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後的澳門新口岸,葡京、金沙、永利和星際等賭場綻放五光十色,成了紙醉金迷的不夜城。若新口岸是撒旦的土地,那麼相隔不過數百公尺遠的歷史舊城區,就是聖母和天使居住的、最文明深度的旅遊路線。
二○○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澳門歷史城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這條鋪著波浪型石板地的路線上,見證了西方宗教在中國的發展、葡國人殖民四百年的遺跡,教堂修院、高官豪邸、歐風街市和議事中心,葡萄牙文化在此激盪出令人驚豔的澳門風情。
選一個天晴的午後,漫步走完這條路線約三個鐘頭,從遺產景點的分布聚落,可以一窺當年葡國人生活的習慣與面貌。
媽閣 古老的宗教聖地
媽閣位在澳門半島最南端,葡萄牙海軍在一五五五年首次登陸澳門,就從媽閣上岸。岸上的媽閣廟供奉著看顧討海人的媽祖,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之一,香火鼎盛,每年除夕夜總有許多澳門人到這兒搶頭香,祈求一整年的好運氣。
從媽閣廟旁邊的小路往上走,一棟鵝黃色樓房矗立在坡上,這是建於一八七四年的港務局大樓,原來用以接待由印度徵召到澳門當警察的穆斯林,現在成為港務局的辦公室,建築物融合印度風格,白牆和走廊上的吊燈,今日看來依舊很有味道。
崗頂前地 名流社交聚集所
沿著港務局旁的媽閣斜巷一路往高樓街走,沿途會經過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它的結構採中國形制,門楣窗櫺的刻花卻頗有西洋味道。過了鄭家大屋,就到了崗頂前地,這裡是當年葡萄牙人社交活動的聚集地,周圍有聖若瑟修院、何東圖書館和聖奧斯定教堂,自成一個清幽典雅的建築群。
在這當中,最迷人的要屬崗頂劇院,這棟以新古典希臘風格建成的劇院,完全依照正式的表演場地規格打造,過了入口玄關,就看到鋪著木質地板,挑高天花板上懸吊著華麗水晶燈的等候廳,站在上面,彷彿成了過往衣香鬢影的名流,等待戲劇開始前的社交寒暄。
掀開崗頂劇院入口絨質的紅色布幔,表演廳更加令人驚豔,天鵝絨軟墊坐椅、希臘愛奧尼亞風格梁柱、羅馬拱形走廊和拱形天花板,半圓舞台前的演奏池被雕工精美的欄杆圍繞,規模不大的表演廳卻非常精緻,當年的葡國人就在這兒欣賞歌劇和風馬秀,一解思鄉情愁。
議事亭前地 文化與權力中心
議事亭前地是一七八四年與民政總署大樓同時落成的廣場,也是澳門市中心所在,黑白兩色的石板全是由葡萄牙運來,以手工鋪成美麗的波浪狀。周圍的仁慈堂、三街會館、大堂和玫瑰聖母堂,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建築群中。
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要屬民政總署大樓二樓的圖書館和大禮堂。
創立於一六五六年的圖書館,模仿葡國瑪弗拉修道院圖書館建成,天花板有金粉浮雕,懸掛古典吊燈,所有的木質家具依照法王路易十五時代的款式設計,四面高達天花板的書架,藏有一九五○年前出版的古籍和歷史文獻,空間或許不大,但書香和木香卻讓人流連忘返。
旁邊的大禮堂,不論桌椅、水晶吊燈都維持舊貌,這裡,曾經是中國官員會見葡人領袖,傳達朝廷政令,也曾經是葡萄牙人殖民時代的權力中心;這裡至今依然是舉辦重要會議的場地,牆上掛著許多幅澳督畫像,彷彿見證著時間的洪流,不斷將澳門推向未來。
從議事亭前地廣場往內走,沿途骨董店比鄰現代服飾店,小吃攤緊鄰大酒樓,走逛當中頗有古今交錯的感覺,最後抵達澳門的旅遊地標--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美麗經典的地標
大三巴牌坊原來是聖保祿教堂和天主之母教堂的前壁,經歷了三百多年依舊矗立,壁上豐富的雕刻沒有因為時間毀損,留下巴洛克時期宗教藝術的美麗。
澳門回歸將近十年,歷史城區至今依然充滿著濃濃的南歐味道。一場大雷雨將六月悶熱的天氣洗得乾淨,坐在議事亭前地廣場的噴水池旁,夜晚涼風襲來,這時好像只要閉上眼睛,就能忘記繁忙,好好享受南歐優閒慵懶的情調。
在霓虹耀眼的賭場外,美麗的澳門舊城,不需要換任何籌碼,也能讓人打從心底覺得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