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劇場遇上影像和裝置藝術,將會擦撞出怎樣的視覺想像?今年的「台北‧國際藝術節」,將以「印象」( Image )為主題, 透過複合媒介的舞台三稜鏡,讓你「大開眼界」。
數位派對 讓人耳目一新
突破傳統劇場的形式疆界,將橫跨兩個月表演時光的七個受邀團體,都是想像力一流的, 四月七日的開場舞會「數位派對」( Cyber Fire Cyber Time )則是最佳的詮釋總和體。 顛覆一般人對電子音樂的刻板印象,來自澳洲與台灣的 DJ、VJ ( Video Mixing artists ),將以超炫的電子樂風, 融混「舞蹈空間」、「吳佩倩舞極舞」等專業舞團,以及打擊樂音樂家何鴻祺、服裝設計師許豔玲等人的現場演出影像,讓觀眾見識藝術、流行文化在高科技國度裡的勁爆相遇。
同樣在四月七日登場的「澳洲長腿祕密客戶外劇場」( Stalker TheatreCompany )與「英國狂聚現代劇場」( Frantic Assembly ),在肢體展演上各領風騷。
擁有澳洲原住民大膽冒險的實驗精神,「長腿祕密客」將在最熱鬧的台北東區戶外廣場上,隨著現場鼓器配樂的節奏,用精湛的超人神技,踩著高蹺演出翻筋斗、上下腰、單手著地等超難度特技。經由導演大衛克拉遜( David Clarkson )的狂想,演員們將以後現代舞、驚險的特技動作,以及媲美奧運體操的肢體,呈現人體雕塑般的舞台景象,將澳洲幅員遼闊的大地活力,靈現在〈田野馳騁〉的劇碼裡。
嬉笑怒罵的浪漫派肢體交響樂
如果說〈田野馳騁〉是發散出原始呼喚的超現實人體畫作,那麼,「聚狂」的〈瘋狂輓歌〉( Hymns )就是內聚著都會虛無感的浪漫派肢體交響樂。 喪禮應有的古典肅穆全都走了樣,一切都披上喜劇的外衣,幽默的對白,誇張的表情,大男孩們在舞台上既說又演,既跳舞又歡唱,然而,他們身上的黑西裝卻像是個無法拋卻的封印,明目張膽地用沉默訴說他們失去一位老友的傷心。
嬉笑怒罵,在萃取了舞蹈精髓的動感肢體意象之間,心中無可名狀的多層次情緒被釋放了!這種開放式的逆向情緒操作模式,反映了「聚狂」創團六年以來,不斷挑戰聲音、語言、音樂、影像等多重元素,以革新性、娛樂性的方式來傳達年輕而直接的情感的核心表演精神。這種勇於嘗新的創作態度,使他們被藝評家視為二十一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英國劇團之一,並史無前例地吸引了大批英國青年觀眾走入劇院。
與去年來台的韓國劇團 Cookin' 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次受邀的「瑞典薩克馬戲團」( Cirkus Cirkor and Orionteatern ),以馬戲為演出精神核心,有如走鋼絲般,揉和戲劇導演、街頭表演、當代舞蹈創作、音樂與時尚,在俗民娛樂和精緻藝術間取得了微妙而令人驚奇的平衡點。在「薩克馬戲團」此次演出的〈妙技〉( Trix. )中, 觀眾將耳聽擅長雷鬼、民族樂等樂風的烏加樂團現場演奏,眼觀鋼索上起舞、拳擊、軟骨術等不可思議的特技演出,保證大呼過癮。
動畫和舞蹈共書非愛情故事
數位藝術及多媒體的角色,在未來藝術的潮流裡,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也因此,在今年的藝術節中,台灣的「影舞集」( Image in Motion Theatre Company)和「澳洲愛雷那現代劇場」( Arena Theatre Company )的演出備受重視。
「影舞集」的〈非愛情故事〉( Not a Love Story ),是好萊塢動畫導演陳瑤首度跨入劇場,與國內編舞家古名伸及舞蹈空間舞團共同合作的作品,也是台灣首齣精緻動畫舞蹈劇場。舞者和影像中的動畫人物時而錯置,時而共同起舞,在虛實交錯的情境中對話,宛若畫家翻滾不安的筆觸包裹著舞台上的一靜一動,與故事主角從夢幻回歸現實的愛情旅程,形成強烈的輝映。
「愛雷那」的〈吞噬青春〉( Eat Your Young )可說是潛意識幻境的劇場真實版。導演羅絲瑪麗( Rosemary Myers )結合電影、電腦合成音樂等科技,運用MTV 的運鏡手法,透過移動式軌道螢幕,把在劇場內外同步演出的人物,交融在舞台上,呈現兒童及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面臨家庭破碎及社會疏離的不安全感,並且在虛擬實境的演出中,對澳洲政府過去對原住民所強施的「白澳同化政策」,提出文化的省思和批判。
在舞蹈及音樂劇場方面,融合東西樂曲,在光影游動的舞台上譜寫視覺與聽覺「草書」的「瑞士洛桑劇團」( Theatre Vidy-Lausanne ), 以現代精神重新詮釋《卡門》的「里昂現代芭蕾舞團」( Lyon Opera Ballet ), 以及用動能十足的舞蹈, 探索介於生、死哲學問題的比利時「終極現代舞團」( Utima ),都有精采的表現。
為了讓觀眾深度探索「印象」系列中的表演精神,在劇團表演之外,主辦單位安排了多場和劇團導演互動的小型座談會,並舉辦了多個舞蹈營,邀請各團的編舞者來教舞。有興趣的讀者,請洽(○二)二三九二五三二二,或上http://www.taf.org.tw 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