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奧斯卡入圍名單揭曉,向來追隨好萊塢品味的台灣市場也跟著進入奧斯卡季,本周有《 黑鷹計畫》與《 記憶拼圖》頂著入圍奧斯卡的光環堂堂上映,巧的是,這兩部片子雖然分屬大眾與小眾品味,卻同時都反省了人類的記憶迷思。
談題旨太嚴肅,畢竟就像雷利史考特其他的作品一樣,《黑鷹計畫》是一部包裝得很商業的戰爭片,雖然劇中三十七個角色有點龐雜,不過當任務開始進行、黑鷹墜落、特遣隊與救援隊陷入與敵軍街頭巷戰,槍林彈雨與血肉橫飛的殘暴情景,雙方短兵相接的蜂擁對決,特別是受傷、死亡的特寫,更無情地顯出人類肉體的脆弱,除了讓觀眾緊張得目不暇給之外,更讓史帝芬史匹柏的《搶救雷恩大兵》顯得十分幼稚。
《記憶拼圖》雖然只入圍原著劇本與剪接兩項奧斯卡,但不管是導演或男主角的表現都是一流,不過或許是因為這部片子有點難懂,所以美國各方影評人叫好,卻被通俗口味的奧斯卡給小覷,其實這部片子要入圍最佳影片絕對是綽綽有餘。《記憶拼圖》特殊處在於影片獨特的往前回溯倒敘形式,不僅陳述男主角受傷後只能記憶暫存的健忘困境,也挑戰觀眾在戲院拼湊主角片段記憶組合「事件真相」 的功力;特別是導演雖然一開始就提供結局,但觀眾卻在抽絲剝繭的過程發現結局不重要,事件起因才是真正的謎,結局與起因倒置而引人入勝,可見導演與片子的厲害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