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戰爭權威,對於《珍珠港》片中的艦隊或造型符不符合六十年前戰況史實的爭議,無可置喙。我對這部電影的絕大興趣,還是在探究這麼一部明顯結合賣座、得獎元素,砸下大筆銀兩完成的電影,其外在敘事技巧與內在意識形態,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除了片長更長,《珍珠港》依舊是一部符合好萊塢「三幕劇」公式的電影。第一幕的重點擺在班艾佛列克、喬許哈奈特的友誼,以及班艾佛列克與凱特貝琴薩的愛情,企圖以通俗劇式的煽情筆調,建立情緒豐富的矛盾與衝突。尤其是班艾佛列克在英國戰場被敵機擊落,喬許哈奈特代摯友照顧愛人,卻忍不住與之發生感情,而原以為葬身海底的班艾佛列克卻在此時現身,兩男一女陷於愛情、友情與道義的掙扎,一如所有你記憶中的愛情通俗劇一樣甜俗感傷。
在此你也可以看到編導的創作策略,負責編寫《珍珠港》劇本的藍道華勒斯,曾經成功地將歷史素材與通俗劇元素揉捏成梅爾吉勃遜的《英雄本色》;導演麥可貝也用《世界末日》證明過,必要時他也很會煽動生離死別的鼻涕眼淚;《珍珠港》的煽情步數雖老套,但還不至於尷尬。只不過這和第二幕的重點,也就是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敘事,並沒有強烈的必然關係。
長達四十分鐘的轟炸場面,一如《鐵達尼號》的沉船過程,與其說它想要凝視無辜生命的殞折悲傷,不如說在展示好萊塢凌越其他國家的電影技術與製片成本,場面的壯觀與執行難度,遠超過感情深度與簡單的人道主義。
但這一場讓美國灰頭土臉,甚至成為加入二次大戰的關鍵戰役,也只能作為電影的第二幕。畢竟這還是一部好萊塢電影,需要第三幕來「解決」。這裡要解決的不僅是美國對日本的以牙還牙,也需要把兩男一女的三角關係做個交代。這其實也是本片最保守的地方,不但硬把主角的情感狀態回歸到體制規範裡,更要回歸美式英雄神話的傳統裡。證明了《珍珠港》是部再傳統不過的好萊塢電影,無論敘事或意識形態。
這不見得是罪過,電影也沒因為一百七十分鐘的片長而過於沉悶,只不過看著影史耗資最巨的製作要鞏固的是最保守的好萊塢家法時,也更突出了某些真相。《珍珠港》從來就不是一部想對歷史做出客觀評價的電影,它是一部徹徹底底的「美國片」。儘管編導不想要太刺激日本觀眾,而淡化日本軍人的面目與個性,但幾句台詞如英國軍官對班艾佛列克說的:「如果美國軍人都像你,就沒人敢跟美國為敵。」或日本山本將軍說的:「我如果真聰明的話,就不會發動偷襲。」都間接替班艾佛列克或喬許哈奈特所象徵的美國英雄,歌功頌德。
而麥可貝企圖想成為大導演的野心,也在本片一下模仿《鐵翼雄風》的男性情誼,一會炮製《遠離非洲》的空中調情,以及《鐵達尼號》的死亡奇觀中顯露無遺。甚至故意插進小古巴古丁這個單薄的黑人英雄,擺出種族的政治正確性,卻更顯出敘事的剝離與作態,反而有些尷尬。至於電影拍得如何?如果只把它當作一部昂貴的通俗劇電影來看,娛樂性倒不差;場面、特技,也都做足了。但是如果你還要要求其他的創意或內涵,恐怕就有點緣木求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