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曉得自己會打鼾,卻苦了枕邊人。事實上,打鼾不僅影響睡眠品質、伴侶關係,更暗藏「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致命危機。
全台約有45萬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8成以上未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睡眠中心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指出,中年男性約3∼5成有打鼾的困擾,中年女性則約1成,但這些潛在人口多半不會就醫,對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亞洲人、肥胖、常喝酒,都是高危險群
「睡眠呼吸中止症」顧名思義是指睡覺時呼吸停止。當呼吸氣流通過狹窄的咽喉時,軟組織振動,就會發出打鼾聲。倘若呼吸道塌陷阻塞,無法吸進氣,鼾聲便會停止,持續10秒甚至幾分鐘,因缺氧驚醒才會再呼吸。
一般來說,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中樞型、阻塞型2大類型。
◎中樞型:因呼吸中樞出問題,呼吸訊息指令傳導異常,導致呼吸暫停,但臨床上較為罕見。
◎阻塞型:呼吸時,空氣是從鼻腔到口咽,再進入氣管。由於亞洲人的頭骨比西方人小,咽喉空間相對較窄,假如此時口腔咽喉的軟組織較多,或下巴後縮、舌頭肥大、扁桃腺經常感染而腫大,或是過敏性鼻炎使得鼻腔黏膜較腫,都易產生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除了亞洲人、上呼吸道結構異常者較易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外,「肥胖」被認為是常見誘因。而隨著年紀增加,呼吸道肌肉張力減弱,加上軟組織堆積,脖子變粗,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比率也會提高。
然而,不少瘦子也會打鼾,又是為什麼呢?蘇一峰說,除了亞洲人頭骨較小等主要原因之外,與飲酒、服安眠藥的習慣有關。睡覺時身體平躺,受地心引力影響,嘴巴的軟組織會跟著向後壓,將呼吸道壓扁,就易發生呼吸道阻塞,而常喝酒或吃安眠藥助眠的人,肌肉放得更鬆,因而較易嚴重打鼾。
嚴重打鼾者猝死風險高,易引發疾病骨牌效應
睡眠呼吸中止症除影響睡眠品質,更暗藏致命危機,「它會引發骨牌效應,導致後頭一堆疾病跟著來,」蘇一峰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風、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是一般人的3∼4倍,睡覺時猝死風險則為2∼3倍。
經常打鼾的人,就像睡覺時一直被叫醒,無法進入深度睡眠,交感神經會過度興奮,並影響到心臟,導致心跳變快、血壓升高,較易罹患心臟病、心肌梗塞。長期睡不飽也會影響腦部功能,增加中風、失智的機率。
無法靠睡眠來獲得充分休息,會讓身體處在發炎狀態,除了容易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新陳代謝問題外,美國也有研究顯示,身體長期發炎,罹癌機率較高。
蘇一峰說,有些高血壓病人一直找不出原因,吃再多藥都無法控制,眼尖的醫師看到病人脖子較粗,一問之下果然打鼾嚴重;解決打鼾問題後,病人的高血壓竟可減藥,甚至逐步停藥。
此外,兒童、青少年如果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學習力會比較差,免疫力也會下滑。曾有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較易得肺炎。
改為側睡,睡眠呼吸中止症可改善5成
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治打鼾,蘇一峰建議先從改變習慣著手,減重、少飲酒、少吃安眠藥。另有研究發現,側睡可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因仰躺時,呼吸道周邊軟組織後壓,改為側睡可改善5成左右。調整枕頭高度是否有幫助?目前證據不足,有待進一步研究。
治療上主要看嚴重度及阻塞部位,蘇一峰說,假如是從外觀、組織較好處理,也願意接受手術的患者,可藉由開刀清除喉嚨附近軟組織、扁桃腺,或透過整形手術改變下顎、口咽、呼吸道空間。
無法靠手術改善或不想開刀的病人,就得靠內科治療法,例如睡覺時佩戴正壓呼吸器來輔助吸氣,等於有股外在力量幫忙把氣送進呼吸道,以克服呼吸道塌陷的難關,就不會吸不到氣。蘇一峰說,很多病人使用呼吸器後,都睡得較為安穩。
若不確定自己的打鼾程度,以及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斷現象,可至醫院接受睡眠呼吸檢查,利用儀器偵測腦波、呼吸、心跳、血氧等,記錄睡眠期間的變化。不過,由於這個檢查要在醫院睡上一晚,床位有限,一般預約要排1∼2個月左右,須耐心等候。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最強休息法 深睡眠」
趕快加入《生活i健康》粉絲團.掌握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