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矯正器、自鎖式矯正器、隱形矯正器有什麼差異?矯正有年齡限制嗎?做完矯正要終身戴維持器嗎?曾多次入選世界名人錄的牙醫教授許必靈為你解惑。
別以為牙齒矯正只是單純愛漂亮,咬合不正除了美觀問題,也會影響身心健康。
曾有留美醫學生出現耳鳴、偏頭痛、腰痠背痛、便秘、失眠等諸多症狀,問題就出在咬合不正,牽動顳顎關節病變,求助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兼任教授許必靈,做完牙齒矯正後,所有不適一併解決,再展自信笑容。
許必靈表示,咬合不正類型眾多,包括齒列擁擠、齒間縫隙、上下顎過突或後縮、暴牙、開咬、深咬、錯咬、戽斗等,原因更是錯綜複雜,除先天遺傳外,不良口腔習慣、夜間磨牙、外傷,連過敏性鼻炎、習慣性用口呼吸也可能導致咬合不正。
矯正不一定要拔牙,視個案而定
無論何種咬合不正型態或原因,許必靈都會先為個案照X光,再從「三度空間(垂直、水平、深度)」動態思考,因這三股力量會相互影響,抓到問題點,用對矯正方法,便可輕鬆完成矯正。
舉例而言,有個13歲弟弟上下齒列都很擁擠,一般牙醫直覺會認為須拔牙矯正,但許必靈查出原因出在弟弟有過敏性鼻炎,習慣性用嘴巴呼吸,舌頭自然離開上顎,影響上顎發育得太窄,壓迫下排牙往內倒,於是先將上顎骨撐開,約100天的時間讓骨頭長好,再戴傳統矯正器,不需拔牙便完成矯正,臉型也更立體。
另一常見案例是前牙開咬,許必靈提及以往很多教科書寫到,前牙開咬的人是牙弓太深,通常須拔牙矯正,但他研究並非如此,而是上顎骨太窄,開口小,視覺上看起來較深,只要把上顎骨撐開,不需拔牙就能矯正。
許必靈指出,牙齒矯正並非一定要拔牙,視個案而定,以第一個案例來說,若23歲才矯正就得拔牙,因過了生長期,上顎已無成長可能。拔牙會影響矯正時間及臉型,若介於拔或不拔都可矯正,就取決於病人的主觀,男生通常不拔,女生偏向拔牙。據他多年經驗,矯正絕對不能拔虎牙,因位在牙弓轉角處,一拔會凹陷,影響外觀。
許多人關切矯正時間問題,許必靈認為不是愈早愈好,而是應「早期診斷、適時治療」,並且要找對醫師。
他建議孩子開始換牙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諮詢牙醫師。若等到換完牙,骨頭發育已接近完成,矯正可用本錢就變少了,雖然成年後仍可接受牙齒矯正,但上下顎已定型,移動力道要輕一點,治療時間相對會拉長。
三種矯正方式比一比
目前牙齒矯正方式,主要有傳統矯正器、自鎖式矯正器、數位隱形矯正器三種類型,許必靈分析特性及適用狀況如下:
●傳統矯正器
俗稱「大鋼牙」的金屬矯正器,使用鐵線及橡皮圈固定,達到調整牙齒位置的效果。雖然外觀明顯,易有異物感,仍有不可取代性,特別在運用特殊鋼線(Gummetal wire)將大量牙齒往後推時,只能使用傳統矯正器。
另一種透明的傳統矯正器,材質為陶瓷或樹脂,前者材質硬易碎裂,後者容易磨損,如果用正常力道做矯正,病人會很不舒服,且看診次數會增加,許必靈個人並不全口採用,僅限局部使用。
●自鎖式矯正器
有別於傳統矯正器,每顆矯正器裝有小閘門,可固定鐵線,不須綁橡皮圈,特點在於「低摩擦力」,理論上可減少病人的不適,牙齒移動速度也較快,許必靈目前有90%的個案均採此法。但他提醒,自鎖式矯正器有技術門檻,如果仍採傳統矯正器的高摩擦力技法,就無法發揮自鎖式矯正器的優點。
●數位隱形矯正器
依病人牙齒繪製3D模型,客製化製作類似牙套的透明塑膠矯正器,大約每10天更換一副,療程與牙套數量因人而異,優點在於美觀、舒適、好清潔,但費用略高,且並非所有個案都適用。
許必靈說,隱形矯正器容易做到讓牙齒往外擴張,但做不到向內壓,也不適用於牙齒要往前移動、虎牙要旋轉、牙齒要下拉、刺激齒槽骨生長等情況。
此外,最大障礙是牙齒各動各的,經常只能排整齊,很難兼顧功能,造成咬合無力,有賴醫師再微調,才能達到矯正目的。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一口好牙這樣做」
趕快加入《生活i健康》粉絲團.掌握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