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黎智英:丁雄泉,就代表藝術

黎智英:丁雄泉,就代表藝術

吳遠溪

品味收藏

攝影/聶世傑、圖片提供/黎智英

702期

2010-06-03 11:31

臥病8年後,丁雄泉日前病逝紐約。這位當年與旅居巴黎的趙無極、朱德群齊名的畫壇才子,一生創作近4千幅作品,其中1千多幅,由媒體大亨黎智英所珍藏。作為丁雄泉30年的好友,在黎智英眼中,丁雄泉就是一位徹頭徹尾為藝術而生的人。

丁雄泉走了,在深度腦溢血臥床八年之後,於五月十七日病逝於紐約。壹傳媒總裁黎智英是丁雄泉生前好友,也是公認丁雄泉作品最大的收藏家,香港、台灣兩地壹傳媒總部大樓更高懸多幅丁雄泉畫作。在丁雄泉過世後,我們來到黎智英位於台北內湖總部大樓的總裁辦公室,在一幅色彩斑斕的丁雄泉「七隻鸚鵡」畫作前,與他共同追憶這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睹畫思人,更添加無限緬懷,以下是丁雄泉三十年好友黎智英訪談紀要。

 

貓咪

貓咪與鸚鵡,是丁雄泉畫中最常見的動物。(荷蘭Gallery Delaive提供)

 

性情中人  租直升機,撒下蟋蟀的遺骸


《典藏投資》問(以下簡稱問):你與丁雄泉相差十八歲,一位在商場上白手起家,一位是飄蕩在香港、巴黎、紐約、阿姆斯特丹的豪放藝術家,兩人卻能維持亦師亦友的關係。談談你們結識的過程?

黎智英答(以下簡稱答):我與他認識,先是他的「人」打動我,而不是他的畫。大約二十多年前,我在一個朋友家首次遇見丁雄泉,他正拿筆在地上畫畫,忽然抬頭問我:「這個臉你要什麼顏色?」「那個要什麼顏色?」我覺得很怪、很奇特,這種事他居然問我。我們兩人都是「大情大性」之人,很快我們就變成好朋友。

他好吃,好旅行,花錢花得很厲害,旅行買了東西之後,一箱一箱堆在那裡沒有拆,只為了買東西。我與他一起去日本、越南、歐洲很多地方旅行,他是個很好的夥伴,很過癮,性情如小孩,麻煩的也是小孩子個性。有時發個脾氣,他很少與什麼人很好,就是好友像我也會與他吵架,反正吵這些也不是什麼大事。

問:你們相知相交多年,丁雄泉有什麼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答:丁雄泉很有赤子之心,特別喜歡蛐蛐兒(即蟋蟀),聽蛐蛐兒唱歌,他最高興了。有一年,他從上海買了一些回到紐約餵養,好每天聽到蛐蛐兒。後來這些蛐蛐兒慢慢死掉了,他很傷心,就租了一架直升機,日落時候,飛到天空,把牠們的遺骸從空中撒下。

問:就為了幾隻小蟋蟀?

答:對,這些蟲子這麼小,對他還是很重要。他很感性,對心靈本身的享受,非常敏感;有時,光看到日落,他就會哭。後來,他病了,頭幾年意識還很清楚,我差人從上海買了一小盒的蛐蛐兒,帶到阿姆斯特丹給他,他一聽到蛐蛐兒唱歌,身體四肢雖不能動,但唯一能動的眼睛,馬上流下了眼淚。

 

最愛自己  視作靈魂,最好畫作不外流

 

問:保守估計,丁雄泉一生創作了近四千幅作品,你便收藏了一千多件,為什麼你不收別人的畫,卻收了他這麼多畫?

答:最主要還是朋友關係使然。有時他缺錢,打電話給我,我就三十萬、五十萬(美元)寄給他;下回見到我,就送我一捲畫作。但他很多好畫都留在身邊,加上後期很少人向他買畫,外界根本不知道他的畫有多好,大家都以現有看得到的來衡量他;好比這些掛在壹傳媒大樓的畫,都不是最好的!

問:這點也奇怪,通常藝術家都希望別人見識到自己最好的作品,但他卻不是這樣?

答:他是很奇怪的人,或者應該說,他很愛著自己,他是藝術家,心裡有什麼感覺都發洩出來,他永遠都在發洩。與很多大師不同的是,他不管畫作的好、壞都留下,不像林風眠,一畫不好就撕掉毀掉。丁雄泉因此同時保有佳作和劣作,但對於那些特別好的作品,他覺得這些好畫是自己靈魂的一部分。他說:「我生的兒子,我為什麼要賣出去?」

問:他流傳在外的作品裡,一直反覆專注於女人、花、貓、鸚鵡等類似的題材,你怎麼看?

答:他可能畫了一百張,甚至一千張這樣的畫作,好像他永遠在畫差不多的畫。這點我得說明一下,他覺得繪畫是自我的表現,作品只不過是表現的工具,重點表達出這個時刻的心情、美感和感受的過程,至於畫什麼主題不成問題。同樣東西,畫出來效果不同,他享受的是創作的過程。

 

作品

黎智英收了很多丁雄泉的作品,散見在台北壹傳媒總部大樓中。(攝影/聶世傑)

 

就愛女人  肉慾刺激,化為創作的動力

 

問:我們都知道他愛女人、畫女人,風格最鮮明也是這些眼神迷媚、肢體大膽的女人。是否他心中有一類似永恆的女性,牽引他始終追尋?

答:我想他對女性有些幻想,是因為女性可以帶給他強大的「衝動」,使得他內在的部分,原本沒電、沒油的機器,可以重新開動起來。他用女性來創作,把這強烈的衝動「internalize(內在化)」,變成內心裡衝刺創作的能力。

問:你曾說丁雄泉「對女人有那種不能抗拒的obsession(執迷)!」他去妓女院,只是因為想要享受那種氛圍,還是他真要追求那種肉慾的刺激?

答:應該是後者,他什麼都可以的。他從很早,老婆還在世就開始去妓院嫖妓了。

問:他妻子可以忍受?

答:我看到他老婆最後也接受了啊,但五十多歲先走一步了。可是後來,他卻常常很想念她,吃飯提到她、看到一個美景時也提到她。你從中可以發覺到,他與老婆的感情是很豐富的。

他老婆死後幾個月的畫作,應該是他最好的畫。雖然同樣也是畫女人,但顏色似乎較淡,是一種被哀傷洗滌過沉澱下的東西。看了那些畫,你感覺到心情很沉重、很悲憫,有一種不同的感覺。

問:他真的認為「找女人做愛,那是為了畫畫找感覺、找靈感?」

答:他的生活也是藝術,吃也是藝術,性愛當然也是。可以說,他什麼都為藝術。很多男人做愛,都說為藝術,我不相信,但丁雄泉我相信,他做什麼都是藝術。好比,我吃東西很快的,他就說:「你可以做藝術家!」他覺得我這是「性情中人」的表現,因為看我吃東西,感覺很享受很帶勁,他覺得這樣的人適合做藝術家。他覺得你一定很有勁,才能這麼滋滋有味地去品嘗人生。

 

採花大盜

自封「採花大盜」的丁雄泉愛女人,也從不避諱談與女人的交往感受。(荷蘭Gallery Delaive提供)

 

只為藝術  癱瘓八年,靠腦中畫筆維持

 

問:一些藝術家,不論內在外在,都會遇到一些創作的高低週期,丁雄泉有這樣的時期嗎?

答:我想後期他真的有低潮,所以後期他都不開心、不快樂。很多人以為他是很快樂的人,其實他很善感,有時靜靜一個人流淚。我知道,他是很high的人,但不是快樂的人。

他不會承認自己創作力枯竭,但他知道自己「卡住了!」他最好的畫,是六、七○年代在紐約時期畫的。我前年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用九十多萬港元買了他早年的畫,好得不得了,不敢相信。

問:他自封為「採花大盜」,又愛花花綠綠的女人世界,生命最終有那麼長的年歲,被囚禁在癱瘓的身體裡,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似乎是一種命運的殘酷?

答:他前幾年意識還清楚,我們去看他,他眼眶紅了,等到我們要走時,眼淚就流下來了,我想他內在情緒是健全的。這個人曾經活得這麼精采,他的想像世界,或許也是很精采的,否則他沒有辦法熬過八年。

他原本每天這麼大活力和好奇,最後被囚禁在自己身體裡面,每天對著一堵白牆,身旁堆著急救器材,飯也不能吃,從肚子開個洞進去。我想他若不在腦子裡創作出一個內在的世界,用他的腦袋畫畫,是不可能活下來的。他一定利用他的想像力,於內在世界創作很多的畫面,否則我不相信他沒有藝術一天,可以活下去。

他去世好像一種安慰。我想他沒有遺憾,一生很圓滿、精采。他走了,可惜的反而是我們,我們沒有辦法窺探到那樣美麗精采的世界!

(本文轉載自《典藏投資》六月號)

 

丁雄泉畫作

 

畫作

 

畫作

丁雄泉筆下的主角,不管是女人還是貓咪,色彩都很絢麗,已成為丁雄泉作品的正字標記。

 

典藏投資

《典藏投資》雜誌為專業藝術收藏投資刊物,是國內最負盛名的藝術出版社——典藏雜誌社旗下的一員。透過《典藏投資》的視野,《今周刊》邀您一同悠遊於藝術世界的話題人物與收藏趨勢。

「真的是隨便拿一本就可以。」田口智隆不記得十六年前第一次做筆記時的本子長什麼樣,「那時沒有智慧型手機,我只是隨手拿了一本尺寸很小、巴掌大的本子,就這麼開始記了起來。」回頭來看,不拘形式,就是他所認定的成功關鍵。不只是筆記本的尺寸、格式不拘,甚至連記錄的方式,都很隨興。

 

他回憶,當年也沒有學過究竟該怎麼記帳,於是,每天只是很單純地寫下「大概是幾點、在哪裡、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沒有特定格式,就像是寫便條紙一般的筆法記錄著。「有時,也會忘記確切的時間、金額,但其實不必那麼精準,只要把印象中的大概數字記下來就好。」甚至,真的忘記金額時,只要寫下「在超商買了一瓶可樂」之類的描述也行。

 

田口智隆認為,紀錄愈是追求精確、愈需要花腦筋回想;愈花腦筋、記錄起來就愈費心費時,那麼,就會成為一種讓你不願持續下去的心理障礙。因此,與其追求精準,不如追求完整,重點是盡可能寫下各項消費動作,並且每天都得持續下去。

 

大約記錄一周後,田口智隆回頭翻看,隱約地,開始感受到某些消費動作的確「擺明就是浪費」,於是,他為自己的每一種消費做分類。同樣地,他的分類,又是百分之百輕鬆簡單。

 

不像一般記帳的分類,多半是以「用餐、交通、娛樂、學習、家用……」等項目區分,在田口智隆那本不太稱頭的筆記上,他只是簡單畫了兩條線,把所有消費分成三類:必須支出、投資、浪費。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首先,你不必費心思考「這到底算是哪一種分類」,例如,為了去看電影而坐了一趟小黃,究竟是「交通支出」還是「娛樂支出」;又像是午餐後點了一杯冰咖啡,這杯咖啡應該被歸類為「餐費」嗎?

 

兩條線分類法 精準抓出浪費根源

 

在田口智隆的分類裡,這些支出,管它發生時的前因後果是什麼,都會被歸類為「浪費」。這就點出了「兩條線分類法」的第二個好處,「這樣分類一段時間,慢慢地,你會知道哪些支出經常會被你自己貼上『浪費』的標籤。」釐清浪費,不就是記帳的根本目的嗎?運用簡單的分類,一來快速上手,不會成為繼續做筆記的障礙;二來,也能精準抓出每一筆浪費的根源,慢慢地,你在進行這些消費前,會開始多想一下。

 

「換句話說,在消費這件事上,你會逐漸歸納出自己的價值觀。」田口智隆認真地說,進行支出筆記的第三階段,就是「強化價值觀」。「每個周末,你可以回頭翻一翻筆記,在每一頁隨便找個空白處,用隨筆的方式寫下簡單心得。」他舉例,像是「這天的晚餐怎麼點了這麼貴的套餐啊?真的沒必要」之類的。

 

這些筆記,都是「凝聚消費價值觀」的幫手,田口智隆回憶親身經歷,記錄一段時間後,自己開始變得精打細算,除了對每一筆消費多想幾分,對「必須支出、投資、浪費」的比率分配也有計算,「人總是需要小小浪費一下,但我克制自己,浪費的比率不要超過一○%。」他建議,適當的比率應該是「必要支出七成、投資支出二成、浪費一成」。

 

靠「輕筆記」節約有成,田口智隆也開始如法炮製,把這樣的筆記用於時間管理、人際關係、投資管理等方面。他舉例,一天之中花了多少時間閱讀、吃飯、看電視、和長官討論工作、和同事聊天等等,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記錄,並且逐漸歸納出自己「時間運用價值觀」,有意識地在時間運用上精打細算。

 

至於投資筆記,「不拘形式」的隨筆風格仍是關鍵,但有四項重點必須寫清楚。買進日期、買進價位、買進時的心情與打算、買進的理由。前兩項不難記錄,第三項,是指「想要靠這檔股票或基金達到什麼目的」,例如,「想要長期持有賺長線財」,或者,「等股價漲到多少時就賣出」之類。

 

第四項,買進的理由,或許也是決定投資成敗最關鍵的一項,「報紙新聞說,某某公司下一季業績可望成長一○%,值得注意」,「如果你因為看到這個內容才決定投資,那就把這句話記下來。」田口智隆說,這句話是你未來判斷要不要賣出的關鍵,也是你買進這檔個股的「終極價值觀」,如果日後公布的業績不如報紙預期,代表買進理由不成立,就該找機會賣出。

 

類似的投資賺錢筆記作法,台股投資達人也不乏案例。「平日只要多留意各種新聞訊息,先記下,理解它,等到有一天股價會說話,你再拿出來運用,就可能找到飆股。」說話的是艾致富,在近期的新作《看新聞,買飆股》書中,闡述的就是如何把新聞資訊轉換為「投資輕筆記」,抓準財經趨勢脈動,進一步掌握投資機會。

 

艾致富打造強大資料庫 看新聞十秒嗅出飆股

 

打開電腦,艾致富秀出一張放了大半年的新聞截圖。當時,他隨手在電腦鍵盤上敲下「截圖」功能鍵,收進他的「新聞觀察資料庫」裡,不久後,這張截圖畫面成了他抓到飆股的關鍵。

 

「晶心科的矽智財已經被IC設計廠採用,並同步打入日系車廠中階車款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配備的領域,據傳已經通過日系車廠認證,打進原裝汽車市場……。」二○一八年一月五日,當他看到這則新聞時,立刻決定用十秒的時間收納到自己的資料庫裡。財經新聞一大堆,但這則新聞透露的訊息,是一家公司的訂單「從無到有」的可能性。

 

農曆年前,美股在二月一度出現重挫,引發台股封關前出現大量賣壓,導致不論是大盤還是晶心科股價都顯著下修,艾致富見機不可失,從九十幾元至一百元附近買進晶心科,直到三月底至四月初,在股價一八○元至一九六元附近陸續出脫,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光這檔股票就讓他賺進八成到一倍的獲利。

 

艾致富要強調的重點,不在於操作過程或是選股精準,而是「做對筆記、畫對重點」的重要性。他表示,每天財經新聞一籮筐,但可能演變成投資趨勢、或至少是「投資故事」的,通常就是具有「從無到有」特質的消息。一旦看到這類訊息,二話不說,截圖下來,成為他隨時提醒自己的投資風向指標。

 

他又以一七年九月買進、大賺一倍的飆股浩鑫為例。去年九月八日,他先是「截」下了這則新聞:「浩鑫即將成為二○二○年東京奧運人臉辨識系統供應商……,初步規畫在日本全國車站月台等群眾出入之處,會搭載人臉辨識偵測系統……,且第一代人臉辨識已攻入台灣海關。」四天後,蘋果新手機iPhone X發表,同樣「搭載人臉辨識系統作為安全解鎖的全新功能……。」

 

連續對比幾則新聞截圖後,艾致富很確定,從東京奧運、日本車站月台、台灣機場海關,乃至於蘋果手機,都鋪陳著人臉辨識科技「從無到有」的故事,因此,去年九月下旬以每股十一元買進浩鑫,到十一月底,已經有接近倍數的獲利空間了。

 

投資

▲點圖放大

 

雷浩斯「質化」選股 參透經營者心態

 

投資選股的邏輯百百款,重點是如何透過簡單地記錄,緊緊抓住你最認同的部分,形成紀錄,就能逐漸歸納出自己最適用的「投資價值觀」。艾致富靠的是「從無到有」的財經新聞,價值型投資達人雷浩斯,除了量化的財務指標之外,則會特別記錄「透露經營者心態」的訊息。

 

在一張「質化」的檢視表上,雷浩斯會針對手中持股的「經營者心態」加以記錄,包括基本的董監持股數字,以及像是「老闆低調不作秀」、「重視數字或熱愛閱讀」等,都會是他參透經營者心態的記錄重點。

 

無論如何,「筆記的功能就在於能讓你克服『不自覺』的老毛病!」田口智隆如此解讀。他表示,做筆記,就像是「用客觀的角度看自己」,支出筆記、時間筆記,目的是抓出「不自覺多花錢」、「不自覺浪費時間」的惡性基因;投資筆記的功能,則是避免「股價一波動,就忘了當時為何買這檔股票」的初衷。至於要用紙本或數位工具來記載,他則認為各有優點,「只要夠輕鬆就好。」

 

投資

▲點圖放大

 

郭勝勤於手抄筆記 訓練對大盤的敏銳度

 

再以投資筆記來看,艾致富用電腦截圖、雷浩斯用EXCEL製作報表,都是利用數位工具,但擅長技術面與籌碼面分析的投資達人郭勝,則認為「勤於手抄筆記」更能訓練盤感,透過每天親筆寫下大盤、期貨市場的相關數字,以及線圖中具有指標意義的參考數據,強化對盤面變動的敏銳度;此外,他也會隨手抄寫看好的產業與個股。

 

「真的不要拘泥形式!」田口智隆再次強調,只要是能讓你持續下去的方法,就是最好的筆記術,當然,「你還要能在上面記錄自己的心情、態度與檢討。」他舉例,雖然有人認為紙本、手寫最能留下「情緒」的印記,但隨著科技進展,「現在很多數位筆記軟體也有表情符號等特殊功能,我沒用過,但或許更能讓使用者記住當時的心情呢!」

 

無論是控制支出、幫助存錢、時間管理,乃至於投資前後的策略依據,筆記都是「用客觀角度看自己」的修煉!喔……,說修煉太沉重,別忘了,日本理財達人的關鍵忠告,筆記很有用,但筆記的方法,就是愈輕鬆愈好,完整重於精準,每天記錄,你就能看見自己的改變!

 

投資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濕冷天氣除濕機一直開著好嗎?一種情形容易「短路自燃」 台電提醒「使用2重點」較安全
濕冷天氣除濕機一直開著好嗎?一種情形容易「短路自燃」 台電提醒「使用2重點」較安全

2025-03-17

美中關稅怎麼談?中國開兩條件:展現尊重、台灣議題!川普祭圍堵政策…傳要求談判國對中徵「二級關稅」
美中關稅怎麼談?中國開兩條件:展現尊重、台灣議題!川普祭圍堵政策…傳要求談判國對中徵「二級關稅」

2025-04-17

台積電法說會12問,魏哲家正面回應!關稅影響、資本支出、技轉英特爾、Q1獲利Q2展望…全紀錄必看
台積電法說會12問,魏哲家正面回應!關稅影響、資本支出、技轉英特爾、Q1獲利Q2展望…全紀錄必看

2025-04-17

朱立倫「挺納粹手勢」失言,再來只能轉身?藍營茶壺風暴掀了!卓伯源搶喊選主席,盧秀燕態度是…
朱立倫「挺納粹手勢」失言,再來只能轉身?藍營茶壺風暴掀了!卓伯源搶喊選主席,盧秀燕態度是…

2025-04-16

川普揮關稅大刀,完全封死中國洗產地途徑,越南、柬埔寨等新興經濟體成重災區
川普揮關稅大刀,完全封死中國洗產地途徑,越南、柬埔寨等新興經濟體成重災區

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