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一月九日在台開演唱會,今年四月又來台灣宣傳新歌的日本視覺系搖滾合唱團「月之海」( LUNA SEA )終於正式宣告要在年底最後一場演唱會辦完後解散,十一月十八日在台北的表演,對台灣歌迷而言也是絕響。
被定位為「視覺系」的搖滾團體,「月之海」其實近年來已經逐漸抹淡此色彩,單是比較一九九一年出了第一張專輯時全員濃妝豔抹的裝扮與十年後近乎素顏示人的模樣,「月之海」的確有兩種面貌,這種差異也表現在他們不斷跳脫視覺系樂風而朝更多樣化音樂性嘗試的企圖。但是這十年來,日本出了大大小小太多的視覺系藝人與團體(包括在路邊賣唱的?!),助長此風者,「月之海」難辭其咎。
這種男性藝人以詭譎華麗的化妝與造型來強化舞台效果的舉動,西洋東洋的流行樂壇早已有之, 即使在日本,七○年代脫離 TIGER 合唱團後的澤田研二不就開始粉墨登場,玩起此套在當時頗為駭人耳目的把戲,可是為何會在九○年代世紀末的日本, 由「月之海」、「射亂 Q 」、「 SHAZNA 」、「彩虹」等樂團開拓出一個屬於日本本土的搖滾新流派,的確是頗為有趣的現象。
日本有評論指出,喜歡「月之海」之類的視覺系藝人通常以國高中生居多,在某個成長時期沒能接受此種樂風,往後也不會再引起其注意。這與視覺系的表演風格、詞曲內容有極大關係。青少年非常容易被其充滿熱情、燃燒到底的舞台魅力所感染,再者歌詞當中描寫絕望與壓抑、不斷渲染幻滅的美感,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極有共鳴,因此在音樂風格上有點走偏鋒的視覺系,可說與具有邊緣心態的人十分契合。
「月之海」選在二十世紀末解散,在形式上有人說是視覺系開始退燒式微,這似乎無法預測啦,日本樂壇上還是有像「 GLAY 」這種大團在撐。結算「月之海」十年來總共六張單曲、三張專輯爬上過日本公信榜第一位,可說成績斐然。早年奔波於東京各 PUB、Live House 的小團體, 總算成功地將自己的音樂理念發揚光大,這一點是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