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西方劇場史,從歷史劇、悲劇到喜劇,莎士比亞的作品至今依然是各國表演團體的最愛,每年不斷有各種演出詮釋的新版本出現在百老匯甚至是地下前衛劇場,尤其當今年好萊塢以一齣《莎翁情史》將莎士比亞的虛構傳記與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作巧妙結合,並且以諧仿方式自嘲好萊塢自身的演藝環境,可以說讓觀眾沉醉於莎士比亞雅俗共賞的魅力中;如果大家因此對莎翁的其他作品有興趣,即將由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與劇場設計系聯合公演的《仲夏夜夢》,不同的詮釋面貌相信可以讓大家對莎士比亞的喜劇有另一種體會。
莎翁原著的《仲夏夜夢》其實有點像是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故事,仙界精靈「帕克」拿著魔法眼藥水四處搗亂,結果把私奔到森林中的四個年輕男女萊山卓、赫米雅、狄米區耶與海冷娜變成錯綜複雜的四角愛情關係,互相面臨著愛情的追逐、背叛、擔心……等種種考驗,最後在精靈仙王與仙后的巧手安排下,眾人終於有了最恰當的歸宿。
不過這次國立藝術學院演出的版本其實有許多特殊變動:例如他們將要在關渡藝術學院校區作露天劇場的演出便是一大創舉,試想,《仲夏夜夢》故事本來就是一則發生在夏季夜晚的幻想童話,如果觀眾也能夠在滿天星辰的蒼穹下,露天席地(背後是遼闊的關渡平原,前面則是依校園而建的舞台)欣賞這齣自然界的神祕物語,迎著山邊徐徐吹來的和風,那種如水般的沁人清涼其實是難得的享受。
導演馬汀尼為了貼近台灣經驗,這次她所執導的《仲夏夜夢》還大量使用了台語對白來表現莎翁台辭的抑揚頓挫,並且擷取了台灣鄉土與流行文化的秀場娛樂感,觀眾可以從中體會,看似古典嚴肅的莎翁作品,其實也有它平易近人的一面(而且說實話,莎翁的作品在當時本來就是最通俗的商業劇作)。
這個版本的另一個更動,則是劇中角色服裝的設計,更簡單的說法,則是劇情時代的設定。原著故事發生在歐洲中世紀的森林,然而藝術學院的演出為了拉近與觀眾間的距離,不但刻意強調本劇的現代感,服裝設計王世信更將大部分角色們的裝扮設計成流行的現代時裝服飾,甚至部分歌舞中演員還以直排輪上場,因此我們可以直接將原著故事中的夏夜之森變換成台北繁華夜晚的都市叢林, 現代VS. 古代,自然 VS. 都市,莎士比亞的厲害, 就在於即使變換時空,人類對生命與感情的共同質感依然如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