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台灣,女性主義的思潮推動了許多制度、改變了個人生活。但女性主義帶動的是思潮,對個人而言,思考和實踐之間的鴻溝,仍需很大的勇氣以及不斷琢磨的智慧才可望銜接。對於要實踐女性主義的學生,我經常推薦她/他們讀西蒙波娃的《第二性》, 希望她 / 他們從這本具體呈現女性作為弱勢性別前因後果的書中,尋找實踐與反省的靈感。
在一個各種媒介文化一直在強化性別刻板角色的社會中,現代女性如果不想隨波逐流,需要更大的覺醒。比如,我觀察到,現在女學生的打扮雖然更多樣化,但仍有很高比率的女學生焦慮自己長得不夠美、身材不夠好,這包括一些我認為已經算得上美女的學生,顯然她們的審美標準比以前更狹窄。我也發現許多女學生自己都不能接受女性和男性是平等的,有相當多的異性戀女人認為自己要做弱者才能贏得男性的感情。
當然,這甘居於「第二性」的心態,是在男性「只能」想像自己應該比女性優越的社會中,女性所能選擇「阻力最小」的一條路。正如波娃指出:「他熱中於戰勝而不是接受,熱中於爭奪而不是交換。他要她同意她是一個戰敗者,要她公認她已被他奪走。」在這樣的文化中,也難怪我常聽一些有志實踐性別平等的女學生抱怨,她們常被貼上「不女性化、不溫柔」的標籤,以至於戀愛「市場」大受影響,很難找尋合適的戀愛對象。對此,波娃也提出她的看法:
「是制度導致了一成不變,……如果社會把女人的主權和個性還給她,並不會因此破壞情人擁抱的動人力量。……認為男女在具體問題上實現平等,就不可能再有狂喜、墮落、銷魂和激情,也是毫無根據的。……所謂婦女解放,就是不讓她局限於她與男人的關係,並不是不讓她有這種關係。」
我同意波娃的看法,男女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平等議題。但是,談到性別問題,最常被著墨的不是男女平等而是男女差異。前幾天報上就有這麼一則報導:科學家發現,女性的回憶感受能力勝於男性,這是先天的大腦結構使然。但就像西蒙波娃在《第二性》中的一句名言:「女人是形成的、不是生成的。」我們還是沒有看到這些科學家證明,這種回憶與感受的差異不是被後天的教導所強化。
更何況,波娃認為差別本身不是重點,重點是差別被誇大。以上述報導為例,這項研究的差異只是「男性對感受強烈的圖片能記住六○%,而女性則約七五%」,但該項報導的標題卻是「女性的回憶感受能力『遠』勝於男性」。這種被誇大的差別經常被進一步定型,然後連結到角色模式,以至於人人只能演一成不變的人生劇本,這是想像力的徹底缺乏。
西蒙波娃寫這本書,至想鼓吹的是在平等的前提之下,男女的想像力會獲得解放,性別的差異就會像人與人性格的差異一樣,構成了人際之間新鮮的、好奇的、值得探索的經驗來源,她最終希望人們在性別關係中體驗一種由於平等帶來的自由和歡愉,她是這樣說的:「目前這個世界並沒有擺脫令人厭煩的事物的束縛,而自由永遠不會產生一成不變的東西。」
偉哉,《第二性》!
(作者現任教於台大社會系〉
《第二性》,西蒙波娃著,陶鐵柱譯,1999 年貓頭鷹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