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是台灣常見的疾病,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或藥物治療外,市面上可見宣稱具有抗過敏功效的發酵乳製品或益生菌,是不是真的可以改善過敏?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林子閔表示,由於外在致敏物質變多,加上可能是腸道菌叢生態失衡,導致免疫調控機制出問題。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資深主治醫師徐世達指出,人體同時存在兩套免疫系統。一套由第一型幫助型T細胞〈Th1〉所負責的正常免疫反應,負責對抗感染的微生物;另一套由第二型幫助型T細胞〈Th2〉所負責的過敏免疫反應,負責對抗環境中寄生蟲、叮咬蟲類、過敏原與刺激物接觸障壁層器官〈包括皮膚與黏膜器官〉的防治反應。
這兩套系統都可以由調節型T細胞〈Treg〉和其所分泌的細胞激素〈TGF-β和IL-10〉來做調節,維持正常免疫反應。兩者互為拮抗,Th2太活躍會使Th1低弱,人就容易產生過敏疾病,同時容易受到環境中各種微生物感染;若能讓Treg或Th1上升,就會讓Th2能力下降,便能使過敏病人不容易產生過敏疾病。
選錯、吃多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加重症狀
益生菌對抗過敏的原理,便是使Treg或Th1上升,抑制Th2,以降低臨床過敏疾病的發病率和嚴重度。徐世達指出,許多歐美研究證實,長期補充益生菌去時有助於舒緩過敏,但僅適用於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但不同菌株的益生菌具有不同功能,選錯益生菌反而可能加重過敏症狀;還有補充益生菌數也不是愈多愈好,吃到適當建議數量即可,過量攝取反而會造成免疫力下降。
攝取時間也非常重要,徐世達指出,世界過敏組織建議媽咪在懷孕35周以後,可以開始補充益生菌;寶寶出生後,媽媽在哺乳期間持續攝取,將益生菌經由母乳給予嬰兒;或從孩子出生後直接餵食益生菌,也能幫助調節體質。
林子閔解釋,不同菌種有不同效用,若要預防過敏,建議選擇抗敏功效的菌株。購買時務必留意菌株菌株標示,包括菌名、菌株來源、生產方式,目前國外研究較有充分證據證實有效的為乳酸菌、LGG、代田株、LP33等,建議可依個人需求、經濟能力等挑選適合的益生菌。平時不妨天天飲用優酪乳,有助於改善腸道菌叢生態,減緩過敏反應。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從此不過敏」
趕快加入《生活i健康》粉絲團.掌握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