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可見的蚵殼,因著歸鄉遊子的心意,帶動了整個故鄉的活力,小村莊也重新點燃心裡的漁火。
村人對村莊的振興活力不是沒有期待,但過往的城市人打著「文化產業」的名號,換取村民信任,最後城市人取走了經費、留下空蕩的建物任憑海風吹颳,也將村民的心吹涼。
就在這個時候,余季帶著新婚的妻子回來了。村民與余季都不知道,接下來的十多年,余季將點燃芳苑王功的火苗。
以父之名 重回故里
原在北部工作的余季,十多年前為了照顧八十多歲的獨居老父,返回王功舊居,幫老父一起看顧自家的雜貨店,並參與社區改造。
然而村民過去的疤痕仍在,儘管余季有心,卻始終無法取得村民的信任,經常有不少衝撞場面發生,讓他一度心灰意冷。此時,余季的妻子梁鳳蓉眼見王功放眼望去處處都是隨處棄置、腥臭濃重的廢棄蚵殼與漁網,便鼓勵余季以蚵殼創作轉換心境。
「這怎麼可能!要做你自己去做!」在藝術出身的余季眼裡,蚵殼醜陋又沒價值,甚至還有藤壺攀附,要用來創作必須先曬乾兩周,以清水浸泡兩天,漂白消毒後,再一顆顆刷淨,既費工又登不上枱面,直到有一天他發現紙黏土可作為媒介,啟動了他的所有創作神經。
以故鄉為題 贏回人心
「老人國」是余季最初嘗試的作品,紙黏土下捏塑的每個人物都是父親的朋友,人物表情栩栩如生,藝術性相當高,作品完成後大受鄰里稱讚。
「父親總是坐在柑仔店門口,幾位老朋友常來閒聊,起先是一兩位,後來就愈來愈多,大家都在八十歲上下,門口的榕樹下就形成老人國。」余季的創作串聯了藝術與故鄉的連結,也開啟了生機,讓村民對余季卸下心防,不再認為他是個久居外地的回鄉客。夫妻倆從此同心推動蚵藝,用紙黏土、蚵殼、漂流木、貝類創作人像,作品越來越大件且充滿力量,創作範圍越來越廣,件件撼動人心。
以蚵殼之力 重燃漁火
他透過彰化縣文化局爭取地方文化館設置與營運計畫,成立彰化縣王功蚵藝文化協會,並由大葉大學城鄉研究中心李俊憲教授長期陪伴輔導,致力王功地區的社區營造與教學,也邀請當地中高齡的居民,用他們豐富的人生,擔任導覽解說員,而最投入的外籍媽媽們,則進行產品研發以及擔任指導遊客製作蚵殼藝品的解說老師,一做十餘年。
就這樣,余季領著大家不斷創新研究,陸續推出各種創作,如今的王功脫胎換骨,每到假日街上車水馬龍,遊人如織,整個社區活了起來。
「蚵殼就是王功最大的特色!」余季將藝術創作品簡化,把蚵殼研磨、搗碎、將紙黏土染色,製作成造形較簡單、完成度高的「候鳥系列」。
「用蚵殼搭配這些材料,就能做出高蹺和白鷺鷥,這些大家熟知的候鳥了。」余季望著大家的作品樂呵呵地笑著,頭髮在風中閃耀著銀白光芒,想當初回鄉時,還滿頭烏髮呢。可不是嗎?這一切,都是因著對故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