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七夜怪談」竟然會成為這兩、三個月來最熱門的電影話題,到處都有人在說、在問:「它到底有多恐怖?」電影院外面大排長龍的購票觀眾,更證明了它已經變成一股熱潮。儘管日本恐怖片在台灣已經耕耘好一段時間,但是這種集體式的瘋狂卻前所未見。相較於美國恐怖片常常渲染的血腥手法、道德命題,以及用以吸引觀眾的特效化妝,日本恐怖片在外觀上,好像不那麼「炫」,而且從《學校有鬼》系列以降,自成一種特色:幾乎所有的鬼故事都從學校開始,而每一部電影都脫不了老師跟學生,以及同學跟同學之間的同心降魔、互助合作,甚至帶一點說教色彩。不過《學校有鬼》系列在台灣並未掀起熱潮,只能說是慢慢地打下基礎,直到《鬼娃娃花子》上片,一股自青少年觀眾蔓延開來的「傳染力」才開始蔚為奇觀。
《七夜怪談》也是從學校開始的,傳言有人看了一捲神祕錄影帶後,接到一通恐怖電話告訴他將於七天後慘死,果然七天後預言應驗。而四名高中男女去伊豆度假時,也遇到這種情形,結果七天後,在相同時間、不同地點,全部暴斃身亡,每個死者皆死於怪異的心臟衰竭,死前臉上則露出驚嚇過度的詭異神情。而松●菜菜子飾演的女記者,在積極調查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時,也陷入這個詛咒,甚至捲進了她的前夫與獨子。
《七夜怪談》可以算是「城市傳奇」的一種,所謂「城市傳奇「指的是把現代生活的某些教訓技巧地變成駭人聽聞的恐怖故事,而生警惕之效。《七夜怪談》的恐怖,除了氣氛營造上的成功以外,最主要的即是它把詛咒施行的媒介,定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逃都逃不掉的「必備」家電:電視、電話、錄影機,把現代人極端依賴的溝通工具變成魔物,當你看過恐怖的女鬼從錄影帶和電視機裡爬出來的嚇人景象後,回到家裡望著無論是「開」還是「關」的電視,想必也要毛骨悚然。電影這樣拐彎抹角去批評電視(把電視視為寄藏魔鬼的媒介),倒是不多見的「創意」。而來路不明的錄影帶,究竟是攻擊觀眾把收視錄影帶的行為用以取代真正進戲院看電影,還是把所謂標示不明的帶子(這裡可以引伸為盜版或其他非法帶子)拿來開刀,端看你如何解釋。《七夜怪談》可以說是近來最聰明的一部「城市傳奇」式的恐怖片,完全放大了現代生活的危險和焦慮,以及對各種物質過度依賴的結果。把觀眾看恐怖片時,原本只發生在戲院內的特殊情境恐懼,放大為走出戲院後更加毛骨悚然的擴大情境恐懼。
不過最恐怖的還是片商打鐵趁熱的能耐,眼看《七夜怪談》的票房還是如此居高不下, 續集《七夜怪談 2 復活之路》就要上片了,屆時電影街到處都是《怪談》的盛況可期。在經歷好萊塢這些年來將恐怖等同於血腥暴力的拍片策略後,《七夜怪談》這種回復「古典魅力」訴諸心裡發毛的恐怖手法,能維繫多久熱潮,會不會成為次文化的一環,倒值得我們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