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來故宮,故宮就到你家。」為了讓民眾親近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從去年起,故宮博物院即和各縣市文化機構合作,將院內精選器物藏品共百件,巡迴全省展出,展品的年代起自五千多年前的紅山文化玉器,到晚清咸豐、同治皇帝出生洗澡用的金盆,展出內容豐富,且多為館方珍藏而未展過的,在展出期間共吸引七十四萬多人次,盛況空前。
今年五月二十日起,「故宮文物菁華百品展」的列車又將開動,第一站是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這次精選的文物,也是館內不常展出的,內容包含紅山文化自盛清時期的玉器、宋代以降的名瓷及明清皇宮珍玩等共一○六件,展品價值九億四千多萬元。
玉器展品精巧細緻燦爛華麗
玉器方面,中國人使用玉石的歷史悠久,早在七千多年前,老祖先們便已感受到玉具有「石之堅實;水之潤澤」的特性,於是將玉石磨成各種飾品及工具使用。經過長時間的變化、沉澱與累積後,玉石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極為多元,因此玉器除了具體顯示每一時期的審美觀及生產技術外,也反映出當代的思想潮流與生活方式。
這次展出的玉器時期起自新石器時代到清代中晚期,各朝所呈現的風格皆不相同,新石器時代的玉器製作概念源於人面對自然、探究生命奧祕的態度與想法,所以象徵神祇、祖先、權力等抽象概念的玉器,常被製成祭器或禮器如璧、琮,來禮拜天神地祇。
東周至漢朝的玉器則呈現出強調轉折、起伏與力道的華美氣息,加上儒家又把玉石擬人化,把玉的特質和君子的美德相比擬,結果興起用玉石裝飾的風氣,這股玉器服飾化的潮流,又以玉珮和玉劍飾為主,從這次展品可看出當時的玉飾不管是造形或紋飾的變化,都極為豐富。
而宋至明朝,玉器受到文人品味和崇古潮流影響,具有復古和自然寫實的風貌。到了清朝,進入中國玉器繁榮時期,由於皇帝的喜好和贊助,不但玉器質美量多,分工精密專業,除有復古風格的作品外,也成為書畫創作的藝術媒介。以展品中的「痕都期坦玉器」為例,即是清盛世由回部傳入清宮,玉器外觀洋溢伊斯蘭風,花樣繁複層疊,又飾以金銀絲及寶石,可說是精巧細緻,燦爛華麗,值得愛玉人士駐足欣賞。
玉器方面,中國人使用玉石的歷史悠久,早在七千多年前,老祖先們便已感受到玉具有「石之堅實;水之潤澤」的特性,於是將玉石磨成各種飾品及工具使用。經過長時間的變化、沉澱與累積後,玉石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極為多元,因此玉器除了具體顯示每一時期的審美觀及生產技術外,也反映出當代的思想潮流與生活方式。
這次展出的玉器時期起自新石器時代到清代中晚期,各朝所呈現的風格皆不相同,新石器時代的玉器製作概念源於人面對自然、探究生命奧祕的態度與想法,所以象徵神祇、祖先、權力等抽象概念的玉器,常被製成祭器或禮器如璧、琮,來禮拜天神地祇。
東周至漢朝的玉器則呈現出強調轉折、起伏與力道的華美氣息,加上儒家又把玉石擬人化,把玉的特質和君子的美德相比擬,結果興起用玉石裝飾的風氣,這股玉器服飾化的潮流,又以玉珮和玉劍飾為主,從這次展品可看出當時的玉飾不管是造形或紋飾的變化,都極為豐富。
而宋至明朝,玉器受到文人品味和崇古潮流影響,具有復古和自然寫實的風貌。到了清朝,進入中國玉器繁榮時期,由於皇帝的喜好和贊助,不但玉器質美量多,分工精密專業,除有復古風格的作品外,也成為書畫創作的藝術媒介。以展品中的「痕都期坦玉器」為例,即是清盛世由回部傳入清宮,玉器外觀洋溢伊斯蘭風,花樣繁複層疊,又飾以金銀絲及寶石,可說是精巧細緻,燦爛華麗,值得愛玉人士駐足欣賞。
珍玩多寶格、鼻煙壺、鐘錶稀奇又有趣
古玉的美,可吸引不少文人雅士前往參觀,不過該展覽中,最有趣的展品項目應該是珍玩多寶格、鼻煙壺和鐘錶。所謂的多寶格是收藏各類珍玩的小櫥櫃,明代以降的文人為了外出旅行的方便,設計了文具匣、小梳匣、圖書匣等,匣內多存放玉章、寶石、琥珀、袖珍型名瓷及舊書等傳統物品,到了清朝,演變成文人為了賞玩方便,把小件骨董放在各式小櫥櫃裡,因此珍玩多寶格可說是是大型骨董櫃的縮小。
據了解,清朝的珍玩多寶格來源有三:一是前朝留存宮中的,一是皇帝下令製作,或是朝臣、外國使臣進貢入宮的。
多寶格的形狀多樣而複雜,大多是以箱、匣、盒、櫃來訂名製作,其中最簡單的是盒蓋形,例如這次展出的「清碧玉雕花多寶盒」只有簡單的夾層,變化不多,看起來一目了然,非常清爽大方,還有另一種外表四四方方的,並無特別之處,打開盒子後,卻可發現內有兩或三層抽屜疊在一起,每個抽屜設計各有不同,有書卷形的,也有機軸巧變形的,彷彿有數個小機關藏於其中,變化多端,讓人讚歎古人的巧思。
不過,多寶格再繁複華麗,存放在其中的珍玩才是真正的主角,通常在一個多寶格中,可以同時存放商代玉器、漢代銅器、宋瓷、清朝如意、英國鐘錶或俄國金幣等,古今中外的骨董皆有,令人目不暇給。
在多寶格中,玉器占有極重的分量,據了解,有個兩層的套盒內竟放置了一百件玉器,數目之多,的確驚人。此外,瓷器也不少,為配合多寶格的尺度,瓷器多刻意燒製,且多仿製宮中的名瓷,造型十分小巧典雅。
鼻煙壺則是用來存放煙葉粉末的容器,不過早期是用鼻煙盒放置,因為煙盒的面積大,鼻煙的氣味容易消散,失去原味且容易變潮,而鼻煙粉末又容易被吹落,於是古人將藥瓶加以改良,在蓋子上加軟木塞和小勺子,做成小瓶口,胖圓瓶身的造型,既不怕變潮,且攜帶方便。
中南部民眾親近古物的大好機會
由於製作鼻煙壺須將硬度極高的玉石挖空,困難度高,而壺身尚須浮雕或彩繪花卉、人物、吉祥等圖案,有的煙壺因為雕工精細工整,被視為絕妙的工藝作品。
除了多寶格和鼻煙壺,鐘錶的可看性也不小,鐘錶玩家或許詫異,其實,中國在十八、十九世紀時期,竟是全球最大的鐘錶買主。
中國人玩錶的淵源始自明末西洋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時,當初這些精巧的計時器深受皇帝貴族的喜愛,之後,國人也開始研究鐘錶,而朝廷也設立「做鐘處」,請西洋傳教士、歐洲及本國工匠來製作鐘錶。
因為清盛世時的皇帝喜愛收藏鐘錶,尤其是康熙、乾隆,臣子們為了討皇帝開心,競相蒐羅各國奇鐘異錶進獻,於是中國人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鐘錶買主,西洋鐘錶廠和工匠為了迎合中國君臣的喜好,也設計製造出專門供應中國市場的產品,後來甚至在中國設廠製造販售,可見清朝時期,中國人玩鐘錶的風氣之盛並不亞於西方。
此外,想不想見識古代仕女用的「修妝匣」到底和現代女性用的「化妝箱」有什麼不同?展品中一個個造型像珠寶盒的箱子,並不是拿來放首飾用的,裡面放的全是西洋修容、化妝或剪指甲用的工具,多為銅鍍或合金製品,看起來金光閃閃,十分華麗,而匣身又鑲嵌珠寶、琺瑯,充滿異國風味,難怪深受清朝貴族的喜愛,和鐘錶並列為中西國交、貿易的重要工藝品。
由於各展覽場地的溫溼度條件不一,故宮基於保護文物的原則,無法將需要恆溫恆溼環境的書畫、銅器類展品列入參展內容中,成為該展覽的遺珠之憾,不過,對於很少北上看展的中南部民眾和學子們,故宮百品下鄉的活動,不失為認識中國文物的好機會。
古玉的美,可吸引不少文人雅士前往參觀,不過該展覽中,最有趣的展品項目應該是珍玩多寶格、鼻煙壺和鐘錶。所謂的多寶格是收藏各類珍玩的小櫥櫃,明代以降的文人為了外出旅行的方便,設計了文具匣、小梳匣、圖書匣等,匣內多存放玉章、寶石、琥珀、袖珍型名瓷及舊書等傳統物品,到了清朝,演變成文人為了賞玩方便,把小件骨董放在各式小櫥櫃裡,因此珍玩多寶格可說是是大型骨董櫃的縮小。
據了解,清朝的珍玩多寶格來源有三:一是前朝留存宮中的,一是皇帝下令製作,或是朝臣、外國使臣進貢入宮的。
多寶格的形狀多樣而複雜,大多是以箱、匣、盒、櫃來訂名製作,其中最簡單的是盒蓋形,例如這次展出的「清碧玉雕花多寶盒」只有簡單的夾層,變化不多,看起來一目了然,非常清爽大方,還有另一種外表四四方方的,並無特別之處,打開盒子後,卻可發現內有兩或三層抽屜疊在一起,每個抽屜設計各有不同,有書卷形的,也有機軸巧變形的,彷彿有數個小機關藏於其中,變化多端,讓人讚歎古人的巧思。
不過,多寶格再繁複華麗,存放在其中的珍玩才是真正的主角,通常在一個多寶格中,可以同時存放商代玉器、漢代銅器、宋瓷、清朝如意、英國鐘錶或俄國金幣等,古今中外的骨董皆有,令人目不暇給。
在多寶格中,玉器占有極重的分量,據了解,有個兩層的套盒內竟放置了一百件玉器,數目之多,的確驚人。此外,瓷器也不少,為配合多寶格的尺度,瓷器多刻意燒製,且多仿製宮中的名瓷,造型十分小巧典雅。
鼻煙壺則是用來存放煙葉粉末的容器,不過早期是用鼻煙盒放置,因為煙盒的面積大,鼻煙的氣味容易消散,失去原味且容易變潮,而鼻煙粉末又容易被吹落,於是古人將藥瓶加以改良,在蓋子上加軟木塞和小勺子,做成小瓶口,胖圓瓶身的造型,既不怕變潮,且攜帶方便。
中南部民眾親近古物的大好機會
由於製作鼻煙壺須將硬度極高的玉石挖空,困難度高,而壺身尚須浮雕或彩繪花卉、人物、吉祥等圖案,有的煙壺因為雕工精細工整,被視為絕妙的工藝作品。
除了多寶格和鼻煙壺,鐘錶的可看性也不小,鐘錶玩家或許詫異,其實,中國在十八、十九世紀時期,竟是全球最大的鐘錶買主。
中國人玩錶的淵源始自明末西洋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時,當初這些精巧的計時器深受皇帝貴族的喜愛,之後,國人也開始研究鐘錶,而朝廷也設立「做鐘處」,請西洋傳教士、歐洲及本國工匠來製作鐘錶。
因為清盛世時的皇帝喜愛收藏鐘錶,尤其是康熙、乾隆,臣子們為了討皇帝開心,競相蒐羅各國奇鐘異錶進獻,於是中國人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鐘錶買主,西洋鐘錶廠和工匠為了迎合中國君臣的喜好,也設計製造出專門供應中國市場的產品,後來甚至在中國設廠製造販售,可見清朝時期,中國人玩鐘錶的風氣之盛並不亞於西方。
此外,想不想見識古代仕女用的「修妝匣」到底和現代女性用的「化妝箱」有什麼不同?展品中一個個造型像珠寶盒的箱子,並不是拿來放首飾用的,裡面放的全是西洋修容、化妝或剪指甲用的工具,多為銅鍍或合金製品,看起來金光閃閃,十分華麗,而匣身又鑲嵌珠寶、琺瑯,充滿異國風味,難怪深受清朝貴族的喜愛,和鐘錶並列為中西國交、貿易的重要工藝品。
由於各展覽場地的溫溼度條件不一,故宮基於保護文物的原則,無法將需要恆溫恆溼環境的書畫、銅器類展品列入參展內容中,成為該展覽的遺珠之憾,不過,對於很少北上看展的中南部民眾和學子們,故宮百品下鄉的活動,不失為認識中國文物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