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推估,全世界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臺灣每天增加的失智症患者也高達38位,病人家庭負擔年近百萬元。失智症不是病友一人受苦,家人的經濟重擔、精神壓力,都是臺灣社會必須正視的隱憂。1月17日杏輝醫藥集團與《今周刊》合作,邀請對研究、治療失智症及相關預防醫學的權威醫師,與民眾分享正確的醫療觀念,共同投資記憶存摺,期盼大家為預防失智及延緩失智而努力。
臺灣人儲蓄觀念好,金錢存摺豐厚,不過,記憶存摺你準備好了嗎?臺灣每天增加38位失智症病人,無論對家庭、社會、國家的經濟及人才損失,都是一大警訊。
杏輝醫藥集團與《今周刊》合作,1月17日於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憶起杏福-投資記憶存摺〉失智症公益論壇講座,邀請臺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擔任講座引言人暨論壇與談人、德和隆集團董事長賴博雄擔任論壇主持人、中國醫藥大學教授許重義及前衛生署疾管局長、南臺科技大學教授蘇益仁擔任論壇與談人。並由三位國內失智症及預防醫學權威——臺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醫師、高雄醫學大學大同醫院神經科主任楊淵韓醫師、羅東博愛醫院預防醫學中心主任許博文醫師擔任專題講者,共同傳遞預防失智症的正確知識與觀念。
享受長壽人生,更要努力預防失智
公益論壇講座起始,杏輝醫藥集團董事長李志文致詞指出,「國人很多50幾歲就退休,80、90歲還有活動力,非常長壽,所以我們更要努力避免、延緩失智症發作。」這也是為何近年杏輝投入大量資源研究,成功復育獲歐盟有機認證、生長於新疆天山以南的管花肉蓯蓉,研發出延緩腦部老化、有助於改善認知功能及長期記憶的中國大陸二類新藥及保健食品。
到場與會的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亦指出,臺灣已有多達27萬失智症病友,不出幾年將翻倍。他呼籲民眾,面對失智症不僅要積極預防與治療,更需要社會大眾付出更多的關心與友善的行動。
《今周刊》社長梁永煌提及,《今周刊》雖是財經雜誌,但極為關心臺灣高齡化社會的醫療問題。從八年前「消失的醫生」專題到兩年前呼籲新國病肺腺癌防治,現在則要與民眾共同正視失智症對社會的影響。目前65歲高齡者已超過總人口14%,每天亦增加38名失智症患者。「每位失智症患者療程長達8至10年,失智症家庭年花費近100萬元,其中更有近90%失智症患者沒出門。」他疾呼民眾要提高預防失智症的知識與意識,除了讓病人獲得更好的照料,也提供他們更多社交活動,有助延緩病情。
準備好智能存摺!提早檢測、禪坐冥想、積極社交
第一位專題演講的臺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醫師長期研究失智症及年輕型失智症,針對大腦生理結構說明記憶如何形成與流失。「人年紀大不見得記憶比小孩子差,只要跟經驗相關的,像是圍棋棋局、股票看盤,如果是有意義的連結,中老年人反倒有更好的記憶表現。」她以知名的修女研究(The Nub Study)為例,指出104歲修女死後,解剖其大腦發現已有中度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但在生前則因為社交活躍,有足夠的「智能存摺」,以至沒有顯現出失智症症狀。王培寧鼓勵民眾,「智慧樂齡,健腦不健忘」多學習新知、多與人接觸,就能延緩腦部退化。
高雄醫學大學大同醫院神經科主任楊淵韓醫師針對失智症檢測投入多年心血,在2005年即翻譯引進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AD8」量表,幫助民眾快速篩檢是否有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他強調,失智與否是跟自己過去跟現在的行為改變做比較,鼓勵民眾多做肢體運動、心智活動及社會參與,以延緩退化。同時他也提出禪坐冥想能開發覺性,增加大腦皮質的密度,對預防失智症相當有幫助。
羅東博愛醫院許博文醫師則借鏡日本對失智症預防及治療的研究成果,請與會來賓一起想想,對於漫長的存活餘年(Life Year)想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除了身體疾病,高收入國家最多的疾病負擔都是用在失智症及憂鬱症上,說明了失智症會深刻而漫長地影響老年生活。他建議,高齡者可以多唱歌、聽音樂,且需有規律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才能提早預防失智症。
1月17日的〈憶起杏福-投資記憶存摺〉為「杏輝生技營」的第一個課程。杏輝醫藥集團為培訓優秀醫藥生技人才,自2011年起舉辦杏輝生技營,為讓學員在研習過程中獲得啓發,杏輝聘請生技界產、學、研菁英為學員授課,期盼協助培訓生技產業的生力軍。九年來杏輝生技營已累計300多名青年學子參與,其中有150餘人加入生技產業,目前投入執業藥師30餘人、醫師6人、營養師10人、律師10人,顯見杏輝生技營有助於青年學子找出個人定位和職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