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倫敦蘇富比為英國藝術金童赫斯特(Damien Hirst)所辦的「美在我頭顱內永存」專拍卻將二二三件拍品全部順利拍出,總成交額高達一億八一九八萬英鎊,成交率達百分之百。
九月十五日,美國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布倒閉,美國經濟陷入更深一層的泥淖,連帶對全球金融產業、股市產生衝擊效應,哀鴻遍野。
但當晚,倫敦蘇富比為英國藝術金童赫斯特(Damien Hirst)所辦的「美在我頭顱內永存」(Beautiful Inside My Head Forever)專拍正要開始,怎樣也未料到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蘇富比馬上採取緊急措施,跟買家表示他們將有延長付款期限的策略。然而這樣緊張的心情,在第一、二件作品接連拍出佳績之後,隨之消散。
在拍前受矚目的一隻泡在甲醛之中,頭頂黃金圓盤的金牛(The Golden Calf)(拍前預估價八百萬至一千二百萬英鎊),在場中由三位買家出手輪番競標,最後由一電話買家以一○三四萬五二五○英鎊成交,此一舉動刷新赫斯特過去的拍賣最高成交紀錄,振奮全場!
當晚的夜拍,所有作品全數售罄(僅有兩件在現場未成交的作品,也在事後以私人洽購賣出),而熙熙攘攘的金融風暴好像都與此無關。
隔天早上十一點的日拍,更是前所未見地聚集了數量龐大的參與者,場外並且有無數的SNG車,與企圖能藉此捕捉到藝術市場名人身影的狗仔,新聞性十足,相當熱鬧。
而據統計,兩場拍賣下來,二二三件拍品全部順利拍出,總成交額高達一億八一九八萬英鎊,成交率達百分之百,幾乎是一場「拍賣神話」。
但此非凡成功的拍賣,若經理性分析,能覺察的重要意義如下所述。
市場遊戲規則與制度改寫
雖然蘇富比在過去也曾為個別藝術家舉辦拍賣會,例如一九九三年曾拍賣畢卡索(Pablo Picasso)八十八件作品,但為「在世」藝術家舉辦專拍,卻是首開先例;而藝術家直接越過畫廊第一市場,自主地把近兩年所創作的作品送上拍賣行,完全打破了西方遵循多年的藝術規則。
雖然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部門主管巴克(Oliver Barker)在拍後歡欣的表示:「我們所吸引的是世界極少數(金字塔頂端)的人口,這群人的資產結構相當複雜,也因為如此,他們至今尚有買藝術作品的預算與資金。
但是美國藏家/買家在此缺席的狀況相當明顯。如同蘇富比拍賣官Barker所言,當晚他看到了許多新面孔,特別是來自中東、亞洲與俄羅斯的藏家,在拍賣競舉中具有相當的分量。
整個活動從預展到開拍,投入大筆廣告預算,並把上拍作品與赫斯特介紹拍成影片放到「YouTube」上尋求大量曝光;拍前更在倫敦舉辦為期十一天的預展(吸引了高達二.一萬人到場參觀)。現場厚達三冊的圖錄,媲美美術館導覽手冊,定價五十英鎊,受熱烈搶購(至今一本難求),蘇富比並對外宣稱這是赫斯特至今「最盛大的回顧展」。拍賣公司在此宛如一個大型策展團隊。
藝術家握有絕對的主導權
在目前與赫斯特有經紀約的畫廊分別是美國的高古軒(Gagosian Gallery)與倫敦的白立方畫廊(White Cube Gallery)。赫斯特非但沒有與單一畫廊簽下全球經紀約,與畫廊更是五五分帳,並具有絕對的主導權。
事實上,赫斯特走到今天這個位置,連畫商也要讓他三分。赫斯特從掌握媒體曝光、跟藏家介紹作品、自己找買家(在開拍前曾邀請購買自己作品的最大買家,如佳士得拍賣公司的擁有者皮諾(Francois Pinault)、「PRADA」知名設計師普拉達(Miuccia Prada)、烏克蘭富商皮初克(Victor Pinchuk)等人到工作室觀看其將上拍的創作),赫斯特本人就是十足的公關與經紀人。他預演了一個「未來藝術家全能」的角色。
日本當代藝術明星村上隆,在九月接受採訪時表示,「非常欣賞赫斯特的一切作法、所採取的激進策略外」,更認為「在未來,藝術界將會像八○年代的音樂界一樣。當時的歌手開始學習使用拍攝MTV的工具,一旦學會了,就可以自己掌握宣傳與表述,不倚靠MTV導演;而有許多藝術家現在也是一樣,正在學習掌握『各種不同的工具』,一旦修煉完成,將具有更大的主控權。」
而或許,這次赫斯特只是展現了藝術家如何把拍賣公司當成「必備工具」,來做一項成功的「表演藝術」演出,未來,如果有人跟進,或許外界也不必感到過於訝異!
但終歸來說,這次拍賣的成功,是藝術市場中的一個特例,並不能作為「全球藝術市場」的風向指標;而赫斯特在這兩年間完成,所上拍的二二三件作品也絕非全是佳作。
如這次他原本就備受批評,製作數量過多的「潑灑畫」(spin paintings)與點畫(dot paintings),或許是因為他宣布日後將不會再做此系列的作品,作品還是都拍出了,但也讓人有某種「難得、珍貴」的清倉回顧大拍賣之感。
而事實上,成交並不代表一切,這次拍賣,是他對於市場規則的顛覆。但未來,當赫斯特在拋棄所有先前的風格之後,在藝術創作上將有何種突破與創新?仍待睜亮眼觀察。
(本文轉載自十月號《典藏投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