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地震後焦慮失眠?五個字就能讓你心安

地震後焦慮失眠?五個字就能讓你心安

台灣地震頻繁,民眾心裡難免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的情緒,有些人甚至出現失眠的情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建議,可依循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霍布福爾(Steven Hobfoll)的心理安定五字訣「安、靜、能、繫、望」舒緩情緒。

1.安:促進安全感(safety

 

確保自身安全,避免過度接觸會引發不適的資訊,可以增加安全感,降低因地震帶來的創傷壓力反應。

 

2.靜:促進穩定與平靜(calming

 

進行有助於正向情緒的活動,例如:腹式呼吸、靜坐、聽音樂等放鬆活動,可促進內在的穩定與平靜,減輕地震帶來的創傷焦慮,減少對睡眠、飲食等日常生活的影響。

 

3.能: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personal-& collective efficacy

 

從事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和能力的事情,產生「我有能力做到」的效能感,增進抗壓的能力。

 

4.繫:促進聯繫(connectedness

 

尋求親友的陪伴與支持,使地震創傷經驗帶來的情緒能夠被瞭解、接納,也有助於獲取災難應變資訊,解決實際問題。

 

5.望:灌注希望(Instilling hope

 

對於已發生的災難,避免不必要的自責,專注在可以達成目標的資源與力量,找到未來的希望感。

 

如果民眾仍有不安或失眠的情況,並已影響到生活、學業、工作,建議前往身心科接受專業的心理諮商協助,或是撥打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

 

Q:該如何提離職,才不怕跟老闆撕破臉

 

A:好聚好散,感謝公司及主管!對於仍在工作中想要轉職朋友,不論是先辭再找,或是找到再辭,好聚好散的與原公司「分手」是件重要的事情。好聚好散的離職會為自己的未來加分,不歡而散則可能影響未來求職路的順遂與否,是件不能忽視和馬虎的大事。越來越多企業會向求職者前東家或主管進行職場資歷評價(Reference Check),若先前離職過程雙方並不愉快,很難期待前東家或主管一定會就事論事。

 

我就遇過這樣的例子,我有一個獵才窗口他說,若詢問評價結果獲得負評他一定不任用,或是對方對問題不願意正面給予回覆,也會被他視為前主管不想當壞人但又不想背書,一樣不予任用;我問他,此狀況也許有可能非求職者有狀況,而是前東家或主管有問題呢?

 

這位窗口表示當然有此可能,不過站在企業的立場,進行徵才最重要的是想找到對的人才來補足目前營運上的空缺,並不想冒風險來嘗試及證明,所以除非是很特別的人才,否則進行資歷評價時所得到的正面或負面回應,會是企業決定是否聘用的關鍵因素。

 

關於離職的流程,大部分公司都有相關規定,一般來說都要先口頭向直屬主管提出,再進行書面辭職程序,然後依照約定作業進行交接,最後在約定時間卸任離開。目前普遍做法是從書面到離職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以便公司進行替補人員招募作業,不過要視各行業和職務的狀況而定。通常離職有幾個忌諱是要小心避免:

 

屆退擺爛:

 

有些人離職在即,後續事不關己,於是工作開始擺爛起來,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避就避,這是一種相當不負責的表現,畢竟公司仍在支付你薪水,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職業道德,雖不求要做到讓公司稱讚,至少不要讓自己留下疏忽或瑕疵,讓公司主管或同事後續可以批評和議論。請記住,世界是很小的,尤其是對某些產業來說,同業間根本是無秘密可言,切勿因小失大。

 

火力全開:

 

有些人可能對公司或主管不滿意而離職,在離職前開始到處抒發心中積壓的情緒,造成公司管理上的困擾。這是一種很不成熟的行為,所有的好聚好散至少都要彼此不會口出惡言,如果無法管好自己,那要如何好聚好散呢?再次提醒,世界是很小的。

 

請你記得我的好:

 

最後一天上班,給共事的同事及主管發一份感謝信。然後告別,說明團隊和公司帶給自己的成長收穫;最後附上自己的聯繫方式,多個朋友多個機會。

 

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地震來襲!臥床、洗澡、上廁所的時候該怎麼逃?
地震來襲!臥床、洗澡、上廁所的時候該怎麼逃?

2022-09-17

恐還有地震!你家的「緊急避難包」有裝這些東西嗎?
恐還有地震!你家的「緊急避難包」有裝這些東西嗎?

2022-03-23

防範地震又來!家中這些家具固定了嗎?
防範地震又來!家中這些家具固定了嗎?

2018-02-07

經歷921大地震 網友分享經驗
經歷921大地震 網友分享經驗

2018-02-07

專業破解地震逃難迷思:逃命先找黃金三角?地震來襲先打開門?
專業破解地震逃難迷思:逃命先找黃金三角?地震來襲先打開門?

2018-02-07