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熟男睪固酮數值溜滑梯,陷健康危機!三招克服男性更年期

熟男睪固酮數值溜滑梯,陷健康危機!三招克服男性更年期

2018-08-02 11:54

59歲陳總人際關係活躍,也熱愛社交,周末常喜歡約朋友到高爾夫球場來個幾桿。但他近幾年常常感覺疲倦、無力,甚至免疫力低落、常感冒,變得不太愛外出,只想窩在家裡當宅男。

在一次年度例行性的全身健康檢查時,醫師發現陳總的健檢數據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亞健康的症狀卻愈來愈多,因此建議可進一步針對男性荷爾蒙進行深度篩檢,發現他的睪固酮數值竟跌落至2.84 ng/ml,達到睪固酮低下的程度,也就是進入了男性更年期。

 

進入男性更年期:性功能障礙、情緒失調都可能找上門

 

睪固酮是男性活力的泉源,更是男性荷爾蒙的重要指標之一。聯安診所分析851筆2015~2017年健檢及男性荷爾蒙資料,發現台灣男性睪固酮偏低的比例,三年來增加了2.8倍!最新數據也顯示,每4位男人就有1位有此狀況。

 

進一步分析睪固酮偏低者的症狀前三名,分別是感到無力或疲倦、記憶力變差及多尿頻尿。另外,睪固酮分泌不足,除了會造成熟知的性功能障礙外,更容易增加代謝症候群、骨質疏鬆、大腦功能退化、肥胖、心血管疾病、情緒失調等多重健康風險。

 

年齡增長為睪固酮分泌減少主因!「壓力」及「肥胖」也不容小覷

 

林美秀醫師表示,睪固酮分泌的高峰期為15~30歲,最高可以到12 ng/ml,然後每年會以1~2%的速率下降,到40歲之後,就會逐漸產生不足的症狀。

 

除了年齡增長之外,造成台灣男性睪固酮偏低的比例三年倍增的原因,「肥胖」和「壓力」這兩大因素不容小覷。

 

台灣肥胖問題嚴重,台灣成人男性過胖盛行率高達5成3;且肥胖與睪固酮低下會形成惡性循環,脂肪細胞會釋放特定指令抑制睪固酮合成,而睪固酮偏低亦會使三酸甘油脂增加、脂肪分解減少,進而讓內臟脂肪堆積。

 

另外,現代人在外高壓工作、應酬;在家可能面臨維繫親人、夫妻關係等壓力,亦會影響睪固酮偏低。

 

另一個案例是50歲的李先生,身為公司、家庭的重要支柱,卻在短短2個月期間常感到胸悶、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鬱鬱寡歡的狀況。

 

原來李先生的父親驟逝,情緒性壓力的衝擊讓他的睪固酮嚴重下滑。李先生聽從林醫師的建議調整作息、增加運動與營養素補充,並隨著時間沖淡親人逝世的壓力後,李先生的睪固酮數值也漸漸回升。

 

Man Power健康三部曲,提升男性荷爾蒙、舒緩更年期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繁重,又常外食、精緻澱粉攝取過多,缺少固定運動形成肥胖問題。要如何提升男性荷爾蒙?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出「Man Power健康三部曲」:

 

  1. 定期全身檢查:完整全身健康檢查,了解自身狀況,以利醫師綜合評估與抽絲剝繭身體不適的原因。
  2. 男性荷爾蒙功能醫學檢測:透過抽血檢查了解男性荷爾蒙老化程度,與分析壓力、肥胖與男性荷爾蒙的關係。
  3. 飲食與作息調整:從「紓壓」、「減重」與「運動」等領域三管齊下:

 

多攝取紓壓、助眠營養素,幫助穩定情緒、身體放鬆

減重飲食、運動原則

 

貿易戰已經大打出手,科技戰初露崢嶸,以後會不會有金融戰、食品戰?不得而知。未來二、三十年,筆者看到的是不同形式的角力,時疾時徐,連綿不斷。

 

短期來看,筆者對六月底雙方達成階段性停戰,並不感到悲觀。這次談判的動態利益平衡並沒有改變,只是籌碼大了、嘴上強硬了。川普還是需要階段性成果來邀功,而且最好在美國選民進入夏季假期前發生,以期達到最好宣傳效果。但二○二○年美國選舉年,中國議題肯定是政客的箭靶子。柯林頓時代之後的五次大選,初選勝出的共和、民主兩黨總統候選人均對中國持敵視態度。

 

今天筆者擔心的不是行事乖張的川普,而是在對華立場上,美國顯現出的空前一致。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無論是左翼精英還是右翼精英,無論是白領還是藍領中堅,處處感受到冷戰時候的氣氛。中國精英在計算貿易戰的經濟成本(如美國消費者蒙受怎樣的損失),美國精英用的卻是冷戰思惟。這是筆者所看到的認知錯位。

 

從長遠看,過了這個坎的中國經濟一定以內需主導,十五年後中國國內市場的體量可能超過美國市場,中國應該可以發展出自主的科技體系。「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上次中國被嚴重依賴的大哥所拋棄,是六十年代初的中蘇關係破裂。川普也許是下一位赫魯雪夫。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吃素還會得大腸癌?防癌掌握3原則,這2件事別輕忽
吃素還會得大腸癌?防癌掌握3原則,這2件事別輕忽

2020-02-16

別讓肝癌、脂肪肝找上門!營養師:小心5個傷肝習慣
別讓肝癌、脂肪肝找上門!營養師:小心5個傷肝習慣

2020-02-12

45歲前就疲勞、煩躁和亂經?這些不適症狀可能是「類更年期症候群」
45歲前就疲勞、煩躁和亂經?這些不適症狀可能是「類更年期症候群」

2018-06-21

別懷疑!男性也有更年期障礙
別懷疑!男性也有更年期障礙

2018-05-04

老婆老闆逼走睪固酮 宅男40歲就更年期
老婆老闆逼走睪固酮 宅男40歲就更年期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