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民眾因害怕面對死亡、家人無法承受等因素,身體出現異狀時沒有在第一時間就醫,拖延的結果往往使病情更加嚴重;尤其是一些初期症狀不明顯的癌症,例如口腔癌,患者容易掉以輕心。
江先生近期發現,他的牙齦和臉頰交界處有凸起的腫塊,導致臉頰也鼓鼓的,就像嘴裡含了東西,在太太三催四請之下終於來到醫院看診。
問診時,醫師發現江先生口腔內的腫塊,邊緣呈現不規則狀,看起來不樂觀,詢問他這樣的症狀已持續多久。
擔心妻兒無依靠
拖延就醫不敢面對
江先生含糊地說,應該有好幾個禮拜了,而太太則激動地反駁:「拜託!至少有好幾個月了!我叫你早點來你就不來!」「我就覺得不對,我上網查過,嘴巴內長出一些東西都是異常的!」
問診過程中,江太太直抱怨是因為先生重面子,「我平常勸他戒菸、戒檳榔都不聽,這男人都不聽耶!愛面子啦!長了腫塊,還隱瞞到不能再瞞才說出口。」
經過切片檢查,確診罹患口腔癌第二期時,江先生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醫師,其實我有癌症險,錢不是最大的問題,我真的很擔心我太太和小孩,請問我還能活多久?」
原來他先前不就醫,不是愛面子,而是害怕萬一自己怎麼了,妻兒該怎麼辦,因此遲遲不敢面對。
早期治療效果好
口腔癌應提高警覺
收治病例的衛福部臺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家萱表示,有些病人在一開始發現口腔內有異常變化時,會使用拖延戰術,希望日子拖著拖著、病情可能就好了。
不過,口腔癌臨床病變通常不明顯,病人常常置之不理,等到口腔內的狀況變嚴重後才就醫,病情發展可能更嚴重。
口腔癌的治療
第0~1期:只需要小型手術治療,不會造成臉部變形,5年存活率為78%
第3~4期:可能需要進行手術、電療、化療,但手術困難度較高,且臉部外觀、口腔功能可能有暫時性或永久性的改變。
李家萱醫師表示,如果不是江太太的細心及堅持,江先生可能更晚才會發現口腔病變及就醫,屆時再治療都晚了。
確診後,江先生接受手術治療,並在術後積極配合電療,醫師也建議他戒菸、戒檳榔,並配合斷層掃瞄、口腔切片等檢查。
遠離口腔癌
1.高危險群:抽菸、吃檳榔、喝酒的民眾
2.症狀:口腔、舌頭有不明原因的潰爛、刺痛或異常出血,應盡快就醫檢查
3.篩檢: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嚼檳榔者包含已戒檳榔的18歲以上原住民)應定期接受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的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男性26%的死亡風險。
李家萱醫師呼籲,若發現家人有身體不適、異常等問題,請鼓勵及支持家人立即就醫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提升家庭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