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殺人魔》還沒開拍,就已成為被廣泛討論的話題電影。起初是因為布萊特伊斯頓艾利斯的原著小說享有盛名且爭議累累,讓人對本片暴力血腥程度的想像,未拍先轟動。
電影以一連串彷彿血液、卻又過度豔紅的汁液開場,結果謎底揭曉,只不過是家高級餐廳用以調味的昂貴菜肴裡的醬汁罷了。這個開場饒富趣味,因為它似乎在預告觀眾:你以為將要看到的是一場接一場血腥殘暴的畫面,事實上,導演想傳達的真相卻是豪華生活下的無稽想像與諷刺控訴。
終究還是拿回角色的男主角克里斯丁貝爾,飾演一個華爾街公司的小開,透過第一人稱的敘事,他揭露了作為一個英俊、健壯、有品味的上流階級,在完美外表下的孤獨靈魂與恐怖欲望。導演瑪麗海隆對於片中這群美國年輕新貴以訂不訂到熱門餐廳的位子,和誰的名片比較高貴的拜物心理,有著極度不以為然又嗤之以鼻的態度,似乎對於物質主義的過度追求,正是靈魂逐步被啃噬的原因。
只不過,無法從這些無聊競逐得到樂趣的男主角,變得憤世嫉俗而大開殺戒,他連殺的對象都像處於兩種對比的世界:和他一樣階層的/完全不屬於他階層的、讓他恨得牙癢癢的/讓他不禁心猿意馬的、有計畫的/隨機的,就像他外表與內在的矛盾,一事無成卻又殺人無數的諷刺對比一般。
可惜我所看到的版本,第一、拷貝顯然來自香港,在字幕的譯法上,和台灣習慣用語有所出入;第二、部分鏡頭似乎已經先被「清理」過,而顯得轉折不夠自然。但無可諱言的,克里斯丁貝爾雖然演得極賣力,費心鍛鍊的身材也在好幾場刻意展露的戲裡看到成果。
然而,導演瑪麗海隆似乎並沒有找到轉換原著小說的對等語言。需要深入的時候,總缺臨門一腳(變態心理的挖掘);相反的,某些時刻又叨絮到冗長的地步(譬如男主角對休路易斯與新聞合唱團、菲爾柯林斯、惠妮休斯頓等流行歌手專輯的長篇大論)。前者讓這部電影像是不甚新鮮的驚悚片,後者則離黑色喜劇還有一段距離。
讓這部描述完美表象下偷偷隱藏著其他東西,對於八○年代雷根政府時期消費主義高張、雅痞風氣氾濫,及貪婪偽善的氛圍大加撻伐的電影,顯得「雷聲大,雨點小」。瑪麗海隆力圖讓影片不停留在提供血腥暴力施虐過程的純感官境界,希望觀眾設身處地去檢視八○年代社會面貌的用心,變得有些混淆且失之平板,可惜了她原先龐大的企圖,最後還是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下的小漣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