構,分析成一冊冊驚人的解構譜,囊括各種結構圖的分解、材質的變換、製作過程的詳細說明,一旦看懂了設計的基礎,就能再試圖重組並突破傳統。
在工作室內,他眼睛一飄,拿起自己設計的手拿鏡,那面以空心竹子延伸出鏡緣的作品,說著總愛掛在嘴邊的話:「世界上不少這一面鏡子,但少一個能重新詮釋的人 。」
誰說不是呢?
2013年在米蘭三年展展出的「飄」,以繁複的交錯排列挑戰孟宗竹的韌性與柔軟。
雕塑作品「火」以奔狂的竹線條表達熾熱火焰,看似一體成型的火把,其實是來自細膩切割的竹條綑綁而成。
Circle單鏡作品,以竹管呈現宛若一體成型的手拿鏡。
台製竹牙刷 在地又環保
竹子為什麼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因為台灣經濟起飛後,塑膠製品大量取代了竹製品,連唯一常見的竹筷也不見得都是台灣在地製造的了。
以此為遺憾,竹山這家30年竹工廠的第二代林家宏,去年決定推出竹牙刷,以較為環保的天然材質取代塑膠的耗損,結合南投老牙刷廠的尼龍刷毛及台灣孟宗竹,再以彰化有機產製的食用級蜂蠟和亞麻仁籽油,幫竹刷柄上保養塗層再烘烤,確保放入口中的牙刷安全無虞。
元泰竹藝社
https://www.facebook.com/ybamboo557/
關於東南亞竹材的唯美創意 越南 體現永續建築
竹子在亞洲種類繁多,可說是東方的特產。東方國家世世代代以來,將竹子發揮得淋漓盡致。例如越南的建築設計師武仲義(Vo Trong Nghia)可稱是當今最紅的亞裔建築師,不但被《紐約郵報》報導為全球4大優秀建築師之一,更5度拿下世界建築獎(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Awards)、14度獲頒「國際建築獎」(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而人們對他最熟識的作品,應該是2015年米蘭世博會的越南館。
竹子在他手中,成了魅惑人心的鋼筋,他選擇了竹材堅韌與環保的特質來體現永續建築的可能,竹材不但能更方便帶入許多偏遠地方,還能快速組裝,耐用度上看30年到50年。武仲義更強調自然、建築與人類生活的關係,他以胡志明市為例,1000萬人口城市中,竟然只有5.35平方公里的綠地,如何在大量被破壞的自然環境中尋求自然與社會的平衡,是他希望帶給現代人的省思。
Vo Trong Nghia建築師事務所在鑽石島上以竹子為主要建材,蓋了8座直徑24公尺的圓頂建築,作為當地居民開會、辦活動或餐廳使用。
菲律賓 騎著竹單車上街去
信不信,竹子除了當建材,也可以是腳踏車的結構。
在菲律賓,一位菲美混血的青年創業家Bryan McClelland6年前就打造了竹單車Bambike品牌,藉由與在地基金會結合,幫助了許多工匠師傅獲得健康永續的經濟來源,環保的概念,去年更獲得當地設計獎Katha Awards。他不只光賣腳踏車而已,更邀請觀光客騎上竹單車遊歷城市,以環保的方式漫遊地方風光。
關於竹子的千變萬化與無限可能,這些不同國籍的人用各種方式努力地宣告眾人,而我們,現在知道還不遲。
Bambike推廣竹單車遊城市,被知名旅遊平台Tripadvisor選為馬尼拉第一名的戶外娛樂。(圖/Bryan McClelland提供)
印尼 用竹子編出一個家
無獨有偶,Elora Hardy這位美國女設計師也在印尼打造出驚人的美麗竹建築。她從小在峇里島長大,念書時期到美國後,本來可以一路順遂地在紐約從事藝術設計,回國時見到父親在峇里島打造的「綠色學校(The Green School)」,還設立專門研究「竹建築」的實驗室,喚醒她不斷追求的永續價值。因為竹子只消3到5年就能生長成建築用材,相較木材得花20年,生長過程中花費較少的地球資源,加上當地盛產竹子,卻遲遲沒有完整的相關教育賦予運用,她毅然地放下紐約光鮮亮麗的工作,回印尼構築一個巨大又瘋狂的建「竹」事業。
她花了至少5年的時間,研究如何將竹枝泡在硼液中去蟲、研發編綁方法,好減緩大雨影響竹子的位移等棘手的問題,如今她的設計中包括建築主體結構、樓梯、家具全都仰賴竹子,又培育了130位全職竹藝師、30組獨立專業的竹藝團隊,甚至可以導覽遊客走訪竹造製程,更設計了一座「綠色村落(The Green Village)」作為學生社群的延伸,實踐了她心中的自然烏托邦。
(攝影/Rio Helmi)
高達六層樓的建築Sharma Springs全然以竹子製成, 與大自然環境完美結合。(攝影/Er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