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事實上,在台灣藝術表演的領域中,專為小孩子而演出的表演團體也不在少數,尤其每到四月四日婦幼節(就是以前的兒童節)前後,節目就會像接力似的連續演出;而今年在行政院文建會的策畫下,由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承辦的「第二屆出將入相──兒童傳統戲劇節」,更把這波熱潮提前到三月中。顧名思義,這個戲劇節就是以寓教於樂、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兒童觀眾欣賞傳統戲劇的魅力,我們今天就為關心兒童戲劇入門的家長們,介紹其中最早演出的兩齣作品。
如果讀者熟稔閩南語,當可由這些一語雙關的角色名字,體會這齣歌仔戲充滿誇張情節的喜劇性格;當然《烏龍窟》的有趣不僅於此,它還刻意把傳統戲劇的﹁反串」拿來大作文章,所以演出兩個笨賊角色的演員其實本來都是當家旦角,反倒是老婆婆的角色卻由彪型大漢演出;也因為故事如此簡單搞笑,人物充滿喜感,所以本劇藉此更能讓兒童對歌仔戲演出形式有基本的了解。
第二個登場的團體則是《華洲園皮影戲團》 ,雖然成立的歷史十分年輕,卻以受邀國外演出,並得到國家文藝基金會的補助肯定。不過不像其他團體以原創的新劇碼迎合新世代的口味,他們這次所要呈現的劇碼是《三打白骨精》,大家一聽就知道是傳統西遊記中的橋段,描寫白骨精再三幻化人形誘惑唐僧,卻屢遭孫猴子識破阻撓,只是唐僧卻不明就裡責罵悟空……而強調古典傳承的華洲園,這次演出仍然著重在呈現平面皮偶操作的優美身形,以及口白、唱腔與詩詞的典雅風韻──這些特質聽起來跟當紅的布袋戲有著些許雷同,不過這種透著光演出的影偶劇,應該能夠為那些已經習慣電視卡通與霹靂金光布袋戲的兒童們另一種教育啟發。
當然,即使不要功利地計較教育意義,能夠跟孩子一起快快樂樂看完一齣好玩的歌仔戲或別緻的皮影戲,也絕對是促進感情的溫馨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