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陳女士因退化性膝關節炎,長期都有膝蓋痛的困擾,多年來接受每半年一次的健保玻尿酸注射療程,本來效果很好,但連續幾個療程下來,原先的效果漸漸撐不到半年,膝關節疼痛的問題愈來愈嚴重。
陳女士約半年前在安南醫院做過左膝的微創膝關節鏡手術治療,希望可以緩解疼痛、避免置換人工關節,無奈事與願違,陳女士膝關節內側的軟骨損壞程度,遠遠超出X光片上的表現與預期。
因此,她接受膝關節鏡術後的2個多月,仍然不良於行,走路只能一跛一跛的。
後來,她轉至安南醫院骨科主任方彥博的門診,接受新型「活動式半膝微創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良好,出院返家後第三天,就自行騎機車出門活動,街坊鄰居都感到不可思議。
手術、藥物注射...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方法多
方彥博主任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相當常見,初期治療方式多採取藥物治療、輔具矯治等。
侵入性療法有類固醇注射、玻尿酸針劑治療、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清回輸療法(簡稱PRP),搭配關節鏡手術治療,或脛骨高位截骨矯正手術(簡稱HTO)治療。
若以上治療方法都行不通,最後才會考慮人工膝關節置換,其中又分為半膝、全膝置換術兩種。
置換人工膝關節,半膝、全膝差異在哪裡?
當膝關節病變只集中在關節面的一側,且十字韌帶仍健全時,尚未達置換全膝人工關節的程度,可以選擇半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治療。
手術中使用的墊片,若使用固定式墊片,有健保給付;若選擇活動式墊片,則須部分負擔。
近年有不少民眾選擇活動式半膝關節置換手術,方彥博主任表示,其特色是傷口小,術後隔天即可下床練走,約5天即可出院,2星期左右便可以像正常人一般行走,術後復原期較短。
不過,由於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決定採用全膝或半膝人工關節置換術之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選擇較適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