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遠見》這個節目,在公共電視頻道上獲得好評,引起廣大觀眾的討論及鼓勵。
我們像馬可波羅一樣,遠遊到一些美麗的名城,想要解開心中的謎,我們的謎是:「這些城市為何如此迷人?」我們想要知道營造一座美麗城市的魔法。為解開心中之謎,過去三年,公共電視的攝影小組深入拜訪巴塞隆納、柏林、巴黎、京都、神戶、古川町、新加坡、上海等城市。這些美麗的城市有一個共同特徵──市民對生活環境品質的維持皆有共同的想法且目光弘遠。
京都人幾百年來透過逐家逐戶分工的方式,將柴薪運到京都四周的山坡上,在黑夜中,一聲令下,以火堆組就能串出送陰魂回陰間的大文字;而地震的傷害讓神戶的日本人在重建過程中,堅持高標準工程品質,為當地民眾創造了更好的親水空間、防災中心與新社區;古川町的總體社區營造,把平凡的鄉下小鎮,變成水溝清澈見底、鯉魚悠游的世外桃源。
巴黎城是一個藝術品,每一條主要街道兩側的建築、人行道、街燈、路樹、河岸等,都凸顯整個城市的空間設計──優雅、浪漫且舒適;巴塞隆納則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小型開放空間,詮釋反對黨在長期與獨裁者抗爭後終取得政權,這座透過政權美化的城市,實踐了民主的價值;在新加坡,你可以看見新加坡人對國土的細膩規畫,讓人民的生活環境有如置身公園的感覺。
上海則令人感受到當地人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懷與上海人獨有的經營長才,在國際觀的影響下,上海被打造成一座有效率且能代表下一世紀中國的商業之都;德國人的智慧、決心與細膩,將柏林圍牆兩側,各自發展了數十年的東西柏林,再造成一座更美好的城市。
堅持城市的空間美學,因為美感不在於磁磚的花樣、不斷的材料變化,也不在於歐風、傳統中國風、帝王風、各種圖騰、符號的玩弄,而是在於對使用機能、生活形態、周遭環境、歷史文化、自然氣候與對建築材料工法的深度了解。《城市的遠見》在拜訪這些城市時,製作小組一直在尋找值得台灣城市學習,且能啟發台灣城市居民眼界的實例。
在上述城市中的居民,沒有貪婪、沒有要脅,只有理性、關懷、耐性與遠見。這些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照顧基本面,才能久遠,在沙上建城堡是沒有希望的。每一個城市都有欲望、貪念等人性的陰暗面,但一個偉大、令人懷念的城市,總有許多美德與普世的人文關懷。京都的大文字祭讓我們感受到全體市民對亡魂的愛心,因這樣所形成的城市尺儀典及空間美學經驗就更動人心弦;巴賽隆納的空間營造,呈現對弱勢社區的關心;魯爾工業區的再造,顯現出人們對歷史、勞工社群與藝術文化的關懷。這些城市令人回味不已的主要因素,就是普世的人文關懷。
此外,重視生態保育與綠化是營造美好城市的最低標準。生態保育的觀念應隱藏在城市的配置規畫中,德國魯爾工業區更新計畫中的生態保育理念、手法和科技技術,在在展現出德國生態技術的前進與對大自然的尊重。我們的城市建設,絕對需要在這個面向上迎頭趕上。怎麼把台灣的都市變成有魅力的城市,在《城市的遠見》影集的每一個故事中,都隱藏了一部分的答案。製作小組也將在後續的「觀城」專欄中介紹每個城市的困境與蛻變!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一點一滴的開始改造我們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