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但有許多年長者常飽受失眠困擾。醫師指出,失眠不只是睡不好、精神不適而已,長期慢性失眠可能代表有其他需要治療的疾病,可能嚴重影響健康。建議可由「健康睡眠行為」及助眠食物,大幅改善失眠夢魘。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65歲以上國人睡眠大調查」發現,全台65歲以上銀髮族,每周有失眠經驗的比例超過5成;甚至已符合慢性失眠症比率也有1/4,且隨著年齡越高,失眠比例就越高,而女性失眠又高於男性。
慢性失眠 安眠藥小心成癮
部立雙和醫院家醫科醫師周碩渠指出,失眠症,指的是1星期有3天以上睡不好,且連續3個月都是這種情形,造成頭腦不清楚、疲倦、不容易開心及負面情緒增多。
而老年人慢性失眠,常見晚上入睡難,或早晨醒太早,且無法重新入睡。
雖然安眠藥可緩解慢性失眠症狀,但非唯一選擇,因長期用藥仍有抗藥性、依賴成癮風險,建議可先由睡眠行為改善,若失眠還是很嚴重,或是合併有身心疾病的失眠,則可在醫師的指導下謹慎地、較為長期地使用助眠藥物。
治癒失眠 醫師評估最重要
周碩渠醫師強調,失眠其實只是一種症狀表現,醫師評估最重要。失眠原因很多,可能是老化的生理變化、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及治療藥物的影響,或是老人憂鬱症、失智症、睡眠呼吸中止症及胃食道逆流等。
初次失眠就診,不要急著請醫師開安眠藥,應給醫師充份時間來診斷是何種病因,再對症下藥,失眠也會跟著改善,甚至可被治癒。
而某些疾病,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如貿然給安眠藥,反而可能使疾病加重,不可不慎。
年長者要找回睡眠力,建議可先從生活中「健康睡眠行為」做起。且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並多攝取4大助眠食物,以幫助改善失眠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