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投機炒作資金撤出,北京藝術市場急速退燒,成為經濟發展的另類指標。北京拍賣市場有多冷?從指標拍賣公司上半年的業績就可看出端倪,衰退幅度從五○%起跳,令人心驚!除了不景氣外,中國藝術市場還有什麼其他重大利空打擊?
經濟不景氣,投機炒作資金撤出,北京藝術市場急速退燒,成為經濟發展的另類指標。北京拍賣市場有多冷?從指標拍賣公司上半年的業績就可看出端倪,衰退幅度從五○%起跳,令人心驚!除了不景氣外,中國藝術市場還有什麼其他重大利空打擊?
今年北京的藝術拍賣公司都高興不起來,今春中國嘉德創下約二十一億人民幣總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的五十三億人民幣衰退逾半;北京保利今春的三十億人民幣總成交額,亦較去年同期的六十一億人民幣銳減一半;北京匡時雖然「過雲樓藏書」專拍成功搶占媒體版面,但今春總成交額為十二億人民幣,亦不能與去年同期的二十億人民幣相比。衰退過半,成了北京春拍季的主旋律。
這樣的變化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這三年中國拍賣市場一路高歌猛進,首度出現衰退,北京拍賣場榮景的大泡泡,也一下子震破了。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景氣轉折的關鍵時刻,又遇上重大的利空重擊。
政策利空打擊 資金斷炊
這幾年北京的藝術市場熱得發燙,主要就是來自各路人馬的私募基金與文交所募集而來的藝術品投資基金。國際炒家介入中國市場,早已不是新鮮事,但中國國務院於去年底下發「國發三十八號文」,開始雷厲風行查處文交所的藝術投機炒作歪風,限令全國文交所於今年六月,與投資人完成和解改組。
這項批文,也是北京各拍場投入資金「斷炊」的客觀因素之一。這項命令,其實也是政府高層警覺不肖商人,假借藝術品的崇高名義,行炒作之實的投機行為。包括透過拍賣場假拍,炒高藝術品價格,再以天價藝術品與金融機構合作,以此為抵押發行「藝術基金」,高槓桿的吸金募資。以及,部分藝術基金與拍賣公司背後其實為同一套班底運作,交叉運作的拍賣場,其真實度也令人生慮。
由於這兩年間,北京各大拍賣公司節節高升的拍賣總成交額,背後隱藏著不少藝術品市場亂象,於是這兩年來也引發大眾輿論的注意。就有人大代表疾呼修改《拍賣法》,保障買方的權益,進一步避免在拍賣場出現假成交、假貨等亂源。
而近年來因為媒體的報導,北京稅務單位也更關注拍賣公司的真實成交狀況,例如,人們熟知大型拍賣公司每季總成交金額都逾十數億人民幣,但依總成交金額計算得來的佣金收入,再乘以應繳交的三%營業稅,以及二五%的企業所得稅,兩相印證,往往可發現拍賣行繳交的稅款,不符宣稱的總成交額。於是,大力查緝繳稅狀況,也成了政府單位遏止亂象的利器。
查稅行動 阻藝品文物登陸
今年春,內地藝壇爆發的一連串海關查稅事件,成為壓垮北京藝術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藝術品進口中國大陸,從關稅、增值稅乃至各項規費加總,得付出最高達四二%的稅費。例如,若一切如實申報,一件價值一百萬人民幣的作品進入中國大陸,就得多付出達四二%的成本。這也是即便中國大陸收藏人口愈來愈多,外資畫廊迄今對於前進北京設點,依然遲疑不前的最主要阻力。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過去,中國大陸政府對於藝術品進關,並沒有嚴格依法課稅,使得藝術品進入中國大陸,有不同的「招式」,見招拆招。但今年春季開始,一切都變了。
四月起,先是藝術品運輸公司負責人遭到拘談,到傳出從香港購藏價值數千萬港幣的乾隆紫檀龍椅入關被扣……,有關單位開始依法查核,風暴襲來,不只運輸公司主管遭到約談,更波及知名收藏家、知名藝術經紀人、藝術家、美術館館長、拍賣公司主管,藝術圈各領域中,過去凡是未依法如實申報藝術品入關的相關涉案人,都成為查核的目標。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於是,從今年春開始,中國境內的藝術品進口,不再紅火,甚至出現瞬間結凍的情況。當時,也恰是北京春拍季如火如荼的徵件時刻。因為藝術品關稅彷彿一夕之間依法從嚴把關,使得許多原本按計畫將運抵北京拍場的作品,紛紛暫停。例如,大型拍賣公司原本計畫從歐美、日本、澳洲、東南亞等地徵集的書畫、文物拍品,返鄉之路路迢遙,都被這逾四○%的稅卡住了。
而且,雖然中國政府鼓勵文物回流,明訂古董藝術品的關稅為零,一般來說,百年以上的文物,不予課徵關稅。但由於文物的年歲時間如何判定,是很大的模糊空間。尤其,民初的戰亂年代,大量質精的中國書畫作品流出海外,這批作品如今身價高昂,是各拍場都欲徵集的明星作品。但若依法課稅,龐大的稅費,也使拍賣公司與賣方,不願擔負此一風險。
炒作資金被硬生生截斷、海外藝術品輸入中國又面臨高關稅阻礙,北京拍賣市場自然了無生趣!為了生存,拍賣公司把眼光投向珠江外的小島——香港。
流落海外的中國書畫精品, 目前若要返鄉,也面臨高昂的關稅和增值稅壓力。
(圖片來源/資料室)
出走香江 有優勢也有缺點
七月五日,中國大陸拍賣巨人——中國嘉德向媒體發出新聞稿,標題是:「嘉德二○一二下半年拍賣計畫出爐,將首次在香港舉辦拍賣會」。嘉德經營北京有成,為何仍要在香港開闢第二戰場?
不只嘉德一家有意出走香港,在拋出前進香江的議題後,北京保利也有意跟進。從嘉德到保利的風向,將促使北京匡時審慎評估南下拓展的可能性。其他的中型拍賣公司,例如北京藝融也將視同業的動作來擬定新策略;曾在香港開設拍場的榮寶拍賣,也已重設辦公室,預計將在未來一、兩年重返香港設立拍場。
為何選擇香港落腳?香港的法律、金融、稅率及人才是關鍵,簡單來說,就是比北京自由開放。當前的香港,在藝術品收藏、轉換、資產配置與倉儲等專業服務,都是得天獨厚的天堂。
現階段,香港在藝術品交易的吸引力,明顯勝出北京,但依然有許多技術問題尚待克服。例如,北京拍賣公司前進香港設立拍場,雖然規避徵件作品進入中國內地的龐大關稅與增值稅,但亞洲當前的最大買家是中國大陸藏家,這批藏家購藏作品之後,運抵國內依然得面對關稅問題。拍賣公司等於是將運輸藝術品的問題,轉嫁給收藏家。此外,當前人民幣依然處於外匯管制,許多富有的內地藏家不易將大筆人民幣資產匯出購藏,這也是一大問題。
中國正進行一場家門內的角力,主舞台就是北京與香港。這兩座北方與南方最有名、最富有的城市,今年開始展開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京港競逐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的榮光,但榮光背後,恰是這些年中國大陸藝術品市場榮景的黑暗。光明交織著黑暗,構成了二○一二年中國藝市的走向。
(本文節錄自《典藏投資》八月號,與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