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拍賣市場的一時紅火是建立在量價齊揚的多頭行情,而香港拍賣市場則是在精品導向中力求穩健成長。在兩岸三地的拍賣價格不斷往上攀升的同時,部分「明星級」拍品卻集中在少數買家刻意追高的不按牌理行徑中。
這陣子,兩岸三地的古董藝術拍賣市場可說高潮一波接一波,先是北京翰海以人民幣十.五億元一舉衝破中國拍賣市場單季總成交金額的第一個十億,緊接著,中國嘉德與北京保利又分別以人民幣十五.三億元和十五.七億元的佳績,再創另一個歷史新高。而向來被收藏市場視為經濟良窳指標的香港佳士得,在為期五天的秋季拍賣中,不僅以十六.五億港元(約合人民幣十四.五億元)的亮眼成績收槌,多項藝術文物亦屢屢打破個別的世界成交紀錄。
漆器專場沒驚奇卻很優雅
表面看來,中國嘉德與北京保利的單季總成交值似乎都微幅超越香港,讓人不禁有藝術文物拍賣市場的交易風向球是否已逐漸轉向中國的迷思?但只要稍稍分析這陣子兩岸三地藝術文物拍賣的市場結構,不難發現,中國近來三家拍賣公司的總成交金額紛紛突破人民幣十億元大關,其實是拜超過二十二項的專場交易所累積的能量之賜,而佳士得秋拍,只有十一項專場。
也就是說,中國拍賣市場的一時紅火,是建立在量價齊揚的多頭行情,而香港拍賣市場則是在精品導向中力求穩健成長。不過,就在兩岸三地的拍賣成交價格不斷往上攀升的同時,部分迭創新高的「明星級」拍品,總是過度集中在少數買家刻意追高的不按牌理行徑,其實已然為十年波段的輪漲交易規律,埋下暴起暴落的不定時炸彈。
分析二○○九年佳士得秋拍,其中包括「千文萬華──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II)」專拍與「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拍在內的兩場拍賣結果,適巧可以成為冷眼觀盤的最佳對比。
「千文萬華──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II)」是香港知名漆器藏家李汝寬(Sammy Lee)和李經澤(K.T. Lee)父子集三十年心血的收藏精華。○八年推出第一次專拍時,不僅締造九三○二.四萬港元的總成交值,其中,明永樂〈乾隆御題剔紅雕雙鳳蓮花盞托〉更以三三一四萬港元的成交價,創下拍賣史上最高價格的漆器成交紀錄。
相隔一年,佳士得再度推出李氏家族漆器收藏的第二次專拍,結果三十七件拍品共拍出三十二件,總成交金額九○○三.八七五萬港元,成交率達九五%(以金額計),與第一次專拍的成績可說旗鼓相當。
漆器原本就是文物收藏市場的冷門項目,但因為李氏父子的漆器收藏多屬流傳有序的箇中精品,要不是李氏父子因世代交替的緣故釋出多年珍藏,收藏市場其實很難遇到水平如此整齊的標的。也因此在李氏父子漆器專拍的現場,就吸引頗多具有專業素養的資深行家參與競投,這些藏家深諳市場的合理行情與美學鑑藏,以致多數拍品基本上沒有出現太過令人意外的驚奇。
這樣的結果,表現出該批漆器實有一群理念相同的老行家進行合理收藏,因此整體拍賣雖沒有一波接一波的追高表現,卻很平穩地達到八成七的交易成交率,上演了一場資深行家同場競技,但又保持理性收藏的優雅典範。
兩項成交價「例外」飆高的拍品,是明洪武〈剔紅游歸圖倭角方盤〉與元〈黑漆嵌螺鈿群仙宴樂圖八方蓋盒〉,因有國際炒手(說他是炒手,是因為該公司近來屢屢以超出行情的高價買下中國文物)英商利特爾頓與軒尼詩亞洲藝術公司的強力介入,故而最終讓成交價如沖天炮般分別以二五三○萬港元與二○八二萬港元成交。
兩件漆器不僅雙雙打破剔紅漆盤與嵌螺鈿漆器的世界拍賣紀錄,同時亦分別位列今秋香港佳士得十大高價古董排行榜的一、二名。
高價拍品未必皆名副其實
至於「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的成交結果,則不免讓人有些眼花撩亂,這項專場總計一百八十三件拍品,共拍出一一五件,成交率六三%,總成交值達二.八億港元。成交金額不能說不好,但問題在於整體成交率平平,而總成交值卻出人意表地直往上衝。
換句話說,這場交易情況僅達六成的專場,竟能一舉突破兩億港元的佳績,說穿了,其實主要是全場六三%中國買家近乎「瘋狂」式地競投貢獻所致。
綜觀這場拍賣擠入十大高價排行的拍品,諸如以二○八二萬港元成交的清乾隆〈白玉臥牛〉以及以一六三四萬港元成交的清康熙〈御製鎏金銅交龍鈕八卦紋「應鐘」、「蕤賓」編鐘〉,由於本身藝術性極高,再加上又是在收藏市場流傳有序的名品,因此一現身即成為台灣與中國買家激烈競爭的標的。
然而,同場拍賣中也有少數高價拍品,不僅沒有清楚的來歷,或者是距上次出現拍賣市場的時間點過近,此次拍賣竟也被追捧成十大高價文物,就顯得有些不可思議。
事實上,經常出入拍賣市場的行家應該都不難發現,近來大陸有位來自上海的買家劉益謙夫婦,這陣子在香港、大陸各拍賣行所拍下的藝術文物總值,應該已超過人民幣十億元,而且只要被他相中的藝術文物,通常最後的結果就是價格直線往上加碼。
到底劉益謙心裡打的如意算盤是什麼?以及他的財力究竟能不能負荷他在拍賣市場揮金如土的行徑?都令人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但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如今既是盛世收藏,但同時也是收藏亂世的時代,拍賣市場以高價成交的明星拍品未必就是名副其實的絕世精品,收藏家要想在「大海撈針」,除了不能隨波逐流地一味追高外,最重要的關鍵,還是自己必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才不會在別人所刻意設計的框架中,迷失自己的收藏方向。
(作者為《典藏》雜誌總主筆)
<白玉臥牛>
<剔紅游歸圖倭角方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