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與「取材」的例子,在古典音樂界可以說層出不窮,在過去,著作權觀念不發達的年代,甚至整曲沿用的情況也經常可聞。像是古諾《聖母頌》直接把巴哈《十二平均律,C 大調前奏曲》拿來當作襯底;拉威爾則將穆索斯基鋼琴版的《展覽會之畫》改編成色彩豐富的管弦樂版。
到了現代,著作權觀念高張,依然有不少當代作曲家對「改編」、「取材」有所偏好,Alfred Schnittke 在《 Gogol 組曲》中,引用超過五段大家所熟悉的古典傑作片段( Pope Music PM 1007-2 ), 而 Milko Kelemen 在《獻給布魯克納》一曲中,直接採用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表達個人對大師的崇敬之意(BIS-CD842 )。是否牽涉著作抄襲是另一個問題,但是現代作曲家主要希望透過「改編」、「取材」,表達出後現代主義的「拼貼風格」。
馬勒的九首交響曲在今日被愛樂者視為珍寶,不過他在世時卻一直以指揮聞名,纖細敏銳的洞察力使得馬勒詮釋起音樂來格外感人,因此儘管個性火爆,但歐洲各大音樂廳、歌劇院依然爭相聘請他擔任客席指揮。事實上,馬勒除了在作曲、指揮上有高度成就外,他私底下酷愛改編名家的曲子,也不知道他是想藉此磨練寫曲技巧?還是時間太多窮極無聊?他竟然曾經改編過所有的貝多芬(九首)、舒曼(四首)交響曲,還改過舒伯特、布魯克納部分的交響曲。只不過「改編者馬勒」的作品似乎沒有引起世人太多注意,至今僅剩下改編舒伯特《死與少女》、貝多芬《莊嚴》這兩首弦樂四重奏,偶有演出。
其實,馬勒的改編手法極度精準,從他交響曲中的管弦樂法就可看出他對音色有著過人的掌握,他的交響曲編制比其他作曲家大上許多,但是和聲感卻比別人還要和諧、通透、迷人,龐大的交響曲齊奏在他寫來,就像室內樂般和諧親暱,再加上他獨家的抒情旋律,難怪馬勒的交響曲像「毒藥」般令愛樂者難以自拔。面對《死與少女》、《莊嚴》這兩首原本僅用四把弦樂器的作品,馬勒再度祭出創作巧手,在不破壞弦樂器融合質感的情況下,豐富了聲部織度。他將四把弦樂器「擴編」成弦樂群合奏,在不失作品本色原則下增添浪漫悅耳。
指揮 Marco Boni 有著豐富的室內樂團合奏經驗,他率領的皇家大會堂室內管弦樂團的成員,全數來自「歐洲三大樂團之一」的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團員間彼此合奏默契十足,音色精純一統、張力滴水不漏。 對發燒友來說,ARTS 這張唱片屬於發燒友系列( Audiophile Series ), 無論音色質感的豐潤度、臨場的氛圍、音場的自然開闊感都臻一流水準。
聽到這張錄音裡,馬勒充滿藝術感的「改編」,如果您是貝多芬、舒伯特會告他「剽竊」、「抄襲」嗎?還是覺得馬勒充分理解樂曲而「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