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里馬場,這片中台灣山線鐵路旁的紅土草地,不僅是全台灣最具歷史與代表性的馬場,更承載了無數人年輕時的夢想與回憶;不過滄海桑田,這座在反攻大陸旗幟下以軍需為由成立的馬場,在靜靜走過四、五十個年頭後,兩年前面臨被軍方裁撤關場的命運,引起地方各界不捨與關注。幾番抗爭與折衝後,台中縣政府終從軍方手中留下馬匹與經營權,基於傳承歷史與提供民眾平民化馬術運動的使命感,台中縣府正積極改善后里馬場的各項設施,在成為中台灣馬場公園目標下,重新打造后里馬場第二春。
后里馬場現任場長周志源表示,早在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在全台成立九座馬場暨綜合畜牧場中,后里馬場即是其中之一,民國二十六年,日本政府為了戰爭所需,在后里成立以繁殖軍馬為主要任務的馬場,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敗戰後,更將全台九大馬場的物資與設施集中在后里馬場進行移交,因此,現今馬場內極具年代的馬廄,即是在這樣歷史背景下誕生並保存迄今。
救國團馬術訓練營就在此地
從救國團的馬術訓練營,到後來馬術推廣及平民馬術運動,后里馬場的意義,不僅止於歷史的傳承,對於年輕學子而言,馬場旁廣闊跑馬草原、馬場內蓊鬱的林木,蟬鳴鳥啼馬嘶,更是少年一圓馳騁馬上夢想所寄,甚至是與心儀者牽手尋幽訪古的甜美回憶所在,對地方人士而言,后里這樣一個小鄉鎮,更因這座馬場而標註在大大小小地圖上,馬場成了后里的代名詞,因此,后里馬場的意義,絕不僅止於馬場。
八十六年,當軍方有意將馬場裁撤關場,原址撤除另作他用時,立即引起地方輿論的熱烈討論,當地人士群情激憤,包括當時的台中縣長廖了以等地方人士,更數度率眾至馬場向軍方抗議與表達不滿。不過,任憑當地民眾在場外喊破了嘴,以聽命行事為最高處理原則的軍方,在未獲上級的指示前,仍按原定計畫在八十六年四月三十日拉上了后里馬場的鐵門,並於六月底正式裁撤,國防單位掌管后里馬場四十五年的歷史,也在民眾無限遺憾惋惜聲中畫上句點。
雖然后里馬場關上鐵門,但地方人士卻不曾放棄做任何的努力,讓這道阻隔了人、馬情感的鐵門重新敞開,台中縣政府挾廣大民意壓力,不斷地與國防部交涉,經好幾個月的折衝,並標下馬場僅存的馬匹,國防部終於同意有償撥用的方式釋出馬場十六餘公頃土地;八十六年八月八日上午,后里馬場塵封三個月的鐵門,終在地方民眾及縣府的努力下重新開啟。
從國防部手中接下后里馬場後,台中縣政府考量到財政負擔與經營能力,雖一度有意以 BOT 模式開放民間投資經營,但經評估, 基於土地撥用的作業及避免土地使用分區變更引發不必要的爭議,並為延續馬場獨有的人文、歷史價值,因,縣府最後決以盡量保存原有風貌的方式管理、經營,並除了保存原有的綜合性馬事功能外,未來將更加強馬場設施的休閒功能與機制。
消費平民化 四百元馳騁三十分鐘
台中縣政府建設局長劉淑媚強調,不同於其他馬術俱樂部的高檔消費,后里馬是屬於大眾、平民化的馬場,任何人、任何時候,只要想騎馬、看馬,都可以到后里馬場來;周志源指出,在其他馬術俱樂部,一張會員卡可能必須花上一、二十萬元,甚至更高的價錢,騎上三十分鐘,動輒須花上千元,然而在后里馬場,非但毋需入會費,僅花個四百元就可在馬背上馳騁三十分鐘,甚至還可以三個人輪流共騎。
從早年的軍事用途、軍事單位,到今天的馬事綜合園區,后里馬場卸除戎裝後,正努力地整裝再出發。周志源指出,后里馬場擁有相當優渥的發展條件,台中縣政府初期將以二千五百萬元經費,進行場區房舍的修繕及綠美化工程,並加強各項軟硬體設施,換言之,今後后里馬場將朝馬場公園化、設施現代化、管理企業化、經營多元化的目標前進,營造一個屬於全民大眾皆可親近、使用的馬場公園。
台中縣政府建設局長劉淑媚強調,不同於其他馬術俱樂部的高檔消費,后里馬是屬於大眾、平民化的馬場,任何人、任何時候,只要想騎馬、看馬,都可以到后里馬場來;周志源指出,在其他馬術俱樂部,一張會員卡可能必須花上一、二十萬元,甚至更高的價錢,騎上三十分鐘,動輒須花上千元,然而在后里馬場,非但毋需入會費,僅花個四百元就可在馬背上馳騁三十分鐘,甚至還可以三個人輪流共騎。
從早年的軍事用途、軍事單位,到今天的馬事綜合園區,后里馬場卸除戎裝後,正努力地整裝再出發。周志源指出,后里馬場擁有相當優渥的發展條件,台中縣政府初期將以二千五百萬元經費,進行場區房舍的修繕及綠美化工程,並加強各項軟硬體設施,換言之,今後后里馬場將朝馬場公園化、設施現代化、管理企業化、經營多元化的目標前進,營造一個屬於全民大眾皆可親近、使用的馬場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