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將至,冰涼涼的醋飲既解渴又有多重健康功效,醋真有那麼神奇?醋對身體到底有什麼作用?又該注意什麼,才能真正喝得健康?
醋,性味酸苦,溫。入肝、胃經。有散瘀、止血、解毒、殺蟲之功。
歷代醫藥家用醋養生治病,《本草綱目》多有收載古今醋方。中藥常把醋當藥引,或拿來炮製中藥材,幫助舒緩筋骨痠痛。
夏天吃醋 開胃還能幫助減重
醋最為人所知的功效,想必就是開胃,協助擊敗天熱導致的食欲不振。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楊淑媚開宗明義指出,醋能開胃,吃些涼爽、帶酸味的料理,能激起食欲,誠如《本草綱目》記載:「醋能消腫、散火氣、殺邪毒。」《本草備要》也說:「醋能散瘀解毒、下氣消食、開胃氣、散水氣。」這也是為什麼東南亞料理以酸辣聞名,在體感溫度超過40℃的狀況下,來一碟清爽微酸的涼拌海鮮或泰式青木瓜,是再享受不過的事了。
那令人著迷的酸味正是來自醋的有機酸。醋中有多種有機酸,如醋酸、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二氫阿魏酸和二氫芥子酸等,大部分來自發酵過程的化學反應,也是醋的機能成分之一。
台安醫院健康發展部營養師孫曉文表示,脂肪、澱粉、醣類等代謝皆需利用能量,檸檬酸便會發揮作用,含檸檬酸等有機酸的醋能促進循環、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甚至輔助減重。
這些有機酸也會刺激大腦中樞分泌唾液。有些長者因退化以致唾液分泌變少、食之無味或對某些味道特別敏感,此時就可以在飲食中加點醋或斟酌喝醋,以開胃、解油膩、幫助腸胃蠕動。
錦上添花 助鈣質釋出還能驅蟲散瘀
「少鹽多醋」一向是傳統的健康飲食之道,可是,現代人外食頻率高,吃到加工食品的機率大增,鹽的攝取量早就超過一日6 克的建議量,該怎麼辦?楊淑媚表示,你可以善用醋來增加菜餚風味,減少用鹽,這麼一來,還能降低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
孫曉文以營養學的角度指出,這是醋含有的多酚類植化素,如兒茶素、蛋白黑素等發揮的功效,加上果醋中含鉀離子,可以幫身體排出過剩的鈉,達到預防高血壓之目的。
尤其,如果你是熱愛喝排骨湯的人,在烹調排骨湯時,不妨加入一茶匙的白醋,楊淑媚說,這有助於大骨裡的鈣質釋出,喝湯時更易補鈣。
醋也可以輔助降低GI值!孫曉文舉例,日本料理常見的醋飯,能減少血糖上升。平時血糖偏高者,可以在吃飯時搭配純釀造的好醋來降低GI值,穩定血糖。為何要強調「好醋」?有些人本身血糖高,又不慎選到甜味重的醋,將適得其反。
除了這些飲食上的錦上添花,醋的好處也散見於生活,常見的就是用來驅蟲,還有對抗青春痘。
在中醫裡,醋具有散瘀破結、治癥瘕積聚之效,也就是能消散寒瘀,只要在患部淡淡敷塗白醋,對身體非紅腫熱的腫塊,如皮膚突出、青春痘、良性淋巴腫大、痔瘡、病毒性尋常疣等,都能殺菌消炎。但楊淑媚叮嚀,發炎化膿、紅腫熱期間,不能這樣做。
養生已經漸漸成為時尚,夏天來了,換種飲料喝、換點料理方式。只是,切勿迷信,坊間流傳吃肉會讓體質變酸,能藉由喝醋來使身體恢復到鹼性狀態,於是有人開始拿醋當水喝。楊淑媚笑說,人體自有機制以維持血液的酸鹼值平衡,不是單靠吃某些食物就能改變。喝醋並不能真的對身體產生鹼性作用,但確實能讓你朝健康的方向改變,值得一試!
喝醋3原則
每種食物的好都是有條件的,過與不及都不行,想喝好醋,還是必須掌握重要3 原則:
1、空腹不喝醋
不論你的胃腸多強健,都不適合空腹喝醋,免得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反傷害胃壁。應該在餐與餐之間,或飯後1 小時再喝醋,降低對胃腸的負擔,順便幫助消化。
2、每天最多1~2杯稀釋醋
少量吃醋無礙,每天1~2 杯稀釋醋便可。許多市售果醋或醋飲料,添加了大量的糖去修飾口感或風味,購買時務必注意成分標示,才不會一番養生美意,卻讓自己額外喝下熱量,不利控制體重和健康。
3、注意烏醋中的鈉含量
有些料理如大腸麵線非加一點烏醋或壽司醋不可,但要注意鈉含量,斟酌提味即可。100克的烏醋含1500 ∼ 2000 毫克的鈉,5 茶匙烏醋相當於5 克的鹽,高血壓、腎臟病患都要限量使用,同時,烏醋裡也含較多鉀,不適合腎臟病患。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呷醋」
趕快加入《生活i健康》粉絲團.掌握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