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到六月,以前就會想起鳳凰花開的驪歌時節;不過或許是時代變了,也可能是周遭的人都到了適婚年齡,也許是受到「六月新娘」的觀念影響,現在六月幾乎已經等同於結婚的代名詞,大家都會聯想到一堆紅色炸彈炮轟的恐怖∣∣當然啦,結婚絕對是好事,所以就在這個最浪漫的時節,綠光劇團應景地推出年度大戲《結婚?結昏!辦桌》,歌頌婚姻與家庭的偉大。
這種「兩個家庭結盟」的觀念,代表了台灣社會中的婚姻制度典範,而《結婚?結婚!辦桌》以男女關係教科書的姿態,藉由一場婚禮來示範人際關係所可能犯的各種問題,並說明在兩家的夾縫中求生存的種種苦衷與解決方式∣∣這故事內容不禁令我想起近兩年來鼎盛討論兩性愛情的男女婚友節目,如果參加者的遭遇被改編成舞台表演……。
不過這齣戲最搶眼的元素,大概還是它對台灣傳統辦桌習俗與電子花車歌舞團的描繪。這些充滿鄉土活力的草根性文化,近年來不僅大量成為流行娛樂文化的一員,其價值更是逐漸被嚴肅藝術所認同,紛紛收編為作品的內容。平易近人的綠光劇團更是將這點發揮得淋漓盡致,除了有大量台語口白展現庶民語言的魅力,而且在台語韻腳配合艷俗電子琴音樂的多首歌曲中,舞台更展露出北投那卡西的風情。而導演柯一正、歌手陳明章、作家蔡詩萍的參與演出,更讓全劇增添質樸的氣味,就像鄰居鄉里同樂會般的親近愉悅!
兩年後重新推出的這齣戲其實做了相當程度的修改,除了從三個多小時的長度刪減為兩個多小時,也特別加重了劇中母親心情的轉折,讓全劇的悲喜對比更加強烈,因為對導演羅北安而言,兩年的沈澱使他對婚姻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別是他對母親心情的體會:兒女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