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直腸癌不一定要「開腸剖肚」 內視鏡也可切除腫瘤

直腸癌不一定要「開腸剖肚」 內視鏡也可切除腫瘤

林芷揚

癌症

林芷揚攝影

2018-07-17 14:23

63歲的侯女士平時身體沒有不適,但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後懷疑有腸癌,進一步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果然在直腸發現一個4.5公分的腫瘤,屬於0期直腸癌(原位癌)。幸好發現得早,醫師利用先進的內視鏡設備,成功幫她切除腫瘤,術後恢復相當良好!

癌症已經連續36年蟬聯國人死因第一位,消化系統的癌症更是佔了十大癌症的將近一半,尤其大腸直腸癌特別常見。

 

過去處理腸胃道癌症,常常需要「開腸剖肚」進行外科手術,患者除了害怕麻醉風險,也擔心術後癒合時間漫長,以及可能有併發症風險。

 

不過,隨著內視鏡的技術越來越先進,不只能用來檢查,現在還可以利用內視鏡切除腫瘤,傷口是在腸胃道,身體表面沒有傷口,術後恢復快,可說是「微創中的微創」。

 

▲台安醫院內視鏡治療中心主任簡錫淵介紹內視鏡設備。(攝影/林芷揚)

 

上述案例的侯女士日前參加國健署的癌症篩檢,其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反應,於是前往台安醫院檢查,內視鏡治療中心主任簡錫淵研判,可能是早期直腸絨毛狀腺瘤,評估之後替患者安排內視鏡手術。

 

侯女士於手術前一天入院做術前清腸準備,隔天治療時先進行靜脈麻醉法,不需氣管內插管,接著由醫師注射藍色藥水,將薄薄的腸壁分層,再用內視鏡專用的針狀電刀,沿著黏膜把腫瘤完整切除下來,手術只花了一個半小時,治療十分順利。

 

侯女士的女兒陳小姐表示,簡錫淵主任在媽媽術前很詳細地畫圖解說,術後媽媽恢復良好,住院四天後即返家,生活一切正常。切除的腫瘤經過檢驗後,證實是異生絨毛狀腺瘤,侯女士術後半年將會回到消化內科複診。

 

▲陳小姐分享媽媽罹患早期直腸癌的治療經驗。(攝影/林芷揚)

 

簡錫淵主任表示,內視鏡設備分為多種,較傳統的設備不能放大影像,或是只能數位放大,而台安醫院採用的設備是光學放大,可將病灶處放大40~80倍,影像非常清晰,微血管與組織紋路都能看得很清楚,有利於判斷與治療。

 

這種利用內視鏡切除腸胃道腫瘤的技術由日本發明,也是以日本最為先進,好處是術後恢復快,麻醉風險也較低。尤其許多腸胃道癌症的患者為40~60歲,是家中經濟支柱,內視鏡手術後的恢復期短,病人可盡快返回職場。

 

▲台安醫院內視鏡設備的影像解析度高,螢幕中可見指紋非常清晰。(攝影/林芷揚)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種消化道癌症都適合進行內視鏡手術,簡錫淵主任指出,如果腫瘤已經侵犯肌肉、淋巴節等較深層組織,還是需要交由外科處理。因此,若能早期發現即可早期治療,減少病情嚴重時須進行化療、電療、外科手術的機會。

 

提醒民眾,40~60歲是大腸直腸癌的好發年齡層,若沒有家族史,建議40歲後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早期揪出癌症;若有家族史者,建議提前幾年進行定期篩檢。不過,近年也有不少年輕族群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案例,因此可視個人情況決定開始篩檢的年齡。

 

針對大腸直腸癌的預防,簡錫淵主任建議,平日飲食以新鮮、天然食物為主,並攝取充足的蔬果、避免便祕,有助於將體內廢物盡快排出,幫助降低罹癌風險。

 

延伸閱讀

乳癌治療新希望!抑制癌細胞生長就靠它
乳癌治療新希望!抑制癌細胞生長就靠它

2018-07-09

想尿卻尿不出來!46歲罹腎細胞癌 抗癌8年為讓老婆放心
想尿卻尿不出來!46歲罹腎細胞癌 抗癌8年為讓老婆放心

2018-07-03

女性比男性多3倍!甲狀腺癌危險因子有這些
女性比男性多3倍!甲狀腺癌危險因子有這些

2018-06-19

癌症連36年居十大死因榜首!心臟病、肺炎其次,「新國病」肺癌最致命
癌症連36年居十大死因榜首!心臟病、肺炎其次,「新國病」肺癌最致命

2018-06-15

中年後易大腸癌,發現時恐晚期!研究顯示:糞便潛血檢查死亡率大幅下降4成
中年後易大腸癌,發現時恐晚期!研究顯示:糞便潛血檢查死亡率大幅下降4成

201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