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怎麼看待《傷痕》這部電影?得視你對奇士勞斯基這位導演的熟稔程度而論。
只得掛冠求去。
這部電影看起來確實不太有趣,甚至連奇士勞斯基在自傳裡都承認拍得很差,缺乏「動作」。但如果你是奇士勞斯基迷的話,這部早在一九七六年完成的奇氏第一部劇情長片,卻透露了一些重要而有趣的脈絡與訊息。
首先,從一個訓練有素的紀錄片導演轉作劇情片新人,奇士勞斯基對於從一九三○年代左右開始流行,到一九五○年代各社會主義陣營諸國奉行不疑的「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有著刻意的嘲諷。所謂「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指的是在符合社會主義的規條下所進行的寫實主義,其實說穿了,根本就是種「假」寫實主義電影!在社會主義的前提下,你必須要塑造一個好人和一個壞人,壞人不是和美國情報局掛勾,就是中了中產階級的餘毒,他到最後鐵定會被擊敗,因為站在社會主義這邊的好人,無論對自己的使命和未來都有堅定的信仰。奇士勞斯基的處女作對這種「假寫實之名行教條之實」的傳統做了一個諧仿與反諷:諧仿部分是讓所有動作都在工廠、辦公室或會議中發生,這些場景都是「社會(主義)寫實主義」的最愛,因為他們認為私人生活並不重要;反諷的則是一個忠黨愛國的人並未因此得到勝利,反而痛苦萬分。
從後者我們可以看到《傷痕》的另一個重要契機,那就是奇士勞斯基的「道德焦慮電影」的雛形已具。《傷痕》的重心到後來很明顯地擺在男主角認為在做一件好的、對的事情同時,也覺得自己犯了極大的錯誤,而他幾乎無法分辨哪一邊比較重要,這種人無時無刻都被迫做出選擇,而每個選擇都導向一個看似命定的結局的道德焦慮性,成為後來奇氏作品登峰造極的特質之一。《傷痕》像是「道德焦慮電影」的入門之作,之後的《機遇之歌》(一九八一年)把他的宿命論調帶到高峰,然後《十誡》(一九八八年)以降,他又進入到一個悲觀、人道,並不全然宿命卻相當神祕的天人境界。
所以,如果單獨挑出《傷痕》來論,這部作品的缺點確實很明顯。但能夠在二十多年後看到大師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並藉此補起我們對奇士勞斯基電影的完整認識,則讓像我這種無可救藥的「奇氏迷」,不由得興奮而感動。
這部電影看起來確實不太有趣,甚至連奇士勞斯基在自傳裡都承認拍得很差,缺乏「動作」。但如果你是奇士勞斯基迷的話,這部早在一九七六年完成的奇氏第一部劇情長片,卻透露了一些重要而有趣的脈絡與訊息。
首先,從一個訓練有素的紀錄片導演轉作劇情片新人,奇士勞斯基對於從一九三○年代左右開始流行,到一九五○年代各社會主義陣營諸國奉行不疑的「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有著刻意的嘲諷。所謂「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指的是在符合社會主義的規條下所進行的寫實主義,其實說穿了,根本就是種「假」寫實主義電影!在社會主義的前提下,你必須要塑造一個好人和一個壞人,壞人不是和美國情報局掛勾,就是中了中產階級的餘毒,他到最後鐵定會被擊敗,因為站在社會主義這邊的好人,無論對自己的使命和未來都有堅定的信仰。奇士勞斯基的處女作對這種「假寫實之名行教條之實」的傳統做了一個諧仿與反諷:諧仿部分是讓所有動作都在工廠、辦公室或會議中發生,這些場景都是「社會(主義)寫實主義」的最愛,因為他們認為私人生活並不重要;反諷的則是一個忠黨愛國的人並未因此得到勝利,反而痛苦萬分。
從後者我們可以看到《傷痕》的另一個重要契機,那就是奇士勞斯基的「道德焦慮電影」的雛形已具。《傷痕》的重心到後來很明顯地擺在男主角認為在做一件好的、對的事情同時,也覺得自己犯了極大的錯誤,而他幾乎無法分辨哪一邊比較重要,這種人無時無刻都被迫做出選擇,而每個選擇都導向一個看似命定的結局的道德焦慮性,成為後來奇氏作品登峰造極的特質之一。《傷痕》像是「道德焦慮電影」的入門之作,之後的《機遇之歌》(一九八一年)把他的宿命論調帶到高峰,然後《十誡》(一九八八年)以降,他又進入到一個悲觀、人道,並不全然宿命卻相當神祕的天人境界。
所以,如果單獨挑出《傷痕》來論,這部作品的缺點確實很明顯。但能夠在二十多年後看到大師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並藉此補起我們對奇士勞斯基電影的完整認識,則讓像我這種無可救藥的「奇氏迷」,不由得興奮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