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陳女士已停經3年,最近開始出現頻尿的情形,動不動就跑廁所、晚上也常常睡不好,每當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尿液都會不自主的漏出,讓她感到非常困擾。也因為這樣,她必須減少自己最愛的逛街和旅遊行程,變得很不快樂。
這樣的故事在台灣屢見不鮮,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40歲以上女性中有19.2%的人最近一年內有無法控制小便的情形,其中約79.2%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的時候發生。但由於國人比較傳統保守,實際尋求西醫治療的比例僅有17.7%,大部分女性會選擇隱忍而導致身體不適,嚴重的人甚至會影響到社交及人際關係。
3種更年期婦女常見的尿失禁類型
更年期婦女因為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皮下負責支撐的結締組織逐漸退化,降低了陰道前壁的支撐力,因此會有骨盆腔脫垂與尿失禁的發生;此外,經歷過懷孕生產或骨盆腔大手術的婦女也都可能發生尿失禁的情形。
常見的尿失禁類型有3種,發生機率最高的是「應力性尿失禁」,也就是婦女只要咳嗽、打噴嚏、跑跳、放聲大笑或提重物時,就會發生漏尿的情形。其次是「急迫型尿失禁」,情形是有尿意卻來不及到廁所就發生漏尿。「混合型尿失禁」則是指上次兩種狀況同時出現。
擺脫尿失禁必知3招
尿失禁不僅是一種生理狀態,同時也涉及個人衛生及社交的問題。婦女們常困擾要喝多少水?喝少一點是否會比較好?除此之外,還會時常擔心有沒有異味,整天濕濕的感覺更是不好受,更害怕在性生活中發生無法控制的漏尿情形。加上需要隨時找廁所,造成不敢出門的窘境。
國健署呼籲,有尿失禁困擾的女性應及早尋求泌尿科或婦產科醫師的協助,另外也有3個妙招可在日常生活中實行,讓病情獲得改善及控制喔!
第1招:生活規律與均衡飲食,避免腹部壓力
採行均衡飲食,維持正常的體重及排便習慣,同時盡可能降低腹部壓力,例如避免穿著過緊的衣服、過度運動、用力及憋尿。
第2招:建立適當的飲水及排尿習慣
應避免膀胱過度擴張及小便太少,建議每小時飲用100到150cc或是4小時不超過600cc的水,每天的喝水量最好達到1500-2000cc。養成定期排尿的習慣,白天約2小時上廁所1次,一天約8-10次。夜間喝水不宜過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
第3招:凱格爾運動及尋求專業治療
由於尿失禁大多是骨盆腔、尿道、膀胱的肌肉及韌帶退化萎縮所引起的,可藉著持續進行凱格爾運動(如附圖),來強化整體骨盆腔底肌肉的強度,也可以尋求專科醫師給予藥物、荷爾蒙或是採用現代外科手術治療,來幫助妳解決尿失禁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