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夢幻逸品,身價可以媲美億元豪宅;而名人收藏過的珠寶,也成為收藏家們爭搶的對象。
鑽石 好名字加持 身價翻倍
上個月,這顆12.03克拉的最頂級藍鑽,以4800萬美元拍出,刷新有色寶石的世界拍賣會紀錄。(圖/日內瓦蘇富比提供)
近日,在珠寶界廣被大家討論,吵得沸沸揚揚的熱門話題,莫過於香港富商劉鑾雄以四千八百萬美元,也就是相當於台幣十六億元的天價,於日內瓦蘇富比拍賣會一舉拍下了一顆十二.○三克拉,被GIA鑑定為鮮彩藍色(Fancy Vivid Blue)的最頂級藍鑽,打破了全球所有鑽石的拍賣紀錄,平均一克拉單價成交價格為四百萬美元,徹底刷新了所有鑽石,甚至是有色寶石的世界拍賣會紀錄。而這樣一個天價交易不是為了投資,而是傳承,劉鑾雄之所以會買下這顆頂級藍鑽,是因為七歲愛女;後來,他也以孩子的英文名字Josephine命名 ─「The Blue Moon of Josephine」,這顆藍鑽從此有了「藍月」如此美名。
名人冠名 行情翻倍
可別以為寶石的名字沒實質用處,在拍賣會上,倘若寶石擁有一個響亮名字,尤其又是名人加持過,那轉手交易行情,可是會數倍翻漲。舉凡已故國際知名女星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溫莎公爵夫人(Wallis Simpson)、美國傳奇名媛芭芭拉赫頓(Barbara Hutton)等,這些擁有絕佳品味的名女人,一旦被她們青睞收藏過的珠寶作品,幾乎是被藏家們爭相收購,這些夢幻逸品,其身價可是以數十棟帝寶豪宅來計算。
像卡地亞(Cartier),幾乎是以拼圖式在收購歷史名作。去年四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中,便以成交價二七○○萬美元,也就是八億二千萬台幣,買回了當初為芭芭拉赫頓所訂製的珠寶作品。
而世界名鑽「泰勒︱波頓鑽石 Taylor-Burton Diamond」,最早是由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將二四○.八○克拉原石切磨成六十九.四二克拉梨形鑽石,最初是由一位紐約富太太收藏,後來卡地亞以一○五萬美元於一九六九年,在紐約的帕克伯尼特畫廊拍賣會上標下,並命名為「Cartier Diamond」。後來,伊莉莎白泰勒老公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加碼到一一○萬美元,幾經周旋後,終於成功購得,並立刻取名為「Taylor-Burton Diamond」,當時是世界第一巨鑽,後來兩人離異,泰勒以二五○萬美元賣出,而接手的新買主,正是珠寶商Dehres。
這顆絕世美鑽換了兩次名字,第一次由卡地亞封號,第二次由傳奇巨星更名,每換一次名字,身價便翻倍,可以顯見美鑽擁有好名字的重要性。
泰勒─波頓鑽石(Taylor-Burton Diamond)在兩人於1978年離異後,被送至拍賣場,最後由Dehres購入 。
伊莉莎白泰勒一生熱愛珠寶美鑽,總愛以珠寶烘托氣質。
台灣實力 全球看好
約莫五、六年前開始,一線珠寶品牌陸續在台灣舉行大規模珠寶展,例如彩寶之王BVLGARI每年為Serpenti舉行的藝術點燈儀式,一直以來都是品牌年度最重點活動。每年僅有一座城市被選中,被欽點的城市幾乎便是當年全球最重視的據點。今年就選在台北一○一點燈,並展出總價超過上億元的古董珠寶作品,足以證明台灣市場受到品牌總部重視的程度。
這場活動也同時證明了台灣在頂級珠寶市場中驚人的消費潛力,透過各國一級精品高規格策畫,更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能見度提高,是文化與經濟交流的雙贏案例。
今年10月,全球第三大鑽石商Dehres看好台灣市場,在台北敦化南路開設旗艦店。
台灣客人永遠提問最多、且最具深度,不是那種只在乎價格的膚淺投資客。
─Dehres創辦人Mr.Ephraim Zion
珠寶價值 全看切磨師
當一個鑽石原石被開採後,必須經過許多專業分工,從切磨、設計、加工等細節細細琢磨,最後包裝行銷,在這些流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切磨」。換言之,要讓一塊璞玉雕琢成絕世極品,好讓它能以最高售價賣出,完全掌握在切磨師手上。
一位專業的切磨師要能發現原石中的瑕疵(在GIA分級系統中以「淨度特徵」形容);再者,便是要選擇最適合此顆鑽石的切磨方式,去避開瑕疵,同時又能保留最大克拉重量,讓鑽石成品能獲得最高淨利。前文提及,買下世界名鑽「泰勒 ─ 波頓鑽石 Taylor-Burton Diamond」的Dehres,其創辦人Ephraim Zion,家族三代都是專業鑽石切磨師。
也因為創辦人有此專業背景,與一般頂級珠寶品牌創辦人多半是交易商的背景大不相同,讓Dehres快速成為各家頂級品牌的珠寶供應商,直到一九八○年重金延攬金工大師和設計人才,才真正成為所謂的珠寶品牌。
台灣買主 低調懂價值
而Dehres早在一九六○年代後期便已預見亞洲市場潛力,將經營重心從紐約轉移至香港,並於今年十月在台北開設全球首家旗艦店,公開為鎮店之寶 ─ 超過六十二克拉的頂級裸鑽徵求買主。
Dehres 創辦人Mr.Ephraim Zion表示,自己長期與全球買家進行買賣,台灣客人永遠提問最多且最具深度,讓他在買賣過程中尤其開心,因為對象不是那種只在乎「價格」的膚淺投資客,而是真正懂得「價值」的識貨行家。
早在他一九七七年第一次來台灣時,客人便直接鎖定五克拉FL最高等級鑽石;且近四十年來,幾乎每年台灣都有客人有這樣的需求,於是他預見了台灣市場將快速成長,這也就是他選擇台北做為全球首家旗艦店的原因。
另,蒂芙妮(Tiffany)首席寶石學家 ─ Melvyn Kirtley也曾於訪台時透露:「與台灣客人交流既有趣又有難度,他們總是很低調,但消費能力卻相當驚人,擁有甚至比訓練有素的銷售人員更專業的珠寶知識,這些客人精通鑲嵌與設計,他們幾乎是在檢視一件藝術品。」
而台灣頂級珠寶在銷售數字上,幾乎都能穩坐全球前三、甚至冠軍。例如伯爵(PIAGET)一只高達一億三千萬元的神祕錶,便由台灣客人購得。
以投資的角度來看,鑽石不但隨時能帶著走,比起房地產,也來得更容易變現脫手;此外,鑽石為高度壟斷行業,市場稀有度高,收藏價值也隨之提升,進而成為熱門的投資趨勢。不過,鑽石是專業學問,想要從中獲利,不僅要了解市場行情,更要對鑽石本身有相當研究才能熟悉門道,一旦做足了功課,便能一口氣賺進幾棟豪宅。
PIAGET台灣董事總經理劉玉璇,就曾以五十萬購得自家Miss protocole鑽錶;三年後,該只錶款已漲至一一○萬元。她表示:「品牌珠寶因為有了『設計』及『品牌價值』兩大因素,在拍賣會上增值空間大,倘若再被名人收藏過,交易金額會更驚人,而珠寶通常能代表佩戴者的生活態度和個人品味,當作品和人有了情感連結,便能讓其價值增高。」
此外,CHANEL從服裝跨足設計珠寶,也讓珠寶作品有著濃厚的時尚風格,因而擁有高市場接受度,一樣是市場流通率的常勝軍。
▲點擊圖片放大
彩鑽稀有 市場王道
除了白鑽,彩鑽是另一款投資價值高的寶石。白鑽以三克拉以上漲率最高,但同樣價錢,所購得彩鑽克拉數相對較小;且彩鑽較白鑽更稀有,而「稀有度」向來是鑽石市場王道,更具收藏價值。
今年六月才在台成立的DIAMOND BANK,由礦場、盤商,以及切磨廠一起組成策略聯盟,從最源頭開始,客人便完全掌握,省去了品牌珠寶所多出的行銷成本;同時提供裸鑽搜尋網站,讓客人能一目了然裸鑽價格。
DIAMOND BANK建議消費者,若喜歡裸鑽,最好從四.九九克拉起的裸鑽下手,極具增值性,近八年來漲幅約三○%;但以投資觀點來看,則彩鑽更棒,一般入門者可從黃鑽開始,此種顏色的彩鑽市場流通量大,入手或脫手都較容易。
最稀有的當屬紅鑽,一旦在市面上出現,即使是天價也是不可錯過;而粉紅鑽近年異軍突起,身價暴漲十倍以上,無論就顏色討喜度,或是持有的投資報酬率而言,都優於其他彩鑽,後勢看好。
設計獨特 買家更愛
一旦擁有了好的鑽石,買家們更希望設計也要獨一無二。華人設計師中,早已被好萊塢明星欽點的CINDY CHAO,便是絕佳典範。
相較於國際品牌平均一年兩次全新系列發表,CINDY CHAO的「出產率」極低,從尋找寶石、與客人溝通設計,到作品完成,顧客幾乎都能參與到每一環節;早已不在乎價格的買家們,要的也正是這種「專屬的尊榮感」。
例如二○一三年蘇富比亞洲四十周年時,便請她為一顆八克拉的無燒鴿血紅寶石設計,結果以三八四萬美元拍賣售出;而另一只主石才三克拉的年度蝴蝶胸針,也於二○一二年日內瓦佳士得以一百萬美元拍出,雖然這顆主石品質非達頂級,但卻因為客製設計的獨特性而創下佳績。CINDY CHAO微笑說道:「我們曾經特地飛去南京花了五天時間,完全不拿商品,而是為客人上課,只有真正了解作品工藝,當你再看身上所佩戴的珠寶時,才能感受到你所擁有的不是珠寶,而是藝術。」
▲點擊圖片放大
DIAMOND BANK提供完全透明化鑽石交易平台。
威士忌 台灣市場 銷售風向球
人近期鍾情於收藏威士忌,不僅品味卓絕,
而且在收藏與投資上,造就出另一個無限商機。
就在上周六,羅芙奧台北二○一五年秋季藏酒拍賣剛剛落幕,來自新舊世界的老年分佳釀與豐富的日本及蘇格蘭威士忌品項,成交總額一舉突破新台幣一億零六百萬元,創下羅芙奧藏酒拍賣史上的新高紀錄。
事實上,除了鑽石等貴重寶石以外,台灣人對於藝術品與酒類的購買能力與投資眼光,也是世界聞名。除了上個世紀早已成熟地發展出波爾多指數、紅酒一百指數等等,讓不少饕客在歡飲之餘,還能投資獲利,但近年來,酒界最熱門的標的物、獲利最兇猛的,並不是波爾多的五大酒莊,也不是布根地的香波丹,而是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
2015年羅芙奧台北秋拍成交總額創新高,台灣威士忌投資活絡程度可見一斑。
老酒庫存少 身價百萬
台灣這十年來,在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區塊中一直都在主旋律上,我們是全球第三大(金額)的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消費市場,幾乎任何新的酒款發行,沒有通過台灣市場與台灣玩家的支持,就很難紅。
麥卡倫(Macallan)、蘇格登(Singleton)、百富(Balvenie)、格蘭傑(glenmorangie)、格蘭利威(Glenlivet)、詩貝(Spey)等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品牌也在台灣經營出全球有目共睹的成績。但其實市場開始出現第一款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時間,也不過在六十年前。當時的人們萬萬沒想到,也不過半個世紀,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市場會供不應求。
由於威士忌需要長時間熟成,有部分酒廠沒嗅出這股趨勢,加上過去蘇格蘭威士忌產業曾經陷入過低潮(愛爾蘭幾乎整個產業滅頂),因此三十年以上的老酒沒有太多庫存,怎知這幾年全球威士忌大熱,不少消費者爭相找老酒,因此高年分威士忌頓時洛陽紙貴。除了前述供不應求、老酒難尋的因素之外,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價錢飆漲,還有幾個因素不可不知。
首先,是威士忌陳放在桶中,每年會有二%等比級數的酒蒸發,這就是天使分享(Angel Share);而越高年分酒液剩下越少、庫存成本也越高。第二個原因,是單一桶(Single Cask)的產品,每桶裝瓶往往在一兩百瓶到五百瓶之間(根據桶型與年分而論),酒廠會逐一在瓶身上註記桶號與流水號,獨特而單一,喝完一瓶少一瓶,某些特別出色的年分與桶號,便成為藏家爭相收購的依據,例如麥卡倫的珍稀系列一九四六年分,拍賣場上便有台幣一一七萬元的身價。
台灣消費者觀念開放,很能接受不同體裁的威士忌。這也是為何在全球威士忌市場中,一直值得驕傲。─大摩威士忌總製酒Richard Paterson
獨特酒標成收藏對象
第三個因素,是酒廠關閉後的蒐集性。像是二○一一年決定關廠、並將原酒全數賣出的日本威士忌酒廠輕井澤。輕井澤近年在拍賣場大紅,主因在於他選用了日本威士忌少見的美國白橡木雪莉桶,卻不失日本威士忌酒追求「清正和遠」的細緻度,有明顯的油質感及厚重的酒體。由於量少質優,且在酒標上極花心思,例如「能」系列的傳統鬼面具、武士圖案的「侍」系列、以黑底紅字書寫的「命 水」系列等,都是投資者及收藏家追求的目標;因此在此次的羅芙奧台北秋拍中,三十年的侍系列便一舉拍得一八八萬元的好價錢。
此外,去年剛在中國大陸以一套「Dalmore大摩星宿系列」拍得台幣一一○○萬元,號稱全世界最貴的威士忌:產自蘇格蘭高地的大摩威士忌,一年僅生產四套,非常愛惜羽毛,自然也與輕井澤威士忌一樣,各自增加了被收藏的價值,商機無限。
當然,這些稀有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價格會一飛沖天,除了酒體品質好、威士忌本身具話題性以外,網路盛行的耳語快速傳播、以及拍賣公司與藏家間默契拉抬酒價也都有關係。既然有商機,自然就有投機,威士忌指數的投資也就應運而生。
威士忌指數應運誕生
金融業界眼見全球愛酒人士都開始瘋狂威士忌的收購,Scotch Whisky International公司便搶先在二○一一年底於荷蘭推出「全球威士忌指數」(World Whisky Index,WWI),這家公司收藏上萬瓶的珍貴威士忌,在蘇格蘭有自己的儲存倉庫,每一瓶身價都在好幾千歐元之譜,提供全套服務,替有錢沒閒的威士忌玩家、收藏家、甚至是買家,專注在高單價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收藏與管理,並透過全球正夯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進出買賣間獲取經濟報酬。
除了WWI之外,蘇格蘭威士忌指數(Investment Grade Scotch index,IGS)也應運而生,這是由在威士忌業界二十三年資歷的Andy Simpson所成立,他眼見單一麥芽威士忌近年成長得不可思議,稀有老酒也越來越有價值,引起藏家不斷競逐,便與同樣做威士忌投資的Rare Whisky 101公司整合,架構了Rare Whisky Icon 100 Index(RWIcon 100)。
「Dalmore大摩星宿系列」全套21瓶,號稱全球最貴的威士忌。
香港推出威士忌基金
RWIcon 100號稱是稀有威士忌之家,是全球酒客、投資者、收藏家的新標的,網站會先接觸供貨網絡、來源,並且詢問專家了解這些威士忌的估價,才公布網路指數。 因此他們的官網可以看到RW麥卡倫指數、RW輕井澤指數,甚至稀有威士忌一百、兩百五、一千等不同指數,以及威士忌收藏家、威士忌投資者、負面指數等等,可信度與準確度相當高。
除了這兩個知名的威士忌指數外,香港Platinum Wines葡萄酒公司的首席執行官Rickesh Kishnani也開設了全球第一個威士忌基金,新加坡也有類似產品,未來在中國的中歐基金,鉅派也都在籌畫中,預計明年推出。
看來威士忌投資夯到不行,或許你現在便不難了解,為何四處都在收購老酒,甚至連到傳統市場都可以看到「老酒收購」的攤位。
買自己想喝的收藏
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內知名威士忌收藏家表示:「在知名的《Whisky Magazine》上長久以來都有一頁專欄,威士忌指數基本上是仿照標普500那種指數型基金而生。在過去十年來因為許多人投資葡萄酒,所以有這種指數型投資, 把級數酒的價格變化做成指數,再按照指數做投資。」
這位威士忌專家也指出:「指數在威士忌這塊的問題在於:過度著重拍賣場的價格變化,但沒有辦法提出威士忌指標的標的。例如同一年分的麥卡倫價格有上下變化,那麼原因是什麼?不像葡萄酒有年分與酒莊作依據,還滿單純的。目前看來僅是投資威士忌人們的個人喜好,但是對於指數型投資完全沒有意義,所以要操作威士忌指數,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綁定標的?這個跟葡萄酒很不同。」
其實,收藏威士忌的另一個好處是,記得買自己喜歡且想喝的,萬一輸了指數,至少還有老酒在身邊,遇到人生值得慶祝的時刻便開一瓶與朋友共享,其中蘊藏的涵義是金錢絕對無法取代的。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