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專題/以為只是健忘 沒想到是失智前兆?一張表自我檢測!

專題/以為只是健忘 沒想到是失智前兆?一張表自我檢測!

林芷揚

失智症

達志

2018-07-17 17:52

幾年前轟動各界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描述事業有成的50歲大學教授一夕間被診斷出「早發性阿茲海默症」,聰明女強人頓時從「人生勝利組」墜入痛苦深淵!你也擔心失智嗎?當記憶不再靈光,究竟只是老了健忘,還是失智來敲門?

 

近年,民眾的健康意識水漲船高,對「失智」兩字越來越敏感,開始會主動就醫,一進門就急著說:「醫生,我記憶力不好...」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臨床上遇到主動求診的民眾大多在50歲以上,不分男女,人人都很害怕失智找上門!

 

▲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攝影/林芷揚)

 

民眾懂得主動看診,「以健康來講,這是好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抱寰指出,確實有不少民眾看了失智症相關報導,或是參加老人健檢,認知功能表現不理想而前來就醫,積極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抱寰。(攝影/林芷揚)

 

記憶不好,不一定是失智

 

不過,記憶力下降不是失智症的唯一症狀,也不是確診的單一條件。陳抱寰解釋,臨床上的「失智症」是指:認知功能障礙導致生活功能出現困難,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等,生活功能包含:飲食、洗澡、穿衣等。

 

 

假如有時會忘記事情,但事後會想起來,只是過程需要多一點時間,且沒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此時還不符合臨床上的失智症診斷,有可能是「輕度認知障礙」(MCI),也就是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表現,但沒有明顯的生活功能困難,所以還不算是失智症。

 

 

輕度認知障礙(MCI)可能是介於正常認知功能輕度失智症之間的過渡階段,有研究追蹤發現,MCI病人一年後發展為失智症的比例約只有10%,有些人甚至恢復正常。

 

還有研究持續追蹤三年,發現有40~50%的MCI病人確診失智,20~30%表現持平,另外的20~30%恢復正常。

 

MCI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但需加強腦部與身體的活動,並且密切追蹤。

 

王培寧補充,醫師也會協助病人控制三高、整合藥物、查看有無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睡眠問題,減少會加速認知功能退化的危險因子,延緩病程惡化。

 

發展時間長,失智非一朝一夕

 

事實上,失智症的病程很長,從大腦開始出現病變但病人沒什麼感覺,接著症狀明顯到可以檢查出認知功能異常,直到症狀嚴重而影響生活並確診失智,中間通常經歷十幾年的時間。

 

雖然,大腦出現病變不一定就會發展成失智症,但基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觀念,若能早一點揪出病灶,總是好的!

 

所以,該如何判斷日常生活中的健忘,是不是失智症的前奏呢?

 

自我篩檢,提早揪出病灶

 

王培寧指出,「事後會想起來」「別人提醒後馬上就有印象」是判斷重點,偶爾忘記約會和人名,但事後想得起來就還好;倘若忘記的是很重要的約會,或是連例行公事都搞不清楚,就要提高警覺。

 

陳抱寰表示,想要區別正常老化或失智,除了觀察記憶力等認知功能表現,還要注意有沒有合併生活功能障礙,比如本來會操作遙控器、洗衣機,最近卻不太會使用。

 

除此之外,民眾還可以善用「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自己就能快速篩檢。針對每個題目的敘述情況,受測者若符合就得1分,不符合得0分,最後總分大於或等於2分,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從沒理財習慣、從不做家事,或是方向感本來就不好,篩檢時被問到相關問題,表現可能就會比較差,因此必須考量原有能力,再觀察有無明顯衰退。

 

延伸閱讀

專題/針灸、中藥效果超好!中醫師教你遠離失智
專題/針灸、中藥效果超好!中醫師教你遠離失智

2018-08-07

才60歲也會失智?出現這些症狀,恐是年輕型失智症
才60歲也會失智?出現這些症狀,恐是年輕型失智症

2018-08-03

45歲上班族獨力照顧臥床母親 工作家庭兩頭燒的滋味
45歲上班族獨力照顧臥床母親 工作家庭兩頭燒的滋味

2018-08-02

專題/失智症分幾種?有哪些症狀?遠離危險因子就能預防
專題/失智症分幾種?有哪些症狀?遠離危險因子就能預防

2018-07-31

專題/記憶衰退就是失智?要掛神經內科還是精神科?3步驟揪出失智症
專題/記憶衰退就是失智?要掛神經內科還是精神科?3步驟揪出失智症

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