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優劇場的表演給人的感覺其實很「日本」;這話可能會讓讀者誤解,應該是說:優劇場作品精神很本土,整體規模形式很日本,或者說,這是類近文化的反芻結果。這當然是我個人感覺歸納的結果,日本跟中國其實有淵遠流長的文化血緣關係,因此當許多日本精采的演出表演讓世界觀眾受到感動,而來到台灣更給予本土團體刺激後,顯然讓大家反省如何回到自身尋找根本的文化精神,才能讓表演的內容更有血脈動力與能量。
不過,他們的同質性也就僅止於此,因為再來就是各自文化本質的內涵表現了。舉個例子,前不久剛剛來過的《韓國料理王》,他們也是打擊樂的表演;雖然韓國也有他們傳統鼓的表演模式,可是《韓國料理王》卻融合了各種鼓樂的技法(從打擊形式、手法到鑼鼓點),甚至還在劇中刻意模仿日本鼓的打法,這當然有趣味,可是他們打不出神鼓童、鬼太鼓的大和魂內涵韻味;同理,優人神鼓的氣勢或涵蘊,其實也是很本土,尤其是優劇場的團員足跡踏遍了台灣各地,田野地直接與素樸藝人研習傳統技藝、民間祭儀與民間遊藝,文化傳承可以說是最直接的水乳交融;而且他們還曾以白天行腳、晚間在廟口演出的方式,徒步完成灣東西部巡迴數十個鄉鎮的訓練與演出計畫,這種落實紮根與鞭策,其實已近乎宗教的精神。
說實在,《聽海的心》讓觀眾聽到了什麼?見仁見智;我比較關心的是,其實是文化傳承的問題。我永遠記得,我曾經在大阪的某個天神祭的廣場中,一個下午連續三、四小時欣賞了十數個團體的各種日本鼓藝演出,他們雖然都只是來自當地中、小學的學生社團,但是他們的演出卻是有板有眼,令人駐足難忘,讓我感受到何謂日本傳統技藝與音樂,是這樣的根基,才沈澱出神鼓童之流的菁英團體。反觀我們只有優人神鼓,九個優人以武術的身軀表現出台灣海洋與大地生命力;但是底下的基礎卻稀微難見蹤跡,何時眾人才能脫離以宗教與迷信角度,淨化出車鼓陣、布馬陣……以及八家將的傳統表演價值?
編按:
優人神鼓《聽海之心》原定七月十五、六日在台北國家劇院演出兩場,目前七月十四日又加演一場,意者請洽( 02 ) 278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